朕还有些好奇,可是苑姐儿和屿哥儿容貌没有相似之处,若说关家小郎有他们的影子,只怕是一样的圆乎罢了!”
“……”郑安见皇帝笑得畅快,沉默片刻,善良的决定,皇上这话还是不告诉那两个少年为好。
景和帝笑够了,仍然不打算见关家小郎,郑安也就没再多言。
倒是景和帝想起苑姐儿和屿哥儿小时候的样子,谈兴起来涛涛而说:“苑姐儿那丫头,跟关家小郎这样大的时候,已经能说会道的把母后都给迷晕了!
也就朕英明警醒,一眼就看透那小丫头乖巧面容下的淘气!要不然怎么选择送她那许多书册笔记?!
事实怎么样?朕没看错吧?!多能折腾啊!又爱管闲事又自忖富有正义,好家伙,那折腾的啊,要不是所为还有些道理,朕和永兴侯、承忠侯都成都察院御史的政绩了!”
郑安陪笑听着,心里却连连翻眼。
陛下欺负小孩子还挺自豪的呢!
再说了,小侯爷是谁宠出来的,皇上心里一点儿都没数儿啊!
“屿哥儿那小子虽说自小敦实些,可那孩子胆大,他姑姑揍他,他都晓得找朕哭诉,哪里像关家小郎那样,傻乎乎吃亏呢!”
郑安:“……”呵呵。
景和帝自己跟那儿说了半晌,发现郑安好像许久没有应承了,不禁不满的喊他:“朕跟你说话呢!你都没个反应?!怎么着,朕跟这儿给你说书呢!”
郑安闻言,笑呵呵的说:“皇上莫气啊,奴刚刚在想一个典故呢,故而忘了搭腔。”
“哦?你想典故呢?”景和帝听得好奇,不免问他,“那你说给朕听听好咯!”
“奴刚刚想着‘何不食肉糜’!”
“滚!”
……
“阿嚏!”盛苑在考场上等着抄考题,莫名其妙的打了好几个喷嚏,登时把爪子在脑袋上摸了摸,“好像没着凉啊!”
【大概有人嘟嘟你吧!】系统已经习惯盛苑对自己的精细劲儿,顺着她话说。
盛苑听了,深以为然:“大概是岑关两府找寻岑三娘这事儿传出去了。”
作为当事人之一,不可能不被谈论,对此,盛苑早已习惯。
系统见她这样说,忍不住问出来:【我今儿以为你要为了岑幼娘大动干戈,结果哩,你怎么将那些人给药晕了?!】
“我是喜欢舞刀弄枪,我是在武学方面有些特长,但是,这不等于我是莽夫啊!”盛苑觉得系统小瞧自己了,“就算是武夫,我也是有学识的武夫!更何况,咱文化人不讲究轻易动刀动枪,以和为贵嘛!”
系统不自觉的摸摸自己脸皮:【……】
怪不得它是系统,她却是宿主呢!
第四百八十八章:院试
院试考题,基本成了定制,正场考试考《四书》题一道,《五经》题一道,五言六韵排律一首,待到覆试将经题换作论题。
盛苑这帮学子都是按这个准备的,不想考题公布,大家就有些呆滞了。
言学政见大家看着题目,久久没有反应,不由清咳一番,跟大家说明:“县试、府试数场过来,大家都熟悉了考题形式,能于此待考,诸位皆是良才。然童试只是科试之始,对诸位良才各方面的考验,自有乡试、会试,而童试还是要看诸位学识扎实程度的。
此番考题先由礼部合议通过而后上奏御前,由内阁批准应允实施之考法,意在测试诸位学识积累程度。
当然,于本官看来,这次考题虽说有所变换,然实质更简于之前,诸位只要知识积累足够的多、足够的熟练,这场考试自然毫无难度。”
他一番话说来,让微怔的考生从惊诧中清醒过来。
这院试第一场考试题发生变化,都不通知官学和先生的么?
好在言学政这番言语也没错,眼下的考题形式发生变化后,难易程度有所下滑,只要足够细心、知识积累和掌握都足够精妙,想要通过考核的确易于反掌。
这样想着,考生们在考官和巡考的催促下,整理好情绪,开始摘抄考题。
盛苑自然也是其中一员。
她用写草书的手速,将考题全数抄好。
然后,才对着考题发呆。
第一道题目:“默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后的内容。”
“这不就是让默写《大学》全文么!”盛苑一边标注,一边儿吐槽。
系统见她这样随意就想好答案,有些不大放心:【苑姐儿,你好好看看题,真这样简单?】
“简单?!”盛苑顺手搭眼看了一遍考题,确定没有错,立刻长叹,“原文默写听着容易,其实最难了,好么!全文刨除第一句,还有两千多字儿呢!又要求字迹工整,又要求一气呵成不能有错字儿!这样说吧,你答卷儿上每个字儿的笔划连贯程度,以及字字句句之间的顺畅劲儿,都是评价标准。但凡有个字儿写得不那么流畅,或者字字句句之间能看出些许顿笔痕迹,名次可能就要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