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领导视察
童伟华迎上前去,看到车上下来的领导,心中不禁一喜,竟是之前在抓捕通缉犯行动中有过一面之缘的上级领导。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领导,欢迎您来大河村视察!”童伟华热情地打招呼。
领导微笑着点点头:“小董啊,我可听说了你们村在产业转型上的努力,今天特地来看看。”
童伟华带着领导先来到特色种植基地,一边走一边介绍:“领导,这就是我们村新发展的特色种植区,目前种了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中药材和有机蔬菜。
我们还计划引进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领导仔细观察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资金方面有困难吗?技术指导跟得上吗?”
童伟华如实回答:“资金目前确实有些紧张,主要依靠村民自筹和一部分政府补贴。
技术上,我们邀请了一些专家定期来指导,但还远远不够。”
接着,童伟华又带领导参观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介绍了下一步的规划。
领导对村子的发展思路表示肯定,但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你们的想法很不错,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尤其是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上,一定要把握好。”领导语重心长地说道。
视察结束后,领导对童伟华说:“小董,你们村的发展潜力很大,回去后我会和相关部门沟通,看看能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你们提供哪些支持。
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童伟华心中大喜,连忙道谢:“谢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领导离开后,童伟华和村民们都备受鼓舞。
“看来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继续加油,村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童伟华对村民们说道。
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然而,就在童伟华以为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村里的一些农作物突然出现病虫害,而且情况愈发严重。
童伟华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刻赶到种植基地。
“这可怎么办?领导,这些病虫害要是不及时解决,咱们这一季的收成可就完了!”种植户王大哥焦急地说道。
童伟华看着受灾的农作物,眉头紧锁:“大家先别慌,我马上联系农业专家,看看有什么解决办法。”
童伟华赶紧打电话给之前联系过的农业专家,详细描述了病虫害的情况。
专家表示会尽快赶来,但由于路程较远,需要一些时间。
在等待专家的过程中,童伟华和村民们尝试用一些土方法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但效果并不理想。
童伟华心急如焚,他知道每耽误一分钟,农作物的损失就可能更大。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童伟华在心里焦急地想着。
终于,专家赶到了。
专家仔细检查了农作物,又询问了一些种植情况,然后给出了解决方案:“这种病虫害比较顽固,需要用特定的农药进行喷洒,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株。”
童伟华听后,立刻安排村民去购买农药,并组织大家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防治。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病虫害终于得到了控制,农作物逐渐恢复生机。
经历了这次病虫害事件,童伟华意识到,村里的农业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经验和简单的技术支持,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咱们不能再这样被动应对了,以后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防治工作。”童伟华对村民们说道。
与此同时,童伟华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宽村里的销售渠道。
目前,村里的农产品主要依靠批发商收购,价格不稳定,村民的收益也不高。
“咱们得想办法直接对接市场,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大家多挣钱。”童伟华和村两委成员商量道。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尝试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
童伟华联系了一些电商平台的负责人,介绍了村里的农产品情况,希望能达成合作。
但电商平台方面表示,村里的农产品缺乏品牌和包装,很难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品牌和包装?这确实是我们的短板。”童伟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决定邀请专业的品牌策划团队来为村里的农产品打造品牌形象,设计包装。
在寻找品牌策划团队的过程中,童伟华遇到了不少困难。
一些团队收费过高,村里根本负担不起;而一些价格适中的团队,又对村里的农产品不太感兴趣。
童伟华四处奔波,不断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
“难道就没有一个愿意帮助我们的团队吗?”童伟华有些沮丧,但他没有放弃。
很快便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年轻
的品牌策划师小李。
小李对大河村的农产品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些农产品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品质优势,只要进行合理的品牌包装,一定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董大哥,我愿意为你们村的农产品做品牌策划,而且费用不会太高。
我相信,咱们一起努力,肯定能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小李热情地说道。
童伟华大喜过望:“太感谢你了,小李!有你的帮助,我们村的农产品就有希望了。”
童伟华带着小李来到大河村,小李深入了解了村里的种植文化、农产品特点以及村民的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为村里设计了一个富有乡村特色的品牌形象,并对农产品的包装进行了精心设计。
看着全新的品牌和包装,童伟华和村民们都眼前一亮。
“这也太好看了!有了这样的品牌和包装,咱们的农产品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村民们纷纷赞叹道。
童伟华开始和电商平台对接,将村里的农产品上架销售。
在电商平台的推广下,村里的农产品逐渐受到关注,订单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