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明睿帝就开始搞事情了——
首先,皇后给妃嫔下毒,心狠手辣,没有德行,还无所出,虽然人现在死了,但还是要数罪并罚……
就……这操作让人很无语。
然后有的朝臣提出:皇后可以立,但要先把太子立了,而太子的生母,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册立为皇后。
嗯,这发言一听,就是某个成年皇子的喉舌。
对于这个提议,明睿帝竟然同意了。
而他提出的人选,更令人震惊、或者也不算震惊吧。
八皇子梁毓晴,母妃已经亡故,且自小身体就不是很好,如今二十二岁了,膝下一儿半女都没有。
站在场中的八皇子大惊失色,他虽然也想,甚至也为此努力过,但现在……
谁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啊?
八皇子立马就陈述了自己不能为太子的八大理由。
明睿帝表示没关系,他会给八皇子请名师教导,请名医治疗,还会给八皇子一个娘亲——
嗯,就是把八皇子记到懿贤妃名下。
换个说法,懿贤妃册立为皇后,八皇子摇身一变成为嫡子。
大清早的,就听到这种离谱的话,一些年老的朝臣都要晕了。
然后,就开始吵。
反正,梁毓景虽然没上过几次朝,但已经很熟悉这个流程了——说不上几句就开始吵,跟菜市场似的吵到下朝。
然后下一次上朝又继续这个流程。
只要这事儿没解决,那就一直吵,甚至都不干其他事了。
连着吵了几天,明睿帝终于退了一步,他表示不立太子了,也不立皇后了,但懿贤妃要晋位皇贵妃。
他的理由是,六宫事务,需要有人掌管处理。
就……还能怎么办呢?
继续吵呗。
但反对程度已经减轻了许多。
最终,这场君臣拉锯大战在六天后得出了结果——
明睿二十一年,三月十五日,懿贤妃晋位懿皇贵妃,独掌凤令,摄六宫事。
三月十六日。
大皇子府一大早就离开了京城。
梁毓景延后了一个时辰,也踏上了前往天水郡的官路。
由于全程都没减速,加上路况也好,半个月后,就看见了天水郡的城门。
早就得到消息的天水郡一众官员自然来到了城门口迎接。
梁毓景打马进入城中,颇有恍如隔世之感。
他示意张羲之跟过来。
“张大人,这段时间多亏你费心郡中事务了。”
张羲之拱手:“王爷言重了,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梁毓景便问了最关心的事:“益州来的百姓现在都如何了?”
“多亏了王府出钱出力,百姓们在黑水山堪称是安居乐业,且都已经编户造册,已是我秦州辖下之百姓。”
“哈哈哈,那就好。”
梁毓景心里忍不住再次感慨:三哥真是个好兄长啊。
嗯,元香雪也是个能顶事的,这侧妃之位都有些委屈她了。
没错,梁毓景一进京就把侧妃给请封了,但一直压着消息没透露,甚至连王妃都不知道。
打马慢悠悠地从热闹喧嚣的街道上走过,梁毓景发现很多人的眼神,比记忆中更明亮了。
张羲之在一旁说:“去年冬天,天水郡无人饿死,也无人冻死,许多人家不管是洗羊毛、纺线织布,还是挖矿、砸煤,都赚了些钱,这有了钱,自然就乐呵。”
梁毓景连连点头。
很快,府衙就到了。
梁毓景进了衙门里,打算好好听一听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再说。
王妃等人则是直接进了后院。
第42章 不想吃素
后院门口,元香雪和挺着六个多月大肚子的林侍妾相顾无言。
就在昨天,程侍妾生了。
明明预产期在四月初,偏偏在三月三十一日发动了。
如今大家伙都在猜,程侍妾是故意服用了催产药,为的就是在王妃到来之前先把孩子生了,反正都九个多月了,也不差这几天。
元香雪对这说法,不予置评。
倒是林侍妾一副懊恼的表情,似乎在懊恼自己才六个多月,若是月份大一些,她也赶紧生了……
等了大约一盏茶,就听见动静了。
王妃脸色难掩疲惫地领着一群人走进来。
“妾给王妃请安。”
“都起吧。”
王妃看着林侍妾的大肚子,心里就忍不住烦躁,语气也不怎么好:“林氏,你怀着身孕,今日也不是大事,出来做什么?”
林侍妾:……我要是仗着大肚子真不来迎接你,你怕是立马就要跳脚好吧?!
可惜现在得夹着尾巴做人,不然非得和她好好掰扯掰扯不可!
林侍妾小心翼翼地屈膝说:“王妃言重了,您是当家主母,您回来,妾自然是要迎一迎的。”
王妃压根不理会,又问:“程氏呢?怎么,这才几个月就起不来身了?”
林侍妾就很想看王妃吃惊变脸的模样,于是立刻好心地回答她:“回禀王妃,昨日程姐姐发动,于傍晚时分,平安诞下四公子,现在坐月子呢。”
王妃的脸色,果然阴沉了一瞬。
林侍妾还嫌不够,又补充了一句:“昨儿可吓人了,程姐姐的预产期分明在四月,却突然发动……幸好谷嬷嬷安排得当,这才叫四公子平安出生呢。”
很好,王妃更气了:这是防着她啊!故意在她回来之前把孩子生了!
林侍妾本来都打算闭嘴了,但想起什么,又说:“说起来,明日就是洗三了,王妃您回来得正好呢。”
王妃直接拉下了脸,语气冷冷地说:“这刚回来,舟车劳顿,府里也乱糟糟的,哪儿空闲办什么洗三宴?再说了,如今母后仙去才几个月啊?天下大丧,办喜事像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