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4

是文章之精华,考官们也多是以此来判定文章的选黜和等级。

说到起、中、后、束这四个部分,又要注意,这每部分各成一体,每两股文章的文字、声调,都要对偶成文。

需要注意的是,虽说每两股文章成一体,但是单股独看时,每一股的句子没有明确的字数要求,说是一句话,实则可能是一小篇散文。但是与其对应的另一股句子出现后,因其字数、句式、声调皆与其一致,就能很好的感悟到两股对联之意。

这就是先生们常说的“单看一股则偏,再看一股则全。”

而盛苑最讨厌这种格式的原因也是在这儿。

两股句子的一致性,要求的有些近于苛刻了。

若是简单的两句对仗词句还好说,哪怕是骈文,盛苑也能接受。

可谁能想象,两个段落的文章,不仅要求字数一致、字句断点相同之外,就连里面的人名地名、实字虚字也要逐一相对,更要求两个段落的声调韵律相当,就连两个段落的用典,也要保持对应!

好家伙,这对强迫症人而言,倒是不困难,对盛苑这更喜欢随文而动的学生,就不大友好了。

因此,盛苑选择这道需要反复斟酌、不停修改、刻意规整的八股文作为第一天的答题,就是想早写早踏实,写累了直接睡,等到第二天又是活蹦乱跳的好学生了!

“第一天考试就极力压榨自己,想来之后两天就能文思泉涌,说不得写诗的灵感也有咯!”盛苑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说动就动。

她小心翼翼的将几张正卷悉数收起之后,又迅速铺开草稿卷子,握笔思考片刻,立刻挥毫破题。

八股文的整体结构,就是从破题开始的。

按照八股文要求,开篇要用两三句话点明题义,概括要旨。

简单来说,就是在文章简明扼要的告诉考官,你看懂了考题。

而破题之后就是承题和起讲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之用。

承题部分,亦是需要三四句话来承接主题然后引申。

而起讲部分,则是用尽可能少的话讲明你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

盛苑写到这里时,想起先生介绍这部分时特意强调,“行文需得自然,言及文章主题,不可刻意详言”,不由手腕一顿,迅速删掉两行文字,重又思索片刻,修改言辞,使其通篇看来,格外顺畅自然。

长吁一口气,盛苑稳了稳,准备写八股之前的入题部分,这部分是要用几句话为引子,好让分股部分以恰到好处之态出现在文章中间。

第六百四十二章:第二天

盛苑第八次校对八股题时已近黄昏,待再次确认没有疏忽,她可算是松了口气。

待她的注意力从草稿上收回,这才发现一窗之隔的女差军,已经打起了瞌睡。

窗外不知何时挂上了铜灯,原以为不算明亮的光线,却因为有相邻或对面的烛光叠加,反而将考场间的通道照得格外明亮。

盛苑揉了揉眼睛,抬头发现天色渐沉,这才意识到她好像连午膳都忘了。

这个发现恍若信号,很快,她听到肚子传来叽里咕噜抗议声,连手脚都渐渐无力起来。

盛苑呼口气,摇晃了窗框旁的铃铛,唤醒了迷迷糊糊的差军,举手表示今儿的答卷完成,而后在对方的注视下,她将正卷和草稿整齐的放在了准备好的皮囊里。

而此时,注视着她一举一动的差军脸上也露出喜悦之情。

注意到这点的盛苑不由感慨,看来没有不喜欢散值的人啊!

收好考卷,盛苑迅速把文具收拾起来,叠放在考篮,而后才再次摇铃铛。

她这次是唤人送水送炭的。

早上要的水时间有些久了,她打算留作擦洗之用,饮水还是要新运来的为妙。

送水和炭的杂夫过来,也不多言,在女差军的注视下,安安静静的将水桶炭盆挑到考舍,拿起盛苑放在书桌上的银子就走,全程动作熟练,场面远远看着,颇像默剧一般。

没办法,这是考场之规定。

贡院考生入场闻听开考锣鼓之后,无故不得与场内各位差役对话;每天需要购买水和炭以及其他杂物的考生,只能于每日开考前的清晨和完成答卷后的黄昏。

待到一更时分,考舍就不准许人员进出,考生亦不能出考舍,违规者,视为放弃考试。

盛苑对这类规定早已记诵得滚瓜烂熟,自然不会违规。

有了清澈可饮用的水,盛苑忙不迭点燃炭炉,将早上刚买的水壶清洗数遍,而后灌上满满一壶等着煮开。

这些操作她之前练习过很多遍,眼瞅着此刻没掉链子,盛苑还挺骄傲。

却不知窗外的女差军看她用刚打来的水洗了数遍水壶,就已经感觉额头青筋跳动;待见她这一壶热水烧开,竟然不是饮用,反而将准备的竹碗、竹筷和水杯泡起来,看着竟是消毒之用。

这、这、这……未免忒浪费了!

虽说京都水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