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环境会影响人,但人又不一定会被环境影响,我特聪明不行吗?”
元香雪傲娇地微抬下巴。
梁毓景无话可说,总不能夸吧?
用过午膳,梁毓景就走了。
元香雪挺无聊地坐了一会儿,然后就起来散步。
说实话,元香雪对怀孕这事儿很陌生,不过好在现代社会信息杂乱,她虽然没去仔细了解,可也知道很多。
比如不能放开了胃口吃,不然婴儿长得太大生不出来;比如平时要多散步,原因是啥记不清了,但肯定要多散步;比如要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这些食物……
元香雪也不太懂,但鸡蛋肯定算是高蛋白了,蔬菜水果肯定含有各种维生素,坚果也是要常吃。
而且,经常听说孕妇要喝鸡汤,那鸡汤肯定也补。
额,反正就元香雪有限的知识来说,多吃鸡蛋、蔬菜、水果、坚果,多喝鸡汤,准没错。
散完步,元香雪就开始无聊了。
以前要么忙学习,要么追追剧、看看小说,时间总是不够用,可来到这个没电脑、没手机的地方,真就感觉时间越过越长啊。
元香雪看着外头的竹林簌簌作响,突然想起了竹筒饭……
额,这才放下碗,怎么又想起吃的了!
还是想点别的吧……
“秋霜,去,砍几棵竹子,再叫几个人过来,我要看她们现场制作风铃!”
没错,动手多麻烦啊,就当是看制作风铃的纪录片了。
想到这里,元香雪突然灵光一现,这现成的竹林,完全可以搭一个曲水流觞啊!
还要搞配套的竹椅,竹桌!
不过今天先搞个风铃出来。
很快,秋霜就带着几个杂役仆妇过来。
都是粗手粗脚的强壮妇人,力气不小,平时都是干粗活的。
元香雪也不废话,叫她们先去砍两棵竹子过来。
这些人干活又快又麻利,而且还兼顾了细心,元香雪没说的,她们也做了——两棵竹子都削掉了枝丫。
作为一个手残党,元香雪就只动嘴:“一节一节的,砍个八节出来,然后在中间钻孔。”
声音有些吵,但还能忍受,而且现场版的纪录片诶,元香雪看得津津有味。
主要是这些妇人干活真的很快,同一个场景不会持续太久,这就不会让人觉得烦闷无聊了。
很快,带孔的竹筒做好了。
接下来就是组装——
临到组装才发现,还缺很多东西,比如竹筒下肯定要挂一个小东西,不然不好看;比如还需要一个圆盘状的物件用来挂起这些竹筒……
于是元香雪又继续动嘴:“你们谁会竹编?编个圆盘出来挂竹筒。还有,谁刀功好?看看能不能把竹片弄成蝴蝶形状。”
几个妇人面面相觑。
随后,一个妇人站出来,声音有些小小声地问:“姑娘,您是要圆簸箕那种吗?”
元香雪点头:“对。”
这妇人便露出一个笑:“那俺会!”
另一个妇人也站出来,问:“姑娘,您这蝴蝶,要雕刻什么吗?俺们粗手粗脚,干不来精细活儿。”
元香雪解释道:“不用雕刻,就削出蝴蝶形状就行,实在不行,就弄成月牙状也成。”
那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那俺试试。”
几个妇人便又埋头干起活来。
一旁的秋霜脸色有些不好。
元香雪低声问她:“怎么了?”
秋霜老实说:“姑娘,这些仆妇都没学过规矩,连自称都是什么俺,奴婢不该找她们过来的。”
元香雪就笑了笑,只道:“你这话可不对,人家这叫淳朴。”
她心想:这些人说话可比你好听多了,天天奴婢长奴婢短,听久了我都要成资本主义了。
过了一会儿,那个说削蝴蝶的妇人站起来,小心翼翼地走过来,递出手里的东西。
“姑娘,您看看,这样成不成?”
元香雪感兴趣地接过来,这是一个把竹筒一分为二的圆弧竹片,上面来一个v,下面来一个倒v,再把两边也切去一点,就还挺好看的。
反正,有蝴蝶那味儿。
竹片蝴蝶
元香雪笑盈盈地夸赞:“不错,挺好看的,就弄成这样的。”
这妇人便高高兴兴地继续削蝴蝶去了。
元香雪把视线放到编簸箕的那个妇人身上。
几个妇人正在帮她劈竹条,时不时还凑在一起低声说上几句话,瞧着就有一种说八卦的感觉。
不到一刻钟,那簸箕就成型了。
元香雪很满意,立马亲自动手组装起来。
咳,这样一来,四舍五入,她也可以说这是自己亲手做的了!
竹子风铃
虽然不是很美,还透着一股粗犷味儿,风铃声也不是那种清脆的悦耳,额,主要一般的风压根吹不动……
但在元香雪眼里还是很不错。
她满脸笑意地对那群妇人说:“做得很好,每人赏一钱银子。”
秋霜上前,摸出五个荷包,一一递过去。
那几个妇人连连摇头,称不敢要。
在天水郡这地界,一钱银子算很多了,她们不过干了这么点活,怎么能拿这么多?
但元香雪之前没钱的时候,赏人也得一钱银子起,现在有钱了,她手头其实挺大方。
这次只赏一钱,还是想着以后还要找她们过来搞手工艺。
“都收下吧,回头再叫你们,你们可得好好干活。”
说完这话,元香雪就提着竹子风铃进了屋,打量着应该挂在哪里。
指望风吹风铃响是不可能了,但挂起来养养眼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