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8

名,他们只在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可惜,即使这样,多少大家族还是不停地重演着“土地兼并→朝廷没收土地→继续土地兼并”。

每每读到这里,盛苑都忍不住感慨,这些世家对于贪婪的放纵和坚持可真顽强!

时至今日,大楚疆域不能说没有土地问题,但是这决计不是主要问题。

当然,要说王朝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人口和粮食的矛盾。

不过这在大燕开国时就着力解决了,现在,大楚海运繁盛,外藩高产作物多有引进,哪怕是洪涝干旱时期,朝廷都能通过开仓放粮让百姓果腹。

虽说吃得饱不等于吃得好,但是,对于多数老百姓而言,只要食物可以维持基本生存,他们就不会争抢着造反。

“盛修撰,内阁下达诏书,安排你和何编修、田编修分别兼任礼科、工科、兵科给事中,从明儿起,你们三人也要跟着上朝了。”掌院学士匆匆而来,其所言让盛苑所有思绪瞬间收回,全心全意琢磨起兼职的事儿来。

六科给事中,不过从七品,却是位低权大的存在。

其有翰林侍读之责,亦有御史言官之权,是真真儿的皇帝近臣。

盛苑接到任命,不知怎地就想起了前一天古蕴程说的话:皇上有意广开言路啊!

同样被收录到六科给事中的,还有考中庶吉士的前三十名。

虽说人数听着不少,可是分给六科之后,每科收的人数也就多的不那么明显了。

第二天天尚未亮,盛苑就让小遥三催四请的从床上扯起来,迷迷糊糊的跟那儿洗漱。

直到临出门儿,天微微亮的时候,拿着糕点的盛苑才反应过来:

她要上朝啦!

其实说起来,作为本科三鼎甲,大朝会的时候还是能和翰林院的同僚们站在朝殿外面参加的。

毕竟进殿和不进殿的感觉差别太大了。

不过他们现在是学习,暂时轮不到他们上本参奏。

关于这点,在他们刚到六科报到时,六科的都给事中们就分别叮嘱过了。

只是盛苑和她的同僚们只顾着兴奋,却不想,他们才拿到的参奏权尚且热乎,竟然就成为了御史言官攻讦他们的理由。

和同僚们的愤怒、不解、惊惶不同的是,盛苑闻知此事后,却有些兴奋:

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弹劾欸!

第六百九十三章:咨询

其实正常人遭遇弹劾,大多难免惴惴。

就像此刻盛苑面前的这位女郎,邱泉绮。

此人乃是本科三甲传胪。

没有错,在大楚遵循前例,二甲、三甲头名都为传胪。

更有民间将其区分为金殿传胪和玉殿传胪。

邱泉绮这个玉殿传胪之后又通过馆选成为了大有前途的庶吉士。

而这个优秀的女郎也为弹劾所苦恼。

于是,偶遇的盛苑成为了不错的倾诉对象。

说起来,自从殿试之后,脱颖而出的十八个女郎都自觉不自觉的朝着盛苑靠拢。

盛苑这人向来大大咧咧,和谁都能说到一处去,只要不惹着她,她对着小女郎更柔和,故而一来二去,这些同朝为官的女郎们关系处得都不错。

“我相公也很忧虑,家里长辈们多于书院教书,最高的位置唯山长尔,对于朝廷中事不是很懂,故而打算散馆之后还是外放更好些。”

邱泉绮轻蹙眉,低叹:“我家相公久考不中,难免灰心,说是与我做个幕僚,一家三口在外面为官也是逍遥,若能为一方百姓谋些福利,也不枉我们夫妻苦读三十余载。”

她这样说,显然已是夫妻商量好的,盛苑也不好在旁劝一味她留下。

不过盛苑也能猜出来,这位刚结识的友人之所以跟她这样说,还是因为弹劾闹的。

“人在宦海,前途怎样,孰能知晓?不过一步步走下去罢了,你选的路,只要不忘本心,说不得亦是通途呢!更何况,才到翰林院学习几日?现在想这些未免早了些。”

盛苑安抚她:“在朝为官,不是弹劾人,就是让人弹劾,适应了就好了。”

邱泉绮看着盛苑那张诚挚的小脸儿,沉默了:“……”

这事儿是能适应的了哒?!

“文臻有入阁之潜能,非我所及也!”邱泉绮佩服的发出低叹。

当然,不是哪个诉苦的人都像邱泉绮这样知难而退的。

二甲传胪晁文胜就秉持着求真务实的原则,询问盛苑是怎么做到坦然以对的。

“还需要应对吗?!”盛苑充满诚意的自省了片刻,没发现自己主动启动应对措施啊!

她情绪不需要梳理,心情不需要调节,好像根本没在意过。

晁文胜看看盛苑不做假的表情,目光转向她粉嘟嘟的脸颊,心里琢磨:这小脸一掐一兜水的……这瞧着也没多厚啊!

“我们可没有你这样宽阔的胸怀,眼下又是才登朝堂,竟然让那些言官群起而攻之……该怎样调解呢?”岑幼娘想到岑府递来的信儿,又气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