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顷,顾南枝那偏软糯的声音响起:“表叔,表婶,春山暖日和风,最适宜笛声伴行,南枝不才,正巧会一首春日笛曲,就想吹出来请表叔、表婶品鉴。”
元香雪侧头瞄了一眼身后众人,问:“这首曲子有词儿吗?青棠声音好听,不如你俩一个唱歌、一个吹笛?”
顾青棠没想到会被点名出来,说实在话,她不太愿意。
但这情形,为了衬托顾南枝,她只好同意,甚至一会儿还得注意不要抢了风头。
哎。
第176章 珠玉在前
骑着马不太好发挥,顾氏两姐妹就回到了马车上。
很快,悠扬的笛声、悦耳歌声响起。
元香雪小声跟梁毓景吐槽:“我刚回头,看见小卢、小苏那叫一个不服气啊。我看啊,等两个表外甥女结束了,她俩高低得表演一个,哈哈。”
顾南枝的笛子确实吹得可以。
这年头,敢说一句“小女子不才”的,都是有真本事在身。
这俩人表演完,卢侍妾和苏侍妾就接上了趟儿,卢侍妾拿出洞箫,苏侍妾一展歌喉。
不过碍于洞箫的特质,整首曲子就不太欢快了。
这俩完事儿以后,程侧妃也不甘寂寞,拿出了陶埙。
元香雪听得直乐呵,跟梁毓景感叹:“都是些多才多艺的人啊。”
梁毓景平静无波:“也就一般吧。”
“你口味太刁钻了吧?不说其他人,小程的陶埙就很不错,在这种露天的、还有马蹄声、车轱辘声的环境下都能吹得呜呜咽咽、缠缠绵绵,简直是大师级别的了。”
梁毓景依旧说:“陶埙的音色就是哀婉、悲凄,随便来个人吹都一样。”
元香雪翻了个白眼,这天儿是没法聊下去了。
“而且她们吹的曲子我都听过,虽然填的词换了,但核心没变,听起来也没什么区别。”
元香雪懂了,这是听了太多同质化的曲子,听厌烦了啊。
“这个我倒是能理解,那这样看来,她们的创作能力不太行,都不能整两首原创的。”
“你的就是原创,不然你整一首?好叫她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梁毓景一言不合就是怂恿、激将。
元香雪才不上当呢,总感觉跟只猴儿一样被人围观。
她反手也是一个怂恿、激将。
“你之前不是学会了好几首吗?你给她们秀一手呗。”
“秀一手?”
“优秀的秀。”
梁毓景沉吟、犹豫,元香雪赶紧侧头,叫福全去取竹笛来。
身为一个忠心的大总管,福全当然没去,而是低眉顺眼,等待自家真正的主子发话。
元香雪伸手戳了戳梁毓景:“哎呀,你就秀一手呗,我都好久没听你吹笛子了,一会儿我跟着唱歌总行吧?”
嗯,话虽这么说,但元香雪已经打定了主意:一会儿就小小声唱,能叫梁毓景听见就行。
至于其他人,今天能听见秦王殿下的笛声,已经是“如听仙乐耳暂明”赚大了好吗!
梁毓景终于松口,摆摆手,福全立刻调转马头,取了竹笛过来。
“要听什么?”
“《山鬼》吧。”
梁毓景动作一顿,莫名看了一眼元香雪,才吹起了笛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人是骑着马,解放了双手吹的。
元香雪看他这姿态,竟然还挺潇洒的,有种不动如山、从容不迫的气势。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歌名:山鬼)
一首平平淡淡的小歌唱完,元香雪觉得满足了,今天这和煦春光,就要唱一首歌来配嘛。
梁毓景也挺满足,收起竹笛,打算夸两句某人,这样才有一下次的夫吹妇唱嘛。
可惜,后面一群人的嘴更快——
苏侍妾抢到了第一个发言,娇声娇气:“王爷,您真是德才兼备,这曲子以往没听过,是您创作的吗?”
卢侍妾不甘示弱,抢到了第二个发言,温言细语:“笛声悠扬,曲子婉转,就像是平静湖面泛起阵阵涟漪,王爷真是才华横溢。”
顾南枝有些软糯的声音紧跟而来,推崇备至:“表叔这曲子听起来平淡悠扬,却是吹出了《山鬼》这首词里对神女的情感,让人忍不住回味再三,余音绕耳,久久不散。”
元香雪没忍住,低头闷笑。
梁毓景瞥她一眼,之前就小声唱歌,歌声几乎被他的笛声掩盖过去,还以为是骑着马不好发声,现在一看,是懒得应付后面一行人的夸赞啊。
梁毓景当即朗声道:“这曲子是王妃闲暇时作的,说是读了《山鬼》,心有所感,本王不过是拾人牙慧,不值得你们如此夸赞。”
元香雪:……好家伙,哪有这样祸水东引的啊!
后面一时之间没人说话,梁毓景继续夸:“文章本
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作曲也是一样,王妃真是蕙质兰心,不栉进士……”
元香雪侧头幽幽盯着梁毓景,梁毓景轻咳一声,没敢再夸下去。
后头的众人总算反应过来,开口夸起元香雪来,但也没什么好夸的,只能夸她有才华。
元香雪没觉得开心,只感觉如芒在背。
哎,这也不是她作曲,但要真解释,指不定又要被夸谦虚……
算了算了,反正知道的肯定知道,她就没这才华。
之后倒是没人敢再提“在下不才,要表演一个”了,毕竟珠玉在前,实在不好丢人现眼。
如此一行人又走了两天,顾南枝还是一有空就找机会接近梁毓景,程侧妃、林侍妾、卢侍妾、苏侍妾防狼一样防着她,五个人愣是天天唱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