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分给他的那片苹果三两下吃完,然后凑到时桐跟前张嘴说道:“还要。”
时桐这次破天荒地宠着简疏文,把自己手里的苹果递到简疏文嘴边。
简疏文专门挑着时桐咬过的地方下嘴,咬了一大口。
“你今天好奇怪。”简疏文说, “以前你都不会这样惯着我。”
“那是因为看到你今天因为张子睿的案子心情郁闷。”时桐说。
简疏文欣喜道:“你现在还会观察我的心情了?”
时桐挑了挑眉, “你很得意?”
“一点点得意。”简疏文笑道。他想今天的苹果真甜。
次日一早, 简疏文去了趟方合大学,去拜访他的老师, 袁伏英教授。
简疏文现在遇到了难题, 第一反应是去找跟他关系要好的老师商讨。
袁伏英教授个子不高, 身材有些微胖, 看起来很面善,很和蔼, 但千万不要被他的外表蒙骗了, 他期末出题超难的, 选他的课的学生挂科率超高。
袁伏英的办公室。
袁伏英笑呵呵地对简疏文说:“遇到难题了?”
“是。”简疏文诚恳地说。
“你这个案子, 要赢也不难,你只要抓住重点在哪,不是重点的东西你不需要管。”
“重点?”
“对啊。虽然一开始郑长临默认孙子睿放弃了署名权,但他们没有就此签订书面合同, 这就帮你省掉了很多麻烦。你要帮孙子睿要回作品的署名权,那么重点就是证明孙子睿是作品的创作人,创作人享有署名权。至于他们编剧行业那些弯弯绕绕的潜规则,你不用管;孙子睿有没有拿这件事来炒作,你也不用管。”袁伏英循循教导。
“可是……”简疏文皱起了眉,面露纠结,“可是孙子睿他自己也雇枪手,他不是创作人,至少不是唯一。”
“他是。”袁伏英斩钉截铁地说。
袁伏英转头走到他的办公桌前,找到了一份文件。
“这是去年一起编剧署名权官司的案例,我本来是想在课上给学生们讲的,既然你先来了,我就先给你讲吧。”袁伏英和蔼地微笑道。
简疏文笑道:“老师,我正在打一场署名权的官司,您就找了署名权官司的案例,是不是在暗中偷偷关注我?”
袁伏英把手里的文件卷成筒状,在简疏文的脑袋上敲了一下,说:“给你得意的,恃宠而骄是不是?”
袁伏英把文件递给简疏文,简疏文迅速浏览了一遍。
案例是关于去年一部很火的电视剧的,编剧王某凭借这部剧获得了最佳编剧奖,然而事后,王某身边的两位助理编剧起诉了王某,这两位助理编剧说,剧本他们也有参与,而王某却没有在作品上署他们的名。最后的结果是,两位助理编剧输了官司,法院裁定,王某是这部作品的唯一创作人,理由是剧情大纲和人物设定是王某想出来的,两位助理编剧只是按照王某的大纲来写细节内容,对整部剧本的独创性贡献不大。
袁伏英在简疏文对面坐下。
袁伏英对简疏文说:“目前国内影视行业,编剧地位普遍不高,被侵权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每年跟制片方打官司的编剧数不胜数。编剧的署名权向来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因为一部剧动过剧本的人非常多,哪些人有署名权,哪些人没有,需要有个界定,目前的界定标准是是否对剧本有足够的独创性贡献,也就是创意。出大纲和人物设定的那个是贡献了最大创意的人,一定享有署名权,至于其他基于大纲写作的人,那要看他在写作中有没有提供足够的创意。”
简疏文叹了口气,说:“但创意这种东西要怎么定量呢?贡献的创意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到底谁说了算?到了庭上,还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袁伏英轻敲桌子,提醒简疏文:“疏文,这些你都不用管,记住我的话——抓重点。你的重点是证明孙子睿是作品的创作人。孙子睿写了剧情大纲和人物设定,那他就是《白日星星》剧本的创作人,至于他有没有雇枪手,这不重要。”
“怎么不重要呢,袁老师?”简疏文问,“孙子睿找了五个枪手……是,是要对剧本有创意上的贡献才能有署名权,但如果我都不去调查清楚,我怎么知道这五个枪手对剧本有没有创意上的贡献?如果有,那孙子睿就不是唯一创作人,五个枪手也应该署名,这才公平。”
这番话说得袁伏英生气了。
袁伏英抓起桌上的笔帽就往简疏文身上砸去,一抓一砸的动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还好简疏文机灵,他迅速一闪,躲了过去。
简疏文眨巴眨巴眼睛,对袁伏英说:“老师,以前上课的时候你就老用粉笔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