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文理通顺即可;府考选送院试,亦是难有落选者,唯有院试稍许严格,若是连府州县学都进不去,何谈入皇室?难不成朕之后宫、皇子宗亲,只配选取蠢才?!”

景和帝说得自己愈发不高兴。

也不是说一定要选才女,可是,在女郎可以读书科考之时,谁乐意后宫嫔妃不通文理呢!

景和帝说到这儿,生怕诸臣接着唠叨,赶紧自己补充:“当然,参选之后,落选者可继续参加考试,而选中者则止步童生试,日后亦不得于前朝担任官职。”

听他这样说了,诸臣略有犹豫,忍不住看向首辅所在。

“陛下圣明!”言远沉默片刻,行礼。

至此,诸臣随其一起行礼:“陛下圣明!”

……

“言阁老。”刑部尚书梁迩追上言远,拱手言,“陛下当真不考虑从民间选采女?”

言远笑着捋了捋胡须:“陛下仁德,不欲打扰民间清静。”

梁迩听得欲言又止,半晌之后小声言道:“大人,下官幼弟只有一个遗腹女……不是下官自夸,下官这个侄女冰雪聪明,于读书更是极有禀赋,原先女子科举开考,家父想借此留侄女在梁家,给下官幼弟一脉顶梁承嗣延续香火,可这……”

言远想起梁家那个芝兰玉树的小郎君,不禁有些心软:“将来的事将来再说,现在未必能够理清,且看女子初考的成绩如何吧!若是令尊有心培养,令侄女只管潜心学业就是,莫要故意落榜。须知考上秀才者,却不见得选秀能过。”

他这指点点到即止,能说这么多也不过是看在自己曾对那个梁家小郎君起了收徒之心。

……

“你说选秀者要有秀才功名?”梁夫人看着从梁家回来的嬷嬷,惊诧的说,“何时多了这么个规则?这么说,这满府九个女郎,唯有三房那俩丫头可能有参选资格?!”

三房那个大的也就算了,那个小的最不是个东西。

说她狗脾气都是夸她,这丫头根本不分敌我,怼起人来更是不分老幼。

偏偏国公爷拿她当个宝,也不看看成日里架鹰溜马的小纨绔有个什么好!哪里有蔷姐儿半分强呢?

也对,国公爷若眼力好,也不会偏着姓常的!

“老夫人,要不然……跟五爷说一声吧!选秀三年一选,参选秀女从十三岁到二十三岁皆可,咱们蔷姐儿还有机会。”

梁夫人犹豫了下:“你叫人盯着安和堂那边儿,看看姓常的怎么运作,她那个在宫里养着的孙女儿不可能一点儿消息没有吧?”

……

安和堂侧院花厅,常夫人看着容光不似当初的二夫人何氏,慢声细语的说:“我不独老二一个儿子,你亦不止菡姐儿一个女儿,有时间多看看好孩子,芸姐儿那么乖巧,还不值得你多为其考虑?”

何氏低垂眉眼轻声说是。

常夫人看她这样不禁轻声嗤笑:“你记着,你从没有接到过宫里的传信。”

何氏闻言一抖。

第三百九十二章:可接太妃出宫

慈宁宫花亭,温太贵妃和秦太后对坐棋盘两旁,棋桌旁边燃着清香,周围又有宫女烹茶弹琴,乐声花香萦绕亭间,远远看着,端的一个雅啊!

一局快棋过后,温太贵妃笑着端起茶盏:“姐姐的棋路,至今让我摸不清啊!”

秦太后抚着刚染不久的指甲,笑言:“我跟人对弈,讲究的是个变,据形势而变,不固守风格,不给人以规律。皇帝之前还笑我棋路不规矩呢!”

“皇上哪是笑您,分明是和您亲近啊!咱们皇上孝顺,姐姐的福气啊!”温贵妃感慨,若是前一个太子上位,太后未必有今日这样泰然舒心。

秦太后想到皇上晨昏定省无有敷衍,每次至少陪她说笑两刻来钟,心里愈发骄傲。

“你亦是有福之人啊!乐宁那丫头孝心亦诚,已经三次上书皇帝,要将你接到公主府颐养。”

秦皇后说的乐宁公主,是先皇的长女,出自温贵妃。

正是因为长女,这位公主平素最得先皇宠爱,因为先皇不舍其远嫁,专门挑了郑国公那个容貌脾气两相宜的幼子做驸马。

要说先帝看人还是很准的,不惑之龄的乐宁公主成婚二十二载,而今看着较一母同生的四公主年少许多。

当初公主远嫁藩王,先皇膝下四个公主,年岁皆是相近,可他却选了后面儿三个公主出嫁,为这事,乐宁公主和乐安公主这对同胞姐妹也因此生出嫌隙。

说起来,同是温贵妃所出,乐宁公主在前后两位皇帝心里的位置都很不同。

先帝不曾掩饰自己偏心,当今亦是这样。

景和元年皇帝大封,特将乐宁公主封为乐宁长公主,其间一并册封长公主的还有前任太子妃鸿安公主。

“乐宁这孩子让皇上宠的有些任性,从古至今何曾有公主将太妃接出宫去住的?”温太贵妃说是这样说,脸上的笑容却是遮掩不住。

秦太后笑说:“自从乐宁上奏本,乐佩、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