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正好之前选了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出来,现在也不必费事,直接上吧!

但兵力有所削减,毕竟人家苍月国也没有陈兵数十万嘛,自己这边要是小题大做,可就有些丢份了。

这个要面子的决定,自然是没有后悔药吃的。

苍月国虽然人不多,但人家小孩一出生就长在马背上,更是从小生活在狩猎的日常里,半大的孩子都能上阵。

因此……打着打着,一个月后太原郡就有些坚持不住了,只能求援。

求援也行,各处抽调一些兵力也不妨碍太多,但架不住军中派系过多,大将军不能完全服众、左将军、右将军为己方谋私利的想法太多,还有一群高级军官是二世祖……

讲真的,这队伍能坚持上一个月,其实统筹全局的大将军萧临还挺牛的。

因为远在庐陵郡,元香雪能得到的消息,都是滞后好几天的。

也因此,当元香雪得知太原郡城破的消息时,已经是九月下旬了。

富贵、平安都过了五岁生辰。

本以为太原郡城破就很令人惊讶了,元香雪还和梁毓景打赌,就赌大梁这边什么时候夺回来。

结果……紧接着而来的消息,却是太原郡隔壁的雁门郡也被苍月国破了。

也是这时候,元香雪和梁毓景才知道:雁门关虽还在,但经年没有修葺,有几处石墙已经倒塌了。

没想到经过上次的事,雁门郡的人竟然也没修葺……

这次,又让苍月国轻轻松松地攻破了雁门关。

离谱到了极点。

而苍月国一连拿下太原郡、雁门郡,却没有如同之前几次那样继续前进,而是停下修整。

与此同时,他们杀掉大梁官员,设立了他们自己的官员。

臣服的百姓,便改换姓氏,从此便是苍月国国民;

若是不臣服,那就抓起来,斩首示众。

如此杀了几波骨头硬的,血流成河之下,百姓们只得改换姓氏。

消息一经传出,那可真是捅了马蜂窝了!

因为这意味着:苍月国不再满足于打马走一遭,而是要侵吞大梁的国土了!

这回,朝廷是真不敢大意了,抠门的户部拨了一百万两军饷,左将军、右将军也不敢再动小心思,一切交由大将军拿主意。

进入军中镀金的二世祖们也不抢着立功了,把出战的机会让给真正有本事的人,乖乖巧巧坐在军营里等消息。

这么一整顿,也还真的打了几个胜仗。

只是城池嘛……丢的时候容易,想要夺回来可就难多了。

虽然苍月国不擅长守城,但太原郡、雁门郡是边境重城,那城墙是好好修了的,一时半会儿还真的难以拿下。

其实城里有内应,只要通了消息,半夜悄悄开个城门什么的也行,但苍月国看得紧,找不着机会……

双方僵持下来,天气倒是越发冷了。

对于大梁这边的兵马来说,天气冷,那士兵就得添衣,不然冻都冻僵了,还拿得起什么兵器作战?

至于取暖……倒是要感谢一下天水郡的蜂窝煤了。

起码不用砍柴、烧柴那么费事儿。

但怡王、颜家可不会免费提供蜂窝煤,甚至还提了价格……

那兵部没钱,又只能找户部要——所以,户部尚书颜玉懋给兵部批了钱,兵部转头就把这个钱又给了颜玉懋的荷包里。

属于是光明正大从国库里捞钱了!

你要问这其中的蜂窝煤……人家说这些蜂窝煤是给兵部的,属于徭役的一种,给你们这些工人一顿饭吃就不错了,还敢要工钱?!

这一波徭役……简直秀出天际。

而且,因为明着说了是徭役,公器私用的大有人在,这就导致黑水村从事蜂窝煤的工人们,连着几个月没了工钱。

至于做出来的那些蜂窝煤,还真的难说有没有全都运到了军营里去。

因为兵部购买的价格,不一定是工人们看见的价格啊!

且因为这事儿,给了朝廷某些人一个思路:想要什么东西,也不一定要花钱买嘛,这征发徭役不就很方便?只要把名头想好,轻轻松松白嫖啊!

回归正题,冬季悄然来临,但苍月国没退,大梁也没夺回太原郡、雁门郡。

倒是梁毓景,已经收到了回京过年的圣旨。

第246章 会用就行

梁毓景一离开,元香雪就开始大搞特搞——

先是花了大价钱,请铁匠给她铸造了火铳(提供了图纸),之后的打磨、钻孔一系列事情,都是让铁匠代劳。

毕竟让元香雪去打铁……太难为人了。

因为花了大价钱让铁匠加班加点弄,短短六天,包括枪管、枪托、扳机、火门等部件就全都加工完毕。

当然,安装好后还得调试,要是哪里不行就得重新打……反正挺费钱的。

铁匠忙活的几天里,元香雪

就开始捣鼓火药了——

其实这比制作火铳还难,因为元香雪只知道“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个口诀。

由于制作过程里还有爆炸的风险,元香雪从头到脚都裹得严严实实……

而且,这会儿硝石、硫磺、木炭都能找到,但纯度不一样啊!化学知识压根忘光了的元香雪,甚至都拿不准该怎么提纯……

好在,尝试几次后,终于成功弄出了爆炸动静一般般的火药,虽然动静小,但至少成功了嘛!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之后,元香雪就全副武装,试发了一枪——

咳,哑火了。

元香雪一边嘀嘀咕咕“浪费表情”,一边思考因为啥,火药没问题,火铳的话……难道压强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