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也是十二片皮子缝起来的,和现代的足球几乎是一模一样。本文免费搜索: 看书地 kanshudi.com
看到球,赵小照顿时两眼放光,立刻抱过去玩起来。
如此,上午便识字读书,下午便踢球玩闹,学五天休息两天。
张宛也悄悄带他出去过几次,见见外头的气息。
她掀开马车的帘子,指着外头一个招牌问:“认识吗?”
赵小照探出头,先念:“上。”
再是——“白。”
后面两个倒不认识了。
“是细面。”张宛说,“上白细面。”
就是上等雪白的精细面粉,纵然在京城这样的富贵之地,也得有身份的人家才能吃到。
她又左右看了看,旁边是粮食米麦豆行,可惜对于赵小照来说超纲了。
再旁边是纸铺,马车上坐的久了,她就拉着赵小照下来看看。
张宛从前对纸的印象除了厕纸、面纸就是A4纸。
不过在古代,纸还可以用来糊窗户。
“妈妈,这是草纸吗?”
用纸来拿干那啥,再正常不过了。
但在宫里,皇帝如厕用的并不是纸,而是四川进宫的丝帛,还是一次性使用的,用完就丢。
刚穿过来的时候,她和赵鸣都惊呆了。
知道这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没想到奢侈到这个地步了。
再隔壁是一家南货铺子,正如同南方有京货店,北方也有南货店。
听说这店里南来的火腿是一绝,但张宛不想买,见蜜饯不错,便买了一些。
趁着伙计包蜜饯的功夫,她左右看了几眼,今日天气好、这巷子里往来的人也多。
可她知道,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有人暗中守护着他们俩。可她找了这一路,竟然没发现。
赵小照个头没有柜台高,垫着脚尖想看。
旁边的伙计便随手给了他一个,赵小照顿时龇牙咧嘴笑的开心。
蜜饯虽然好吃,却不能当饭吃。
正巧此时何娘子也过来了,她是出来买菜肉的,张宛见时候也差不多了,顺便就给饭吃了。
“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何娘子就指着不远处一家面店:“那一家就不错。”
张宛见招牌上写着“各色鲜鱼面”,这倒好,她吃鱼、赵小照吃面。
坐下来,何娘子就絮絮叨叨说:“猪肉倒是便宜了,每斤只七八文钱,牛肉只五文钱。”
“什么?”
张宛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牛肉比猪肉还便宜?
难道皇帝姓朱,竟让这猪价水涨船高了?
第14章 无法无天 东厂的上班态度很端正……
张宛这般疑惑,何嫂心想内宅妇人,不知道外头菜价也正常。
但这张夫人却是管家的,而且家中爷常日在外,也不管这些,看来夫人也是个甩手的掌柜。
原来古代命令不许宰杀耕牛,毕竟牛用来耕地,是生产力。
不像猪,反正天生生出来就是用来吃的,也没有别的用处。
可朝廷不让杀牛,不是不让吃牛肉。若是有牛老死或病死,肯定也会吃了。
毕竟死都死了,不吃多浪费啊。
所以在大部分人看来,牛肉并不是上等的食材。
虽然供应的少,但吃的人也少啊,所以价格才一直上不去。
难怪那些江湖人士、绿林好汉总喜欢吃牛肉,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何嫂,咱们以后多吃牛肉,少吃猪肉。”
“牛肉?”何嫂子犯难了,“这不好炖呐……照哥儿,你爱吃牛肉不?”
赵小照一本正经地说:“我爱吃辣条。”
张宛说:“小炒牛肉也好吃,回头我给你露一手。”
鲜鱼面端上来,张宛找了个小碗,给儿子扒拉了小半碗。
“娘,我还要!”
这被周围的人给同化了,这小子的嘴里也时不时蹦出几个娘啊爹的,听得张宛浑身起鸡皮疙瘩。
“你先吃,吃完再要。”
正巧有来了三个人,直接坐在远处那张桌上。
何嫂子脸色顿时变了,压低了声音说:“夫人,咱们赶紧吃了,快走。”
“怎么了?这几个人不好惹?”
何嫂点头。
“来吃霸王餐……吃白食的?”
何嫂子低声说:“若只是吃白食还不是什么大事。”
开店做生意的,多少有这个觉悟。和气生财,尽量能退让就退让。
不仅不敢说什么,还得好吃好喝把他们送走。
“都没人管?”张宛摁住赵小照东张西望的脑袋瓜子,“隔壁不就是巡检司么。”
巡检司就是州县所属的捕盗官,类似于派出所。
她之所以对这个有印象,是因为之前有兵部要求裁撤各地巡检司的折子,自然这个各地并不包括京城。
赵鸣一看居然要裁撤派出所,这怎么能行呢,果断拒绝。
兵部又提,这已经拉扯了几个月了。
“巡检司哪能管的了他们。”何嫂子努嘴,“人家后台大着呢。”
“这可是天子脚下。”
何嫂子认真地说:“就是天子啊。”
张宛:???
“夫人您不知道,这几个人就是张家的人。”
想起这位也姓张、也是张家,她赶紧改口,“不是夫人您这个张家,是皇后娘娘那个张家。”
张宛:……这不就我这个张家呗……
“那个张……那不是当朝国舅爷么?”
“对啊对啊。”
何嫂子知道不少八卦,但因张宛孤陋寡闻,实在是无人分享。
张宛找补说:“我们母子刚来京城不久,很多事物都不甚熟悉。”
“难怪。”何嫂子恍然,“我说怎么夫人和少爷这日常说话做事那个怪……和咱们不同,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