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5

路,你们就可以到乡试考场一试了。”姜无恙笑呵呵的给出自我衡量的标准,“记住,那些判令格式不能忘记,吾教给你们的不仅是是知识,更多的还是见识,以及……常识。”

“以前常听你说,在寓教于乐的课上最有收获,没想到还真是这样。之前我记不大清的判令、诏令的格式,现在记得清清楚楚。”安屿收获可能是仨人里最多的。

盛苑和卢晟都挺高兴。

要是通过游学让他的学问更扎实些,这次就没白出来啊!

“你们以为殿试和朝考过后,就能安生了?呵呵,当上庶吉士之后,你们还要面对平时的考课,也就是人称‘馆课’的考试,还要准备最后的散馆考试……当然,考试内容和科举就有些差别了。

鉴于你们平时基本主要学习经史和诗赋,所以平时考课多以记诵为主,少有笔答。

当然,你们可以说这和你们现在无关,你们还是在科举路上苦苦攀援的小可怜呢!

可是,科举各层考试上,几乎每场都要考校诗赋,之前童生试的诗作字数少,你们可以从容应对,不过等到乡试,你们就会发现其间的不同。

吾让你们领略风景,即兴作诗赋,就是为了这些准备的。”

自从姜无恙说完这些话,盛苑就开始了对写诗产生生理反感的路程。

没办法,一路走一路写,一天要写十几首……这样的作诗量,让她渐渐恍惚,实在是吃不消!

她感觉,自己喜欢写的那些打油诗,好像要没油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结课

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姜先生那痛并快乐着的教学课程已经到了尾声。

盛苑怀疑他还没结课就开始打包行囊了。

对此,她是有证据的。

因为他给他们上最后一节课时,是带着行囊的。

盛苑三个的离别愁绪,在看到那半人高的行囊之后,顿时消散不少。

“离情别绪向来是诗人写出经典诗作的最好养料。”姜无恙一点儿都没有带着行囊给学生上最后一课的赧然,更不见丝毫的即将分别的难受,他甚至兴奋地让三个学生每人给他献上一首离别诗。

“吾会带着你们的离别诗远航!”姜无恙看起来格外开心,还打着拍子唱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他这爽朗的开心模样,让三个还没学会习惯分别的少年极为不适。

五官快要团成一团的三张俊脸,让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先生闹得有些迷茫。

这时这刻,盛苑仨人都不晓得要怎样反应了。

面对这样开朗高兴得姜无恙,愁绪显然已经不大合适。

可是……和他一起开心大笑又唱又跳?

盛苑三个挠着脑袋面面相觑。

这样合适不?!

虽然先生这高兴劲儿瞧着像是因为可以远离他们似的,可他们三个当学生的,总不能高兴得恨不能立刻给先生送行吧?

“高兴些,小郎君、小女郎!”姜无恙拍着手,让看起来有些不知所措的学生们看过去,“你们授官之后,每次和任地同僚分别,课都意味着要高升啊!这还不足以让你们欢呼雀跃?”

“也不见得吧,要是被抓走呢?!”

安屿不小心,顺嘴杠了下。

姜无恙的笑容在唇畔停留:“……”

好吧,他只能说,幸好这郎君已经是侯爷了。

“吾和诸位师生一场,眼瞅着即将远航,找你们要一些祝福,总不算是强人所难吧?!”姜无恙的笑容重又融化开来,眼眸绽着兴奋地光芒,笑呵呵的看向盛苑和卢晟。

“当然,我祝先生海上看明月,岸畔闻江声,前途多平顺,耄耋还故乡。”看着爽朗的姜先生,盛苑之前那点儿小愁绪瞬间消散,大声言说着自己的祝福。

姜无恙闻言,立刻抚掌赞:“好!好一个‘前途多平顺,耄耋还故乡’,为师笑领这份祝福咯!”

卢晟见他夸奖过盛苑就看向自己,立刻说:“那我祝先生‘顺风来去皆自如,海上陆路尽通途;半生看过天下事,半生重录坤舆图。’”

“好!好!好!”姜无恙笑言,“待为师耄耋重写游记,定然给你们三个一人一份。”

“哦,到我咯?!”安屿不等先生看过来,立刻识趣儿的大声说,“那我祝先生‘看最美的风景、见最奇特的人,喝最不同的酒水,作最不凡的诗’!”

“哈哈哈哈哈!知我者,汝也!有你们三个学生给为师践行,足矣!”

盛苑看着结课之后大步走远的姜先生,莫名的生出了豪情。

第六百二十二章:京都

“老国公可还好?”

郑氏见丈夫满脸疲惫的回来,忙不迭迎上去。

盛向浔把自己朝着榻上一扔,整个人瞬间松懈下来。

听到妻子询问,他揉了揉眉心:“太医给看过了,说是问题不大,只是须得静心休养。”

这般说着,他无奈的叹气:“也不知前些时候,老爷子撒得啥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