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乾顺帝思量片刻,也点点头,“不错。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

头说完了,徐辞言又开始讲尾,“此外,还有栽汰之法。”

“裁汰?”

乾顺帝一愣,这考成法实行之后,官吏办事好坏,自然要有赏有罚,赏倒是简单,但罚就有点不好处理了。

上头一道政令颁布下去,下面的人就要跑断了腿,再加上地方时常会有些天灾之类的意外发生,难免有些用心了却不能达成目标的官员出现。

这时候怎么罚,难道是一棒子打死,没达成的通通罢官砍头?

只要乾顺帝敢这么干,都不用后世来骂他了,金銮殿上怕是都要撞死几百个官吏。

但若是不罚了也不行,说到底还是天高路远,又不在任上,谁知道这次没达成是不是真是因为意外了。

若是因此就不加责罚,怕是会有些官吏投机取巧,假借天灾免灾。

“不错,”徐辞言点点头,“根据每司制定出来的目标进行考核后,列出考成排名,同时,给位列最次的官吏一岁的缓冲期,将功折过,期间由喉官衙监视地方民情。”

“若是连着两期都表现极差,那便要毫不留情地踢出官吏队伍,末位淘汰,让能者来上。”

总归这么大的朝廷,缺什么都不缺人才,不说恩科,每三年一次选出来的进士哪个算是庸碌之辈?

先前的朝堂萝卜多坑少,可没少有进士输在生得晚了些,日日坐冷板凳呢。

绩效考核,末位淘汰,这才是让官吏卷起来的大刀大棒。

“缓冲期……末位淘汰……”乾顺帝心底反复地念叨着这两个词,一双眼睛越来越亮。

一旁的鸿喜也听得入神,他忍不住问了一声,“这末位淘汰的法子定了下去……会不会有人伙同着一起不干了?”

“不会。”

徐辞言摇摇头,末位淘汰这个制度,在后世可谓是被人骂得死去活来,但是在那些福利好待遇高的大厂里面,还不是顺顺当当的用着?

可没听说有大厂员工罢工闹事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待遇实在太好了,能让人忍得下这些。

后世有

句话说得好,“月薪三千,我是老板爹……月薪百万,公司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而在古代,士农工商,当官的和没当官的,那差距比人和猪的都大。

享受了官员便利的官老爷们,真的能狠下心当个白身?

“没哪个官吏愿意当个白身?”徐辞言循循开口,“最大的可能不是一起罢官,而是有个同僚开口伙同,其他人嘴上答应,背后或嘲笑,或举报。”

“既然末尾一定要有人来做,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徐辞言唇角扬起,将一个洋洋得意又庆幸万分的官吏表现得活灵活现,“刚好啊,你日后成了个白身,连报复我的能力都没了。”

“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鸿喜:“…………”

乾顺帝:“………………”

还真是这样!

“还有个问题,”乾顺帝心中浮出一个想法,“像各地的医官、水道官这些,他们的成绩不似其他官员,并不好直接评判。”

水官还能靠着河道治理之类的挣挣功绩,那些驻地医官可怎么办,说知道今年伤病的人多不多?

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比如一个医术精湛的驻军大夫,因为连着两期军队内都安安稳稳的,治病救人的功绩落了个下等,当不成官了,这像话吗。

这些靠手艺当官的,还真不好处理。

“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徐辞言点头,目光平静,像是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末位淘汰只能用在行政这一块的官员身上,至于医官这些实务官,他们的考核不能这么简单。”

“既然不能从救了多少个人这些一眼看得出来的来考核,那就换一种,”徐辞言缓缓一笑,“考试,评职称。”

“职称?”

乾顺帝更茫然了,他勉强能够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个词,但总觉得徐辞言特意说出这个来,应该

不会这么简单。

但用考试来考核官吏这点朝里倒是有了先例,远的不说,太医院的那些医官们,每年都有小考,只有通过了小考,才能继续在太医院任职。

“不错,”徐辞言点点头,“眼下太医院的考核只要是为了确保官员的合格,但是想要靠考试成绩升官基本没有路子。”

“这所谓的‘职称’就是要打通官吏向上的一道门槛?”乾顺帝拧拧眉,“朝里已经有各品官制了,怕是会重复。”

徐辞言摇摇头,“不,职称不能等同于品秩,陛下可以将它看作一个‘虚衔’,没什么实际的作用,最多多发点银子。”

“但是,”他眼底划过一丝暗芒,“每逢三年大计官员品秩调动的时候,优先提拔职称较高的官员。”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我没逼你考,但是有了职称好处多多,你真的能不心动吗?

卷起来!

鸿喜:“…………”

乾顺帝:“………………”

他俩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寒颤,看徐辞言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么剥削人的法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真是科举考出来光风霁月的官员,不是哪来的丧良心地主么!

徐辞言呵呵一笑,正常人想不出来这些招数,但资本家想得出来。

等到实务官职称+行政官考成法+末位淘汰这些制度成功施行下去,人才活跃起来之后,“非升即走”这些套路,也可以用出来了。

资本家那套,还是得用在官老爷身上才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