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了会儿气,安屿挠挠头,安慰盛苑说:“咱俩努努力,不用走太高,只要都是正六品,咱俩一年也能整个一千二三百两。”
“养廉银是给地方官员的,若是留京的话,倒是能有柴薪银,不过是多了份年俸。”卢晟翻翻眼,直接戳破安屿的美梦。
“唉,果然,想过好日子,守着俸禄是不够的。”安屿算来算去,他和盛苑俩人一年加起来的收入都未必有二百两,不由感叹说,“怪不得前辈们多有兼职呢!”
安屿这家伙倒是挺接地气儿,不过盛苑却想得更多:“我刚去报到,就听有些同年打算散馆之后先到地方上历练,怕是也有外放俸禄更高的缘故。”
不是谁都有进内阁的雄心壮志,再大的雄心壮志也要认清现实。
若是能入翰林院自然好,若是连庶吉士都考不上,何苦留在京都过得艰难呢!
历朝历代都是京都居大不易,与其在京都生活得艰难,不若出京攒些家底儿。
“你们俩想好选哪个部门观政了没?”盛苑对着可怜的俸禄叹了口气,又好奇的问向安屿和卢晟。
“朝廷让从六部和诸司里选,我都行,倒是晟哥儿想要进兵部,我这考虑着要不要跟他一起呐。”
“我记得朝廷安排吏部分配你们观政,六部和都察院是两人一组,通政司和大理寺则是一人一组。”盛苑还没正式上班,却已经打听到不少有用消息。
“这么说,我即使想要申报到兵部,也未必和晟哥儿一起?那我还是去大理寺好了!”
“……”卢晟虽说没打算拽着好友一起,可听他这么痛快就改主意,也颇有些无语。
“我听说,有些部门观政,能学到很多东西,有的则不容易,家里有在兵部观政的同僚说过,那里只是作揖打恭,升堂画卯。”盛苑干脆和卢晟说起话来。
卢晟听得明白,盛苑这是提醒他,与其选那里,不若选其他地方,这样更易学到有用东西,还能结识人脉朋友。
“那我去户部!”卢晟无视了安屿期待的目光,毫不犹豫的选了户部。
能不能安排上另说,万一能成呢!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将来从军,少不了和兵部户部打交道,现在先混个脸熟也不错。
第六百八十七章:公服和常服
盛苑的翰林院生活开始了,嗯,开始得有些无声无息,很是平淡。
没办法,翰林院里最不缺的就是三鼎甲了。
报到那天掌院学士介绍的诸位侍读侍讲,大多出身一甲。
盛苑听了众人履历倒没啥感觉,不过榜眼何照临和探花田垣却有些战战兢兢。
听他们言语之意,竟是觉着历届三鼎甲熬了数载尚在翰林院兢兢业业,像他俩这等无有背景的进士,怕不是要步这些前辈的后尘。
可盛苑却觉着他们想得有些消极。
翰林院的前辈们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载、几十载,说明了什么?
一则是前辈们喜欢这里划水的环境;二则是上进心不强,竞争意识薄弱,三则可能还有其能力不够的成分。
总之不管是何种缘由,都是他们这些后进者的机会!
三年一届会试,可得抓紧机会努力,总不能等后来者超越吧!
当然,盛苑虽然这般认为,却不好直言,若是说出去,只怕不会激起这两位同年的斗志,反而还会落得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名声。
她还是个初出茅庐、刚进宦海的新人,起步阶段自当夯实基础,先在翰林院里扎下根儿来再说。
不知是跟皇帝太后沾亲带故的缘由,还是她连中六元的关系,盛苑这个翰林院里现阶段的唯一女郎,在翰林院里适应得还挺好,大家既不孤立她,也不躲着她,就好像是普通同事那样,该交谈交谈、该说笑说笑,气氛融洽又自然。
当然,她不知道的是,这样平等的工作环境,不仅是她科举文章质量赢得了众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她之前在京都赫赫威名之下展露的拳脚功夫有些唬人。
她入职前,掌院学士就召集翰林院众人谈过这个问题,大意是让大家不要区别对待,以免刺激到这个历来胆大包天的女郎。
同时,他还夸大其词的吓唬下属:若是让新入职的修撰一拳一个撂倒整个翰林院,那大家就不用想着以后入阁了,全都回老家吧!
可能为了前途,也可能单纯不想挨揍,反正盛苑出现在翰林院时,受到同僚们热情的欢迎。
……
盛苑既然是从六品修撰,那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修撰实录、史志、玉牒等等内容。
不过鉴于她刚上岗,对于负责的工作尚属两眼一抹黑的状态,故而掌院给了她们这批新人三个月到半年的学习时间。
换句话说,她这段时间只负责啃书,正式上手还要等实习结束。
对此,盛苑表示接受良好。
俗话说得好,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她之前连轴转的辛苦了十余载,也该放松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