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厉害吧!”
“厉害。”施向明夸奖得真诚,说着这才让开身体:“这是书文,后面那个的是小宛。”
施书文睫毛生得又长又卷,衬着双漆黑的双眸,和施向明一样的薄唇,就是瘦得下颚骨都非常明显。
没有六岁孩子的天真无邪,倒是……充满着敌意。
眼神充满警戒,小手下意识护住了后面的施宛。
施宛被挡得严严实实,小心地从哥哥胳膊肘空隙观察王念,只能瞧见一双滴溜溜转着的眼珠子。
“要下车的快点!”
远处,司机的催促声响起,王念先把伞直接递给施书文:“你抱书文,我抱施宛。”
不容施向明拒绝,解开蓑衣带子,直接抱起施宛塞进了蓑衣里。
小姑娘很轻,轻得王念一只手就能抱起,甚至能清晰感觉到骨头的棱角。
转身接过施向明手里的一个包,高声催促:“快走,雨瞧着越下越大了。”
“好!”施向明默默点头,弯腰抱起僵硬成一快石头的施书文。
王念是第一次抱施宛,施向明何尝不是第一次。
雨滴噼里啪啦地砸在伞面上,很快便溅湿了施向明的裤脚。
他又问了一遍。
“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早上到?”
“我前几天就来打听过县城车到这的时间,昨天来了两趟,今天还是第一趟。”王念老老实实地回答了。
施向明喉头微动,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好半天,他叹了口气笑道:“我们回家吧!”
一家四口……回家吧。
第17章 到家了
雨很大,路很滑。
平日半小时的路程夫妻俩走了一个多小时,王念呼吸逐渐急促起来,两条手臂酸得不像是自己的。
蓑衣下小小身体缩成一团,耳朵正好贴在王念脖颈上。
要不是热气喷散,王念甚至会产生自己抱了个洋娃娃的错觉。
施宛一动没动,安静得不像是个三岁孩子,* 甚至连最细小的动作都没不曾有。
终于,家属楼出现在眼前。
王念疾步走到门前,放下行李袋单手扯下蓑衣,终于长长呼出口气。
掏出钥匙开门,进门前把胶鞋脱在门口,王念是光着脚板进的屋子。
“换了鞋再进屋,鞋在门口。”王念转身,发现施向明正停留在自家灶台前抬头看天:“你也发现了,一下雨就没法做饭。”
灶台建在走廊上倒是方便排烟,就是一下雨水顺着墙柱下流,大部分都会溅到锅里。
不止是一楼,楼上几家人都有这个问题,昨天各家都烧炭盆在家里做饭,导致整天都能听到有人咳嗽的声音 。
一楼水管在地坝上,还有个下雨接水麻烦的问题。
“明天我去厂子仓库找找有没有旧帆布,买点回来做个棚子。”施向明立刻说道。
不用王念提醒,施向明就已经想到了解决法子。
也许……这就是结婚的好处吧!
低头一看发现施宛不知何时已经睡着,两只小手捏成拳头紧紧抓着王念的发尾。
施向明弯腰把施书文放到地上,拍拍他的屁股:“愣着干嘛,叫人!”
“……”
施书文盯着王念湿透的裤脚,嘴巴动了动还是没喊出来,反倒是忽然冷哼了声撇过头去。
“忘记了爸在家怎么和你说的吗?”施向明弯腰换鞋,语调有些严肃起来。
施书文仰着头不吭声,一脸倔强。
“以后再说吧。”王念单手取下斗笠,笑着摇摇头:“孩子们都累了,先让他们去休息。”
两父子说话方式都很僵硬,中间缺少个人调和,再说下去又难免挨一顿打。
而现在王念明显成了那个充当调和剂的角色。
她也不在乎施书文称呼什么,主动朝他招了招手:“你跟阿姨来,我带你们去房间里瞧瞧。”
施书文瞧瞧偷看了眼施向明,小手在裤子上搓来搓去,还是站在门口不动。
施向明叹了口气,有些无奈:“这不是大伯家,不用看别人脸色。”
施书文嘴无声说了句“哦”,而后转过身来看着王念。
“来吧。”王念摇头失笑。
小屋大概十二三平,一张高低床就占据了大半空间,剩下的就只能勉强摆个两门衣柜。
下铺和上铺都挂了帘子,下铺是蓝色白色条纹,上铺粉色格子。
看到床的瞬间,施书文大眼猛地亮了下,小手又开始在裤子上搓来搓去。
“让妹妹在你的下铺睡会儿,以后她睡上铺你睡下铺。”
王念笑,走过去拉开帘子,放下施宛,就是解救自己的头发时费了番功夫。
施向明跟着走过来,弯腰给施宛脱鞋。
“新家具都是你这几天添置的?”
走进屋里的第一眼,施向明只觉得好像换了个新房子,家里不仅多了些家具,光秃秃的墙壁还有装饰品。
竹书架换到沙发边,一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