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林侍妾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但她如今只是侍妾,所以也没多大的奢望,只是不想死罢了。

而卢侍妾、宋侍妾、苏侍妾的想法就简单多了——

不得宠,跟着去了估计也没多大差别。

而且,一旦遇到事了,她们肯定是被丢下的那个,那反正都是守寡,还是活着守寡吧。

程侧妃小心翼翼开口:“玉衡……”

这个问题,元香雪就不好回答了,梁毓景直言问:“你想把他留在京城?”

程侧妃又开始犹豫不决,攥紧手帕。

梁毓景毫不避讳道:“别人对付不了我,就会对付他。当然,不管是留在京城里,还是带去上党郡都是一样的,风险都一样高。”

程侧妃却只赞同前半句话。

世人看重嫡出,就算要算计小孩子,平安、羲和两个嫡子的优先级也是在玉衡之上。

因此,玉衡去了上党郡可能会被牵连,可留在京城的话……别人肯定要先算计嫡子,那玉衡就会安全一些。

最重要的是,去了上党郡接触的全是武夫,只有在京城才有大儒!

程侧妃深吸口气,起身跪了下来:“殿下,玉衡还小,实在不宜前往上党郡。”

梁毓景看她一眼,说不上失望与否,只是又看向林侍妾:“你呢,怎么想?”

林侍妾慌慌张张地也跪了下来,语气带了些哭腔:“殿下,瑾瑜……”

梁毓景叹口气,也就是玉衡、瑾瑜现在才五岁,不然他是想直接问孩子的。

其实留在京城也行吧,毕竟在父皇看来,这两个孩子就算是人质了,至少能平安长大,只是最后会长成什么样子……

梁毓景并不能预测,此一去上党郡要待多久,但也不外乎两个结果——

要么,他死了,尸体回来。

要么,夺回太原郡、雁门郡、新兴郡,赶走苍月国,他凯旋而归。

这其中的变数太多了,可能一去两三年、又或者七八年,到时候玉衡、瑾瑜会被潜移默化养成什么样,难说。

但不管怎么说,都算是废了。

如果梁毓景能凯旋而归,甚至能登上那个位置,玉衡、瑾瑜两个是会完全丧失机会的。

可惜,程侧妃、林侍妾似乎想不到这个。

或许她们想到了,但她们也看明白了——梁毓景这个太子当不长久,那是希望极其渺茫的结果。

所以,为了活着,只能选择留下。

梁毓景也不想强求,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给了程侧妃、林侍妾反悔的机会。

只是半刻钟过去,屋内一片静默。

于是,梁毓景说:“好,都说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玉衡、瑾瑜就留在京城。”

程侧妃、林侍妾猛松一口气,仿佛虚脱一般瘫倒。

看戏看了半天的元香雪无语地翻了个白眼,这两人平时看着也不蠢,好吧,平时也有些蠢。

她都懒得吐槽了,不过人家也是为了活着,倒也正常。

就连元香雪,如果不是觉得在京城不得劲儿——

比如进宫要早起、步行、行礼,比如隔三岔五就有宴会必须参加……

如果不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客观原因,元香雪其实也不想往战场跑。

还是那句话,谁不想活着呢?

如果元香雪还是刚穿越时的小妾,那活不活的、在哪儿活,都没什么区别。

但她现在都是太子妃了啊!

如果还和当小妾那会儿一样憋屈,那还不如去战场上耍呢。

起码在上党郡,梁毓景又是太子、又是大将军,只有别人给她行礼的份儿!

除了可能会有的战乱侵袭,完全就和在江南一样嘛。

她膝盖要是弯一下,就倒立吃——咳!

而且,元香雪不觉得梁毓景会轻易狗带。

她甚至觉得,梁毓景去了上党郡反而更有发挥的空间,别忘了,天水郡的黑水村村民可都还没死呢!

这话的准确含义是:当年被元香雪以秦王府秦王殿下的名义救下来的当事人还没死,恩情还在啊!

第264章 唯美意境

按理来说,明睿帝只给了五天的时间收拾行李,相对而言会比较紧促。

但因为一下子不用收拾七个主子(程、林、卢、宋、苏、玉衡、瑾瑜)的行李,秋霜多抽调了几个侍女,总算是赶在启程前收拾好了。

至于为什么比在豫章郡多花了人手和时间?

因为元香雪一到京城,就有贵夫人们上门送礼,册封太子妃的时候更是收礼收到眼花缭乱,行李可不得增加几车嘛!

启程那天,元香雪被拉起来,被秋霜、曼玲手把手穿衣洗漱,然后跟着梁毓景去宫里乾清宫拜别明睿帝。

说实话,这还是元香雪头回来乾清宫呢。

就是天都没亮,她眼睛都睁不开。

一同去拜别的,还有平王、平王妃、恒王

、恒王妃、淳王、淳王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家都是王妃随行,侧妃、侍妾类的,一个都没有。

明面上看起来,梁毓景这个太子还是要好一点,至少还有个侧妃愿意跟随嘛!

虽然也并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事情吧。

八个人在宫门外碰上,纷纷行礼——

当然,是六个人齐齐给梁毓景和元香雪行礼,太子、太子妃最大嘛!

元香雪这一瞬间竟然觉得好爽。

果然,这破地方就是会潜移默化地腐蚀她纯洁的心灵。不过管他呢,她以前也行过好几次礼,现在不过是还回来罢了,爽就完事儿了!

一行人尊卑有序地进入宫里,元香雪被裹挟着冰凌子的风扑了一脸,又感觉走在最前面也不好,因为没有人挡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