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元香雪见着阵仗,悄咪咪跟梁毓景吐槽:“就那么点高度,又不是头栽地,能多严重啊?”

梁毓景瞪她一眼,警告她不许胡咧咧。

其他人听见风声,陆陆续续地也过来看热闹了。

一时间行礼声不断,眉眼官司也打个不停,整个屋子都快站不住了。

不过很快,大夫就出来了,躬身:“回禀殿下,患者受惊晕厥,并无大碍。”

长公主松口气,一脸歉意道:“出了这事儿,本宫也不好留你们了,回头赏梅宴再请各位赏脸。”

又说:“淳王妃、梅侧妃、谢老夫人、谢三夫人,还请留一留。”

众人纷纷行礼告辞。

脸上都是信了的表情,当然,大部分人其实压根没信大夫说的什么“并无大碍”的话,都在猜测大夫是在维护长公主府才这么说的,毕竟人都晕了啊。

反正,只要没看见活生生的谢家嫡女站面前,乱七八糟的猜测就不会停。

不少人刚出了大门就窃窃私语起来。

元香雪竖起耳朵听了听,有人在猜,谢家这回无论如何都要如愿了。

在长公主的场子里出了事,又是和淳王府的梅侧妃有关,那么……不管是哪家负责,都是好去处啊!

不得不说,挺有道理的。

第132章 乱点鸳鸯

回去的马车上,秋霜、曼玲两个兴致勃勃猜起了谢家嫡女到底会花落谁家。

瞧她们俩这种目击现场的都在猜,元香雪算是明白了,不管谢家嫡女有没有出事,都达到目的了。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梅侧妃的那一巴掌,到底用没用力?用了多大力?才能把人掀飞出去呢?

如果一开始还是五五开的猜测,这会儿就成百分百了。

谢家嫡女不愧是高门望族出来的姑娘啊,这小小一摔,就把自己摔成了妾?

元香雪咂咂嘴,真是可怕的封建王朝啊。

暮色四合之际,马车停了。

元香雪打着哈欠被秋霜扶着下了马车,门口守着的人已经准备好了灯笼,回到汀兰院,热水也早就准备妥帖,倒是样样都合心。

就是门口的竹林被铲了,银杏树还没种上,瞧着光秃秃的。

擦拭头发的时候,秋霜急匆匆过来说:“侧妃,福公公今儿早上不是铲掉竹林吗?结果在地下两尺深的地方发现了砒霜!”

元香雪:……就很无语,能不能搞点新招数?一天天的就知道下毒!

秋霜继续说:“福公公大约在这两天内,就会把原本王府里的人赶去京郊的一个庄子上。”

“随便吧。”

元香雪很是意兴阑珊的样子,秋霜本想再提一提别的,也收住了嘴。

一夜好眠。

第二天,长公主生辰宴上发生的大事小情,已经传遍了市井。

京城人津津乐道的,不外乎谢家嫡女的归宿。

元香雪还听说,市井里还有人设了赌局,就赌谢家嫡女花落谁家。

当然,这是她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后才被秋霜告知的,而早早上朝的梁毓景,却是先一步知道了——

今日,还是明睿帝近十天来,第一次上朝。

朝堂上,自然还是讨论难民的处理办法,京兆尹对着户部就是开喷,毕竟遣返难民也要给人家路费吧?结果户部一分不给,人干事?

其他与颜玉懋不对付的,比如各个皇子的拥垒,自然帮着京兆尹一起开喷……

至于户部,尚书颜玉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你骂任你骂,要钱反正一分没有。

双方吵着吵着,就开始人身攻击,那个音量就别提多高了,尤其吵到最后还差点动了手……

梁毓景本就耳朵灵敏,差点被送走。

好在明睿帝精神不济,也听不得这种吵吵嚷嚷,很快就说了退朝。

梁毓景从没觉得“退朝”这两个字如此悦耳,行礼告退的时候,还在心里感激了一把自家父皇。

然后刚一出乾清宫大门,就被御前太监请到了御书房喝茶。

一同喝茶的,还有黝黑脸庞的五哥齐王,一脸郁闷的十弟淳王。

淳王早就有心理准备,毕竟昨天出了那事儿,被借故斥责几句完全合情合理,甚至,他已经做好了迎娶谢家嫡女为侧妃的准备。

但齐王就有点纳闷了,梁毓景同样纳闷,两人对视一眼,没说话。

很快,御前太监又领了几个人过来,分别是虞望潮、谢家三房老爷、武家大老爷。

几人在御书房里,面面相觑,默默无言。

直到明睿帝换了一身常服过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后被赐座,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

“……听玉瑶说,昨日景儿瞧见了谢氏女与梅侧妃的争执?”

长公主名唤梁玉瑶。

梁毓景心里一紧,感觉很不妙,可这会儿也只能回话:“是,不过隔得很远,只能瞧见模模糊糊的人影,一开始也不知道是谁……”

明睿帝已经得到了他想听的,便看向谢家三房老爷:“谢卿,民间都说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朕这九儿也算是你女儿的救命恩人了吧?”

谢家三房老爷立刻起身,朝梁毓景行礼:“微臣多谢秦王殿下……”

梁毓景不等他说完,伸手拉住他,口中打断:“父皇,儿臣不过远远看了眼,如何算救命之恩?十弟才是那个救了谢氏女的人!”

被点名的淳王有点懵,欲言又止。

明睿帝直接道:“他算什么救命恩人?若不是他那个侧妃行事乖张,谢氏女如何会有这一遭?”

淳王立刻起身跪下,认错态度一流:“是儿臣之过,父皇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