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参与制定和修订官员奖惩制度、处理官员关于黜陟决定的中诉……身为实职部门,吏部可不是翰林院那种划水的地方。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阳崑这老混子可别想两件事都压在他头上。

“好说好说!”阳崑忙不迭地点头,心底忍不住阿弥陀佛一声。

不就是多干点活么,干活又死不了人!只要这徐无咎愿意扛起担子让他能战战兢兢地熬过这个关头,他做什么都愿意。

徐辞言意味深长地瞥他两眼,也不多耽误,抬脚就往东侧厢房里走。司里的小吏从库房里搬出一个又一个木箱,搁到他房里。

“郭主簿,”徐辞言坐在上首,扫了眼那堆将屋里堆得满满当当的箱子,“劳驾您给我把司里得用的刀笔吏喊来,本官有事情交代。”

“唉唉。”郭钱赶忙应下,一溜烟跑到外院去叫人。

三十多个小吏浩浩荡荡地进了徐辞言

的屋子,多亏他独占一侧不用和两个主事挤,不然还真塞不下。

小吏们偷偷拿眼神瞟了眼新来的上司,心底打鼓。

他们的名姓、画像、职位、负责范围都已经写在纸上递上去了,一直挂着柔和笑意的年轻上司坐在案后,一张一张地翻看。

“盛金策、姚河、罗善、章伍……”徐辞言时不时抬头把纸上的文字和脸对应起来,一连点了十六个小吏。

“从今日起,你们就收拾收拾到这屋来,和本官一起审校这批册子。”

徐辞言手指一翘桌面,“丑话说在前头,这不是个好干的活计,有人不愿的早些说明了,本官不为难你们。”

被点到名字的十六的小吏单独站了出来,面面相觑。

他们当然知道这徐大人想干什么,这活要一样一样地核对各地报上来的政绩记录,还要查明有没有弄虚作假的,有没有夸大事实的……

哪怕他们都熟手,六年的活加起来,没有大半个月干不完。

问题是能在吏部当吏,要说他们多干净,那是不可能的,哪个家里没收点地方官孝敬的冰炭。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要是传出去被外头人知道他们亲自查了贿赂的官员,怕是就要名声扫地了。

但是……

小吏们抬眼微微看了看上首徐员外郎,这人似乎真是给他们留出了思考的时间,眼皮都不抬,正不急不慢地喝茶呢。

他说可以拒绝,下头的人却不敢冒险,这关头拒绝不就摆明了有鬼吗,怕不是人还没出吏部呢,喉官衙先到家了。

再一想这也不是没好处,有几个脑子转得快的小吏眼珠子一闪。

这么多旧账要查到什么时候才能查完,这徐大人还不是专业的,他们轻轻做点手脚,哪有人能知道呢。

保不准还能再捞一笔呢!

“大人,下官愿意!”一时间,这几个小吏赶忙一口应下,眼神奕奕地看着徐辞言,大表衷心。

有人带头,一时间屋内吩咐应答,徐辞言仔细一听,十六人里竟无一人退出的。

呵,他心底冷笑一声,眸光闪动,这偌大个吏部,当真是烂到了骨子里。

“如此便好,”徐辞言一点头,下头马上就有人搬着桌案进了屋,八个一列,分成了左右两排。

最中间还单独设了一案,郭钱默默地数了数人头,满脸茫然,“啊,啊?这是给我的。”

徐辞言一点头,“辛苦郭大人了。”

知道辛苦你还喊我干!

郭钱心底怒骂,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能面上强撑起笑脸,“不辛苦不辛苦。”

…………

由郭钱带头,从安乾三年的记录开始查起。徐辞言自己也取了一地记案,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阳光穿过糊窗的绢字,照得屋里亮亮堂堂,从卯末一直查到午正,屋内书写翻阅的沙沙声就一直没停过。

快散职的时候,徐辞言一收册子,毛笔搁在架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扫视一眼认认真真工作连头都不敢抬起来和他对视的诸吏,缓缓一笑,“行了,今早辛苦诸位了,休息吧。”

“到了末初再接

着查。”

郭钱一脸茫然,吏部下午确实是末初开始上班,放官员们归家吃饭。

但是对于外院值守的小吏来说,别说回家了,能挤出个时间把自个带的盒饭吃完都不错了。

再休息,这得查到什么时候去。

难得这徐大人早早摆出一副要严查的架势,都是面子工程不成?

心底思绪翻飞,但还在徐辞言的房里呢,郭钱也不会傻到主动提出要加班,装模作样地把最后几个字写完,笔一搁赶忙带着人溜了。

出了屋门,他抬眼看了看明媚的阳光,心底不由得感慨一声真好。

中午时间这么长,他可以回家用膳了!

欧耶!

兴致勃勃往家赶的郭钱却没注意到,剩下那十六个带了饭的刀笔吏对视一眼,纷纷抬脚往外跑去。

“黄兄,”跑得最快肥头大耳的小吏朱大宾朝着一旁的瘦杆黄怀公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

“我不是记得黄兄今日带饭了吗,怎么还家去啊?”

黄怀公睨他一眼,心底暗骂一声死装,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还不明白谁啊!

这时候当然是要赶着回家收钱啊!

徐辞言点了他们几个查旧簿的消息传出去,那些不怎么干净,整日提心吊胆地官员还不该想方设法地凑上来送送银子送送钱,好要他们通融通融?

至于什么法子送钱,能不能绕过喉官衙,那就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情了。

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还是别来拖他们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