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里,请安时看着别人行礼也觉得畅快,但常常也被气到,久而久之也没什么意思。
至于现在,倒是真有了身为了秦王妃的感觉。
王妃温言细语叫起:“都快起来,今日是为了给瑶光过五岁生辰,也是因这牡丹开得好,才邀众位一起过府赏花,都别拘束。”
立时便有夫人附和着夸起这园子里的牡丹来,只是不太会夸,听着没滋没味。
还是傅夫人夸了一句:“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有了这园中牡丹,谁还去看朝霞呢?”
王妃便笑着接话:“夫人谬赞了,这些牡丹都是府里养着玩的,比不得江南那些大家养的名品。”
傅夫人一脸诚恳:“王妃娘娘可别谦虚了,臣妇也见过不少牡丹花,可如您园子里的,不仅少见,还养得极好!”
王妃正要说话,后背便被人戳了一下,她笑容如常,笑着道:“听说江南那边还时兴斗花,什么名品不名品的,其实也是那些读书人作酸诗吹出来的。”
这话说完,后背又被戳了一下。
王妃端庄浅笑,丝毫没有露出端倪。
倒是傅夫人不知道该怎么答。
稳重一些的张夫人便笑笑,直接转开这个一不小心就会评论读书人群体的话题,她看向乖乖巧巧站在王妃身边的小姑娘,开启夸夸夸模式:
“瑶光姑娘真是玉雪可爱、乖巧懂事,王妃娘娘真会养,臣妇家的小雁儿可站不住。”
张五姑娘这时也站在一边,听到自己的名字就扭头看张夫人。
王夫人这时也说:“可不是嘛!臣妇家的小芽儿也是一样,一进来就到处跑,也不知哪里来这么多精力。”
王妃的目光便看向这两人话中的小姑娘。
张夫人推了推:“小雁儿,小芽儿,来,给王妃娘娘行礼。”
张五姑娘、王六姑娘便憨态可掬地行礼,口中奶呼呼地说:“雁儿/芽儿见过王妃娘娘,王妃娘娘好,瑶光妹妹好。”
王妃笑盈盈伸手拉她们起来,先拉着张五姑娘仔细打量,张口就夸:“真是个粉雕玉琢的好孩子。来,给你戴着玩。”
说着话,王妃就从林嬷嬷手里拿过一朵芙蓉绢花,笑盈盈给张五姑娘戴上。
张五姑娘回头看了看张夫人,见娘亲点头,才笑着大声说:“谢娘娘。”
王妃再看王六姑娘,同样夸了一句,也亲手给她戴上了一朵海棠绢花,然后便把瑶光推上前一些:“瑶光,带着你两个姐姐去花丛里玩吧。”
其他夫人瞧见,十分眼热,可这会儿也不好上前去推自己女儿。
张夫人便提醒了一句:“臣妇等人来时,便瞧见那曲水流觞了,都在说一会儿要玩一玩曲水流觞呢,王妃娘娘,不如让小孩儿们都去花丛里玩,咱们行个酒令?”
王妃闻言,脸色有些微冷,却说:“小孩子就去找瑶光玩吧,至于行酒令就不必了,那曲水流觞又不是……”
这话突然戛然而止,尤其话音里的意思,都叫人挺在意的。
不过王妃很快就说:“那曲水流觞只是看着能用,还没通水呢,回头能用了再请你们来,咱们便在园子里赏赏花,说说话。”
众夫人面面相觑。
第51章 主持大局
王妃说赏景,那自然就只能赏景了。
虽然众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不玩曲水流觞……
大家都是消息灵通的人,谁还不知道早前几天时,秦王就邀了些文人墨客玩过曲水流觞了啊!
这会儿说什么没通过水,编瞎话也不编一个像样的。
张夫人心里很是看不惯这种把自己当傻子哄的行径,但到底是依旧笑盈盈的。
只是她看了看小张夫人,提了一句:“王妃,小张夫人疑似有了身孕,怕是不好跟着咱们转园子,不如让她去孩子们那里坐着,正好也看着点臣妇家的顽皮孩子?”
李夫人附和了一句:“正是呢,差点忘了这一茬。”
小张夫人也羞赧地站出来,行了一礼,不好意思说:“还望王妃勿怪,臣妇这时日尚浅,也不敢轻忽……”
她说着,想到什么,又道:“都说小孩要穿百家衣才好,臣妇便厚颜,跟王妃讨几件旧衣裳,瑶光姑娘的臣妇也不敢高攀,听说府上的二姑娘、三公子自出生以来就平平安安……”
王妃的脸色冷淡下来,只淡淡回答了一句:“元侧妃的事本王妃可管不着,你真想要,回头跟她说去吧。”
语罢,便甩脸子似的转身就走。
众夫人们一阵面面相觑。
张夫人安抚性地看了看小张夫人,才拉着王夫人等人追上去。
后头的几个夫人见人走远了些,才小声议论起来:“怪不得去年一整年都在水云观里呢,这内里如何,外头也不能表现出来啊!”
另一个夫人却道:“那元侧妃咱们又不是没见过?咱们家里的生意可都是全靠了她,别不是王妃嫉妒吧?”
先前说话的夫人就嗤笑:“你竟然还疑惑?碰上元侧妃这等人,外能操持家业,内能生儿育女,换了谁不嫉妒?而且……”
这夫人压低声音:“元侧妃那长相,瞧着就有福气、有贵气,我回头给我儿子相看,也要比着相看,说不定也能得一双龙凤胎孙儿呢!”
小张夫人还在呢,一听这话便笑出来:“你儿子今年才几岁啊就想这么远?”
那夫人不好意思笑笑:“等您这一胎生了,也会愁着相看媳妇儿的。”
“还不知怀了没有。”
小张夫人笑容和煦,其实这会儿说出来就是有八成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