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种关系吗?”
金鲤的手机发出震动,有工作,需要带客户看房。她第一时间选择抛下徐清来,晾他在一边,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回到了销售部。
傍晚重新回到公司时,发现自己的工位上多了夜宵。
一看就是是总经办的严特助安排的。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熟悉的总经办的标准餐,不过是对标老板徐清来的那一套。
手机信息弹窗飘了出来,显示【一条水狗】给您发来一条短信。
【在干什么?】
金鲤回复得不咸不淡:【工作。】
【一条水狗】:真巧。
徐清来的意思是他也在忙,金鲤这时候已经不忙了,想说的话噎在嘴边,她其实很不满徐清来这样轻易的在那样一个不够浪漫的地方提结婚,但她不知道怎么该开口。
算了。
还是看看今天销售部总监派下来的项目进度怎么样了。
a区今天收到新消息,江城婉宁县有个崇宁乡,政府预备完善相应的基建项目,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据说盛清集团也在竞标之中。
胜算很大,有内部消息称盛清集团已经在提前准备签约环节了。
金鲤也想参与到这个项目里。
从城市走进乡村,近距离接触中国的边缘地带,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这是一件在她心中很有意义的事情。
企划案翻看了一会儿后,金鲤趴在桌面上休息。
大抵五分钟过后。
等公司销售部a区b区的散尽,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加班的员工后,金鲤才坐直身体,重新点开锁屏,唤醒电脑。
她添加了一个excel文件,没过多久开始细分。
做的是婚礼预算表。
嘴上对结婚这事说着不行不愿意,心里却已经当了真。
只要一在脑海中回忆起在徐家的种种,她就开始异常焦虑,论家室学识资产,她根本配不上徐清来。
她又重新伏在了桌面上,看到【一条水狗】又给自己发了条消息,消息的内容是徐家母亲已经将二人婚礼所需全部备好,下了宴请金家父母的请柬,按照江城的习俗,需要提亲定亲。
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你不必担心是否被认可。
关于婚礼,需要征询女主人的意见。
这是徐清来同她说的话。
金鲤同意了。
在接受请柬前金鲤的父母亲还都是懵的。
女儿从未告诉过他们在江城谈过男友的事情。女儿半年没回家,竟传出这样的喜讯。
二老在锡城静候。
第一时间没有见到未来女婿上门,甚至自家女儿的身影也没有。
订婚宴从始至终的经办人都是公司的员工,总裁助理,以及徐清来家中的长辈,排场十足,给足了女方家庭体面。
但订婚宴席的两位主角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
徐母笑脸盈盈,端方优雅,有礼有节,告知了金家二老两位小年轻不能出席的理由。
两个人都忙于工作,无法抽身,只好请两方家长代理。
当听到徐母秉持着谦虚的态度回应金家父母问题时,又提到盛清集团的名讳后,金家父母才瞬间意会到这场婚姻对于金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更意外的是徐家对金家的态度。
尊重得让人不可思议。就好像是两个大家族之间的联姻,而不是迎娶一家小门小户的女孩。
那晚金母和金鲤的电话打了足足有两个小时之久。
话里话外都充斥着兴奋与压制,惴惴不安和慌乱等等复杂的情绪。金鲤不意外,她接触徐清来时也曾有过这些情感,她很理解母亲。
“这个男人年纪多大?”
“你们谈了多久?”
“对你好吗?”
“他们家什么样资产量级?”
“这个叫徐清来的小伙子是否二婚?品德如何?”
“女儿,你没有未婚先孕吧。”
……
诸如此类这样的问题,金母问了很多,金鲤一一耐心的解答,金母还不忘夸口难怪女儿半年前就开始大手大脚,常往家里寄钱,原来是这样。
金鲤笑笑不语,随父母这样去想。
待在乡下跟集团项目的这段时间,她走街串巷见识了不少户人家。曾经她靠着徐清来一步踏上云端,早就看不到下边的人都是怎样的生活处境。
现在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她总想做点什么。
第17章 “拿来,我签”
徐清来回江城时, 金鲤仍在出差,她忙完拆迁谈判工作后常常会去一户栽种了一片沃柑果园的人家。
沃柑很新鲜,颗粒饱满, 鲜甜多汁。却有不少果树无人摘收,很大一部分熟透了烂泥土地里。
这户人家的老人们淘宝和互联网都不会。
每年都是这样结果,这样烂掉。
这样的果农家庭在这个崇宁乡还有很多, 绝大多数村民收入较低,果实始终无销路。岁数大的留守老年在崇宁乡的比例也很高, 日子通常过得很清贫。
金鲤很快地联系上了助农博主,半夜三更点着灯地在地里蹲着,嘴里还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