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9

耳朵尖儿动了动。

也是写诗啊!

就连题目都一样欸!

盛苑悄悄的朝前方瞅了一眼,而后迅速撤回视线,默默腹诽。

这位学政也真有意思,同样的题目一起公布不可以啊?!怎么还挨个儿宣布?不感觉重复么!

默默地跟心里耸耸肩,盛苑将注意力收回,不再投向其他几个县的县案首,专注准备这首额外的排律诗。

“刚刚学政念的是‘怕得鱼惊不应人’。”盛苑眼珠儿一转,即刻想起这首诗出处。

“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诗为: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盛苑脑海里跟能打字儿似的,思绪变现成字,一行行浮现。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我要以何为题?”

盛苑摸着下颌,思绪伸出触手,在《小儿垂钓》这题目上摩挲。

思绪的小手摸摸“小儿”俩字之后,又摸摸“垂钓”二字。

“垂钓?不不不!”盛苑摇摇头,仔细咂摸全诗。

“蓬头、侧坐,描写的是小儿的外形和姿态,最后两句更是寥寥几笔描画出可以动的画面,小儿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表情,好像都通过‘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句话表现得栩栩如生。”

“那就专门写小儿吧!”盛苑打定主意,提笔打稿写好题目,而后一气呵成,将自己的诗作完成。

直到她撂下笔,这首新出炉的《赋得少儿游》,才泛着墨香缓缓干涸。

【稚童渐长成,文武双艺衡;

弯弓惊远鸟,挥毫词不穷。

犬闻声俱歇,狸见眸圆睁;

呼朋闹市里,唤友乡野行。

田间逐雀走,鸟语花香盈。

擎苍快意时,豪情蓬勃生。】

……

盛苑检查一遍诗作,满意的呵了口气,点点头。

不错!不错!她还是这样优秀啊!

笑眯眯的逐字逐句看过,确定没有问题,她这才在文书特备的试卷上誊抄好。

此刻学政已经给最后一名县案首布置好考题。

此刻距离盛苑交卷还有半柱香工夫。

学政看好时间,抬头看向盛苑。

他本想看看那个容貌让人印象深刻的小女郎准备的如何,不想抬眼看去,这小女郎已然完成!

嘿哟哟!这看起来憨态可爱的小女郎还有些诗才?!

“盛同学可要交卷?”学政示意文书过去询问。

盛苑的自我欣赏让文书打断,当即毫不犹豫将排律诗递上。

试卷给过去,就和她关系不大了,她也好专心答题了。

……

学政拿过诗作通读数遍,刚开始还不觉得如何,可是重复看过,却觉得这首诗作虽然用词浅显,但是词句整体轻快活泼,简简单单就勾勒出诗中小儿活泼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让他这个读者不免期待这小儿长成文能提笔安天下无能上马定乾坤的英才。

“这位盛同学的诗作生动有趣,语调朗朗,似有画面浮现,当为佳。”学政将诗递给顺天府尹,语声极低的说。

“言大人如此高赞?且待吾来看看。”顺天府尹接过诗作,一字一句来回读了数遍。

凭良心说,这诗有些水平。

若他不认识盛苑这个小女郎,说不得也要赞声诗作精巧,趣味横生。

可是,谁让他对盛苑忒熟悉了呢!

所以,这首诗,他每读一句,脑海里就有个话声搭茬。

整首诗的搭茬连在一起,通篇是这样的:

【纨绔长大了,还有文化了;

力气很大了,能文明的说狠话了。

招一把儿撩一把儿,猫嫌狗怕了;

城里闹腾完,又去乡下了。

田里可劲儿撒欢儿,闹得鸟雀惊飞,落英缤纷了;

架鹰遛鸟跑马,旺盛的精力可算得到消耗了。】

……

顺天府尹将脑海里的搭茬和盛苑的诗放在一起,更加的沉默了。

“陈大人,您看诗作如何?”学政见他翻来覆去看得认真,以为他亦是很欣赏,不由说,“盛同学此诗甚为活泼生动,写出了少年意气快乐,让人读之不觉想起曾经。”

顺天府尹将诗作推给了学政,笑着点头应和。

不过虽说他同意了学政的打分,可他还是认为,盛苑这诗脱颖而出完全是因为这是写实!

人家写得是诗文,而盛苑写得,却是她自己的生活!

果然,言之有物的诗歌才精彩!

“言大人,盛同学此诗虽妙,不过成绩咱们最好先做待定,待看过其他考生作答,咱们再定排名,您说如何?”

学政闻言,自然亦是赞成。

于是,在盛苑沉浸答题的时候,她那排律诗暂时第一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顺天府尹暗揣

顺天府尹其实不大想点盛苑头名。

现在的盛苑基本上已见横着走的雏形,若让她得小三元或者六元及第,届时怕是要横着飞了。

当然,这些还真不是他想要将府案首给旁人的原因。

虽说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