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两步走来,坐回王念身边。
“以后我们家就交给你管了。”
厚厚一叠牛皮纸袋被塞到王念手心里,每个袋子大小一样,上面都写着工资袋三个字。
随便数了数,工资袋足有三十个。
也就是说……施向明调到431厂两年半的工资都在王念手里。
“我每个月会往家里寄三十元钱,当成孩子们生活费。”施向明回想了一遍后又补充:“其余的都应该在这了。”
王念点点头,把那些没拆或是还塞了东西的工资袋全部打开。
王念:“……”
很长一段时间里,屋里只有王念小声数数的声音。
说是让王念管家,施向明还真是把全部家底都上交了,钱票里还有不少一分钱夹杂其中。
钱数完,王念陷入沉默。
五千九百块钱——巨款,以及好些都可以忽略不计的分钱和票。
票在结婚置办家里时用了大半,剩下的都是米面粮票。
除去每个月往家里寄三十元钱,存款竟然还比工资总额多一千多块,施向明赚钱的能力不禁让王念心底惊讶。
施向明只能看到王念头顶,不晓得她此刻心里的想法,有些不好意思地又解释起来。
“以前的工资都是书文他妈妈管,这些钱都是来长生坡之后攒的……”
多出来的钱大多来自研发奖励,要么是出差奖金。
能存钱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向明对吃穿住都没多少要求。
外出公干有厂子安排伙食,在厂里就吃单位食堂,一套衣裳能穿两三年* 不买新的。
“施向明。”王念忽然开口打断施向明的话,一双眼睛仿佛比窗外月光还亮了几分:“这些钱都给我管吗?”
“嗯!”施向明重重点头:“以后的都给你……”管字含在喉咙中再也吐不出来,右脸颊的温热就像是一把火,迅速烧完了所有思绪。
王念像只快乐的鸟儿飞向卧室。
“我要去把钱收好,到时候给你买好吃的。”
上一世辛辛苦苦攒下车子房子,远没有现在手握这几千块时来的幸福。
难道这就是……不劳而获的快乐?
施向明一手握拳抵在唇边,一手摸了摸刚才被王念亲过的地方。
热气从脸颊蔓延,经过心脏顷刻间便燃尽了脑中最后一丝理智。
施向明腾地站起来,疾步跟着王念走进了卧室。
房门嘭地一声被重重关上。
屋里春光摇曳。
客厅里那盏可怜的灯泡就这么亮了一整夜。
***
阴了一周的天终于又晴朗起来,阳光透过淡蓝色的窗帘照到双人床上。
王念掀开眼皮,下意识抬手拿过床头柜上的手表看时间。
六点五十整。
再偏头往右边枕头看去,那里果然没有了施向明的身影。
按照时间估算,施向明现在应该已经坐上了去文西乡县城的公共汽车。
忍着浑身酸痛坐起身,等意识彻底清醒之后才抬腿下床穿衣。
小说里新婚燕尔之所以和翻云覆雨同时出现是有一定道理的。
结婚一周,王念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都是腰酸背痛的醒来。
早说要开出来种菜的院子一动未动,灶台到现在还没点燃过一次,说要找木工给孩子们打床也没空去想。
终于……到了施向明回安怀市接孩子的时间。
今天一定要出厂子找木匠,得趁孩子们来之前把床做好。
“美色误人啊……”
王念推开窗子散去满屋暧昧气味时想着。
第14章 菜站见闻
洗漱干净,王念把施向明走之前打回来的稀饭喝完,这才打开屋门走出抻了个懒腰。
屋外阳光明媚,站在走廊甚至都能看到山里五彩缤纷的树木。
文西乡的冬天不会下雪,冬天山里仍然一片绿意盎然。
但那些都是表面的,冬天不仅冷而且相当潮湿,王念穿过来第一年冬天冷得感冒发烧过好几次。
最开始两年大队连柴火都得分配,就别想什么烤火了,也就是这两年政策放宽大家才敢悄悄上山里砍点柴冬天取暖。
“一会得去问问秋红嫂子……”
话还没说完,王念刚想到的黄秋红就正好出现在家属楼院坝上,同行而来的还有刘超仙。
“妹子找我问什么?”
黄秋红走得很快,没几步就跟一阵风似的卷到了王念家门口。
“嫂子来得好,我正愁烧火的柴咋弄?”
“这漫山遍野的还不够你烧?”张秋红随手一挥,最后落到东边小山头上:“要是不想自己砍,就去煤站买蜂窝煤。”
刘超仙一瞧,灶台崭新的没有一点痕迹,笑容里不由就多了些意味深长。
“不愧是新婚,这都几天了家里还没开火呢!”
“要不我怎么会等施同志出门才带你来找妹子!咱们都是过来人,谁没经历过那个时候……”黄秋红跟着笑道。
前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