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不得不也加入帮忙的行列中。
旁边刘超仙家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就连胡婆婆早早就去后山侍弄以前种的一块菜地。
“面条,好香的白面条。”
结婚时陪嫁的东西里有捆细面,是大娘吴英走十几里路去隔壁公社才买到的喜面。
结婚到现在王念就吃了过一回,施向明回安怀那几天甚至连早饭都省了。
放前世被人嫌弃的挂面在眼下那也是好东西,施宛一看到王念把面条拿出来眼睛都亮了几个度。
“爷爷家吃黑面,奶奶说没钱买挂面。”施书文冷不丁地插了句话,听得王念还微微愣了愣。
很快……她反应过来了。
这小子是在变相告状呢!
“咱们家不吃黑面,以后只吃白面和白米。”
果不其然,下一秒施书文的嘴角压都压不住地翘起来,就像只成功偷到鱼干的小花猫。
还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
“肉香,面条有肉香。”
看似简简单单的清水面,一股子浓郁肉香飘散开来,确实是长时间炖煮的猪骨高汤味,还要更加鲜美些。
“吃面,吃完咱们去山上捡野板栗,晚上用板栗给你们做好吃的。”
这是前世带娃学到的经验。
想要和孩子们快速亲近,最好的方法就是共同完成一件事,在完成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信任意识。
虽说要让两人把自己彻底当成家人恐怕还需要不停的建立信任。
当然……施宛可能容易得多。
小姑娘抱着王念的腿半张脸都贴在碗边上,目不转睛地看着面碗。
“吃饭吧。”
一高一矮两个板凳,让两个孩子就在家门口开始吃面,王念自己则是端起碗走到了地坝上。
刚开始还没注意到,挑面条的时候才发现挡雨蓬好像已经做好
走到地坝才确认,雨蓬确实已经装好。
两根木头紧紧用铁丝固定在墙壁上,另外两根则要短些。
木棒的头各插入了一个l形铁管子,王念只需轻轻拉下短的木棒,帆布展开立刻形成了个雨蓬。
如果天晴,把木棒往墙推就能收拢过去,一点都不会影响光线。
“这就是有个理工男老公的好处吗?”王念吸溜了口面条笑着自言自语。
虽然没搞懂雨蓬的工作原理,但就是觉得好,同时心里还决定明天要早点起,不能让施向明再饿着肚子去上班了。
今天早上不知道起多早才能在上班前把雨蓬做好。
“小心点,你们都小心点。”
就在王念暗自欣赏时,竹林里突然传来女人焦急的提醒声。
几个身穿蓝色工服的男同志抬着好几样家具逐渐走进,竹林里不时划过的竹叶让女人焦急地连连出声提醒。
可惜几个男同志看着就像很赶似的,不仅没有避开,反而越走越快。
红得发亮的家具,王念是看不出什么材质。
几人哐哐哐地抬着五斗柜爬上楼梯,走进二楼王念家头顶那间屋子。
就几分钟时间,几人又涌了出来。
其他人忙着下楼,就一个年纪稍微大点的中年人和刚爬到二楼楼梯口的女人打了声招呼。
“嫂子,剩下的你就自己弄一弄,我们这还上着班呢……就先走了啊!”
说完,几步跑下楼梯,消失在了竹林小路上。
周一上班时间被叫来帮人搬家,这新来的邻居要么人缘极好,要么是厂子里某位小领导。
王念更倾向于后者。
王念耸了耸肩,不过……跟她都没什么关系。
面条不知不觉已经吃完,王念端着碗回到灶台前。
“……”
两兄妹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施书文正卖力地想把鸡蛋分成两半,而施宛碗里的荷包蛋还静静躺在碗底。
“你的鸡蛋怎么不吃?”
一看到王念,施宛立刻跳起来,举着碗凑了过去:“姨姨你吃,我和哥分。”
“一人一个,不用分。”王念把碗按下去笑道。
“姨姨没吃鸡蛋,你吃!”施宛又举起碗。
施书文把掰得稀碎的小半鸡蛋塞进自己嘴里,大半放回碗里,说话有些含糊不清。
“两个鸡蛋,我和妹妹人小,吃一个就够了。”
王念:“……”
才吃两顿饱饭,这俩孩子就知道反过来关心王念。
但她其实并不是因为舍不得才不吃鸡蛋,而是前世小时候差点因为荷包蛋噎背过气去,之后就再也不吃荷包蛋。
此时那个煮得圆溜溜的荷包蛋一瞬间好像也没那么令人恐惧了。
王* 念没有拂了两个小人儿的好意,用筷子夹了一点送入嘴里:“昨晚吃太多肉了,姨姨今天看到鸡蛋就腻得慌,明天一定煮四个,咱们每个人都一个。”
说着,把碗推到施宛面前。
施宛笑弯了眼,小嘴大大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