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算了,”他无奈地笑笑,“下午再弄,去吃饭吧。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

林氏也把饭做好了,她今早把粥熬上以后,又跑到地头掐了把小白菜加到粥里。

看着手里的几个鸡蛋,一咬牙又加了小勺猪油和盐,这样一来,一锅咸口的猪油白菜粥就熬好了。

这粥熬得颇为浓稠,米白的汤汁混着嫩绿的菜叶上下翻腾,汤上还有油花,荤油的香气扑鼻而来,看得徐辞言眼都直了。

“咕咚!”徐出岫站在他旁边,也忍不住吞了口唾沫,勾人的香气直往鼻孔里扑,但娘和哥哥不动,她也不闹着要吃。

取了三个碗把粥分别装上,又舀了瓢水把锅里的残油都煮了舀到晚里,林氏才满意地一笑,招呼开吃。

徐辞言抄了一个上午的书,直到端碗的时候才发觉自己手有点抖。

但是当他他一口把粥闷下肚子,鲜美咸香的滋味在嘴里炸开时,又觉得为了能天天喝到荤粥,自己还能再抄他三大本。

吃了饭,日头也出到头顶上了。徐辞言帮着把鸭毛换了个更好的地方晒太阳,一刻也没歇,又坐在桌子前面抄书。

日头西落,这一个下午,院里只有徐辞言抄书的沙沙声和洗晒鸭毛的水声,风吹过的时候,静谧异常。

等到太阳彻底落下看不见了,徐辞言才放下笔,对着天边一抹茜红的余晖长长舒了口气。

他今日进展不错,晚上不休息了,去徐二叔家借点灯油来接着抄。

徐辞言把灯油也加在去县城送抄本的购物清单里面,他一边收东西,一边招呼徐出岫快把鸭毛收进来。

再晒上两日,等彻底干透了,就能做成被子了,徐辞言满意地想。

今天晚上吃的就是一家三口心心念念的红糖鸡蛋。

铁锅里水烧得滚滚的以后,又晾着等到温热。这时候再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敲进去,也不搅动,只管往灶里塞柴火,等到火旺旺的水再次沸开,就能吃到嫩生生的荷包蛋了。

红糖是早就切好了的,细细地码在碗底。舀鸡蛋的时候连着热水一起淋进去,甜香就混着蛋香一起扑面而来。徐出岫凑到锅前,拼命地吸着潮湿的水汽,像是要把鸡蛋跑了的香味都给吸回来。

徐辞言一边心底好笑,当真是越活越没有出息了,馋鸡蛋都馋成这样,一边学着徐出岫,把脑袋往锅上凑。

真香!

林氏看着兄妹两个的馋样,啼笑皆非,又想着从丈夫去了以后,两孩子再也没吃过鸡蛋了。偶尔见着别家的孩子吃了,也会懂事地说自己不想吃,乖得让人心疼。

她心底又酸又软,干脆又取了几个蛋来,扑通扑通地敲进去,水涨了做不成荷包蛋,蛋花汤也好啊。

“好耶!”见娘亲的动作,徐出岫眼睛亮亮地小声叫好,动作飞快地把桌子条凳给搬到屋里,摆碗准备吃饭。

最开始的时候,林氏还会把大多数食物分给徐辞言,但是出了病重那几天需要补营养以外,徐辞言就再也没接受过。

林氏开始还有点急,推说自己不饿吃不了什么,但是徐辞言态度坚定,她不吃,自己也不吃。

徐出岫人小,但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哥哥把碗一摆,扭着脸不吃饭,一双儿女都这样,林氏也就妥协了。

一家人日子虽然苦了点,但是心都往一处使,让林氏感到非常慰恬。

今天晚上三人每人分了两个荷包蛋,红糖水里还飘着蛋花,都吃得十分满足。

就这么白日抄书,晚上抄书,时间飞快地就过去。徐辞言盖上了日思夜想的鸭毛被子,林氏和女儿也不用半夜被冷醒了。

等到八月十四那天,徐辞言就收好纸张,跟着别村的人一起去县里。

走之前,他让林氏带上点钱,去别村的大集上割点肉,自家留点,也送去徐二叔家,算是答谢他家的恩情。

有来有往,亲戚才做得长久。

第6章 莺姐儿 家暴

上次去的时候,徐辞言就把路记在了心里。这几日吃得好了,力气也足,到县城的时候,倒是比上次要早些。

进城的时候,徐辞言看了眼城外的集市

。今日还没散集,人很多,还有些农夫背了竹编的背篓来卖,徐辞言看得意动,等到闲了,他也弄点木工活来卖?

别的不说,雕个木头奥特曼木头铠甲勇士来,那奇异的造型,绝对能勾住城里孩子的眼光。

徐辞言想着想着,还给自己想笑了。

本朝商人不能科举,地位不高,这也是他为什么一开始就没想过搞两个美食方子来卖的原因。

一方面,祁县交通不发达,物产也不甚丰富,想要做什么火锅奶茶卤味的,原料都找不齐全,就算找到了,就他家那一穷二白的样,也买不起。

哪怕真做出什么名堂来了,都不需要什么大势力动手,光县里的酒楼铺子就能摁死他,这年头敢开店做生意的,背后没两个靠山,谁信啊?

估摸着杀他一个白身,和杀鸡一样简单。

另一方面,他是打定主意要走科举这条路的。

抄书这些事还好,家境不好的读书人都这么干。要是真卖上东西了,日后被人恶意编排,哪怕不被打成商籍,也够吃一壶的。

还是写写话本子来得靠谱,徐辞言想,本朝可不仅读书人写书挣钱。原著里面,还有翰林院的大佬亲自下场出科举教辅书呢。

要是考上了,说不准我也能写一本《十年科举八年模拟》,徐辞言饶有兴致地想。

按这时代的考法,科举保不住真要考个十年八年的,希望他运气好些,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