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2

了他们的学习进度和考试成绩之后,不紧不慢的悠悠而言:“欲将天下贤才魁首纳于朝廷,必要教之、养之,使之才配其职;使相宰之才脱于其间,使名臣贤臣出于其中。”

“……”安屿听得想打瞌睡,他强忍着不用余光去瞅好友,可是,这先生说得这些忒有助于睡眠哩!

“先生。”盛苑见姜先生说完这些停顿下来,立刻抓紧时机举手提问,“您说的,这是殿试之后的馆选吧?”

姜无恙不反感学生提问,见到盛苑这样,反而更喜欢了:“不错,这些话,是吾在翰林院听当时的宰辅说的话。”

“只不过,馆选也是考试,和你们参加乡试、会试、殿试无有不同。合格者,自然前途远大;而不合格者,只怕仕途之路可能走得更艰难些咯。”

姜先生温和的朝三人点头:“更何况,乡试答卷要求之高,不是童生试那十数场能比较的……既然早早晚晚要参加馆选,何不将要求提高,朝着高高的目标出发?”

提高标准啊?!

盛苑眨眨眼,感觉这位先生大概是天赋型选手了,可能还以为这些考试有手、有脑子就能成。

这位先生却根本不考虑人家乡试、会试、殿试三连考是普通学子的晋级考试,而馆选的考试对象却是一群科举路上的成功者,这可不一样!

第六百一十八章:先生的兴趣

“文武之道,在平衡、在周全、在互补、在互辅、在兼得。”

课堂上,姜无恙合上课本,目光湛湛的看着对面三个学子,谆谆而说:“故而前人曾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遂文武双方不可偏重偏轻一面,唯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方为正道。”

他说到这儿,见盛苑听得格外认真,不由笑着捋须颔首。

“都说天下事皆可坐而争论,然世上并非所有人都能虚心清谈,故而文武双全者常能求论得论,何也?!”

“盖因拳头大也!”盛苑举手回答。

姜无恙闻言笑容灿灿,虽说他准备自问自答来着,虽说这小女郎言语太过直白,不过……精气劲儿很足啊!不错!不错!

“吾于殿试之后,于翰林院进学,散馆之后又于都察院听政,周围同僚皆有舌灿莲花之能,然吾于两地与人争论从无一次败绩,何也?”

之前抢答成功的盛苑,看着眼前这位先生眼里的得意、以及看过来的视线,立刻识趣儿的举起手,想要满足这位授课先生的想法儿。

可却不想旁边儿的安屿也学会抢答了,不等她说话,他就挥着胳膊大声说:“定是因为他们重文轻武,但凡能言善辩的都让您殴打趴下了!”

“混账!”姜无恙闻言,一张儒雅的脸登时涨得通红。

瞧这样子像是气得。

“吾最擅辩,放眼同僚,何人能敌?!”

安屿本以为自己也能得先生夸奖,却不想刚说完,就让先生劈头盖脸数落一通,顿时呆住了。

“先生莫气,我听说那些言官每每争论不过,就喜欢捋起袖子动武,只不过他们遇上先生,以您文武双全只能,翰林院、都察院之人,他们说也说不过,打也打不过,唯有避您锋芒。想来,除却您初到两地时,他们试探过几次,之后都不声不响了吧?”

盛苑见安屿窘迫,立刻出言解围。

她说话极快,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旁人听着却不感觉吵闹,反而感觉很是清爽愉悦。

姜无恙脸上再度露出笑容,满意的点点头:“然也。”

可能是意识到这样说话显得他有些过于骄傲,于是紧接着就补充说:“主要也是同僚都很谦逊。”

盛苑笑眯眯的点头应是,心里却懒洋洋的翻了翻眼睛。

言不由衷的先生哟!

安屿见先生的注意力让盛苑吸引走了,悄悄的松口气。

悄悄的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答案,安屿挠挠头,有些纳闷儿。

他说的和苑姐儿说的有何区别?!

不都是武力镇压么!

咋就遭到区别对待呢!

要不是这位姜先生功夫了得,力气也很大,他真想跟他好好唠唠,就没见过这样欺负人的!

姜无恙不清楚耷拉着脑袋的小郎君悄悄的腹诽自己,他见学生们都挺上道,便笑眯眯的站起来:“这几天给你们分析考点、讲解答题思路说得够多了,不过想要顺利上榜,考上进士而非同进士,那么,你们的文章不仅要达标,还需要多有那么些灵性。”

他挥挥手,示意三个学生跟上,带头向外走去,边走边说:“吾自幼顽劣,厌烦科举文章,整日里纸醉金迷纨绔之极,一直到了加冠之后,偶然梦里惊醒,赫然发现自己痴长至此却一事无成,不由冷汗淋漓,自那时起便下了决心一路苦读。

吾二十有二始做文章,而立之时金榜题名、簪花游街。用时九载利于朝堂,也算不曾辜负这份辛苦。”

盛苑刚迈出学堂,用手挡着光线,就听到这位先生的凡尔赛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