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瘫软在地上,却丝毫不敢央求说留下的话。
秋水院内,梁毓景刚好走出院门,他的神情格外冰冷。
身为皇子,梁毓景从小就很娇气,他会说话会表达的时候,就总说声音吵,于是,侍候他的宫人们都练就了一身轻手轻脚的本事。
长大一些后,梁毓景终于明白,不是声音吵,而是他天生有一对灵敏的耳朵。
灵敏到什么程度呢?
就好比此时,梁毓景站在院门口,清楚听见了石侧妃与李嬷嬷的对话。
若是离得近,梁毓景甚至能听见心跳声。
就比如某些人说谎的时候,心跳声总是会更快些。
也比如元香雪,之所以能肯定她不是她,全因心跳的频率不一样了。
梁毓景有时候想,自己这一对耳朵,真的是上天的恩赐吗?
他听见了那么多的阴暗,却还要装作不知道。
不过,总是好处多一些的。
梁毓景冷着脸回到前院,便叫福全带人去把与车前草有关的相关人员全部抓了起来。
这其中,就包括正院侍候大姑娘的宫人、以及秋水院的李嬷嬷。
因为涉及了正院与秋水院,福全自然需要询问接下来的审问章程。
梁毓景冷冰冰给出四个字:“可以用刑。”
这意思便是:打死也没关系。
只一刻钟,后院众人都得到了这个消息,不知全貌的,自然就以为车前草下毒一事,便是这两方其中之一所为了。
棠棣院的岳侧妃双眼红肿,她没想到,昨天看着病情减弱的儿子,今天竟然发起了高热,还一直不退!
因此一听见前院抓了人,岳侧妃自然而然,就把正院与秋水院都恨上了。
且不提一个盛怒的母亲会做出什么样的报复,只瞧各处对此的反应——
皇子妃只觉得,这是九皇子对她的不满与惩罚。
石侧妃却有些惶恐,因为她清楚李嬷嬷是个拎不清、还喜欢自作主张的人。
她甚至不敢肯定,宴席上的车前草,到底有没有李嬷嬷的手笔。
但石侧妃也没有太担心,因为她更清楚,李嬷嬷十分忠心,即便被查出什么,也断然不会攀扯到她身上。
而元香雪这边……
久违地迎来了三个客人——
林侍妾穿过花园,先去找了卢侍妾,又去找了程侍妾,然后三个人联袂就来了汀兰院。
无聊到昏昏欲睡的元香雪虽然想找点乐子,但不是很欢迎她们。
“几位姐姐别嫌弃,没什么好茶,也怕你们喝了有什么不好,咱就喝白水好了。”
卢侍妾与程侍妾对视一眼,没说话。
林侍妾脸色不太好:“元妹妹,你这就太小心了吧?皇子妃早就整顿过茶水房了,如今断不可能再出现茶叶被混入其他东西的情况了。”
元香雪慢条斯理阴阳怪气:“林姐姐想喝茶,来汀兰院做什么?去正院喝啊,皇子妃肯定不会吝啬一碗茶水。”
林侍妾气呼呼:“你什么意思?嘲讽我巴结皇子妃?”
卢侍妾赶紧打圆场:“哎呀,元妹妹谨慎些也好,毕竟这茶水出过问题,元妹妹害怕也是常理。”
程侍妾也说:“对呀林妹妹,当初还是你说赏梅品茶呢,你可得好好赔罪才是。”
林侍妾神情一僵,看了看元香雪,闭嘴了。
卢侍妾又说:“哎,前院的福公公抓了好些人,怕是那下毒的凶手,就在其中了。”
程侍妾捧哏:“对啊,真是没想到心肠如此恶毒的人与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
她看向元香雪,庆幸道:“幸好这回元妹妹没有第一个用汤羹,不然……”
林侍妾嘴角翘起来,接话:“可见啊,有些劫难,躲开了一回,却躲不开第二回 。”
第16章 恢复旧例
元香雪并不接林侍妾的话。
倒是卢侍妾轻声道:“听说岳侧妃的眼睛都哭肿了,大公子高热不退……”
她压低声音:“虽然不知道太医的诊断,可我家中有个弟弟,也曾高热不退,之后啊……反应就慢了许多。”
程侍妾露出一脸了然,叹息道:“也怪不得岳侧妃哭得那般伤心了。”
林侍妾压低声音:“这么看来,咱们得多去秋水院走走了,听说二公子也着凉了,不如过几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卢侍妾立刻拒绝:“不可,岳侧妃正伤心呢。”
她言外之意是:岳侧妃这时候怕是把石侧妃当成了眼中钉,她们去巴结石侧妃,怕是会遭池鱼之殃。
林侍妾闻言,想了一会儿,便也点点头:“还是卢姐姐想得周到。”
说完了八卦,林侍妾又朝元香雪发力了——
“元妹妹,听说你今日也喝了避子汤?”
元香雪非常不雅观的翻了个白眼:“怎么?你也想喝?可惜了,殿下不去你的蘅芜院,想喝都没理由喝呢。”
林侍妾顿时被气的脸红脖子粗,口不择言起来:“呵,有宠又怎么样?你还不是要喝避子汤!没有子嗣算个什么东西!”
元香雪从容不迫:“没有就没有呗,只要殿下宠我,一辈子不生也没关系,总比你守活寡强吧?”
“你说谁守活寡?!”
林侍妾“噌”地一下站起来,尖声喝问。
元香雪慢条斯理:“若是没记错,殿下都快一年没碰过你了吧?这不是活寡是什么?”
林侍妾气得眼前发黑,表情凶恶地像是要杀人。
一旁看戏的卢侍妾、程侍妾相视一笑,终于开始“劝架”——
“哎呀,元妹妹怎么能这么说,林妹妹虽然没有侍候殿下,可也侍候了皇子妃嘛!我们侍妾,就是要服侍殿下与皇子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