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秦国公苏敬鸿正准备从内阁离开。
内阁首相程德佑的态度,他通过这次的对话,已经了解一个大概。
内阁同样对经济危机感到棘手,他的地位就不受影响。
秦国公苏敬鸿主管赵国的外贸,他因为帝国经济危机导致的连锁反应,做出很多现在看来,错误的决策。
帝国的经济危机,哪怕已经给了众多藩属国提醒,但没有一个藩属国。
它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解决逐步扩散的经济危机。
苏敬鸿认为很有才能的内阁首相程德佑,他对于经济危机的处理,也没有一个好方法。
帝国出台了众多的政策改善经济危机,新年之前又出台了重磅的新政策。
因为各国情况具有极大的差异,帝国的相关政策,不可能直接在本国应用。
他们必须要研究帝国的某一项政策,赵国采用之后,有没有效果?是否对国内造成影响?
苏敬鸿神色轻松,告辞之后走出内阁。
他对于自己的定位就是中庸之辈。
苏敬鸿知道父王只是想要一个守成之君。
他上位之后,能守住赵国,父王就已经很满意。
苏敬鸿只要不愚蠢的表现自己,他上位的可能性极大。
父王已经见识过襄国因为主少国疑爆发的内乱。
导致本来与赵国实力差不多的襄国,现在随时可能被赵国吞并。
赵国只需要派遣一部分兵力陈兵边境,襄国就需要调动举国的兵力应对。
他那位皇帝叔叔,关于储君的问题,做的事情更绝。
皇帝叔叔先是让各位皇子,竞争储君的位置。
他一旦选中储君的人选,立刻把对储君有威胁的皇子,发配到边疆地区,成立藩属国拱卫帝国。
一旦储君不符合心意或是出现意外。
皇帝叔叔立刻就能优中选优,从发配的皇子之中,选一个能力更强的皇子上位。
苏敬鸿每每想到这件事,他就庆幸父王不是只为江山社稷,亲情可以放在一边的人。
父王的野心没有那么大,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屈尊于皇帝叔叔之下。
他想到帝国与自己同龄的那些皇子的遭遇,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皇帝叔叔这样锻炼皇子,确实能锻炼出杰出的皇帝,但所付出的代价,一般人无法承受。
苏敬鸿刚走出大门口,他看到头戴彩色羽毛的传旨小太监向内阁走来。
小羽子公公看到苏敬鸿,他立刻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秦国公,赵王有重要事情召集群臣,小的在这里遇到秦国公,正好把这个消息通知给秦国公。”
苏敬鸿一挥手,示意跟随的侍卫统领,给这位小太监一点赏赐。
父王召见,必定是讨论国家大事,这种重要的场合,他必须要深度参与,让父王对他的做法满意。
父王喜欢中庸之人,绝不喜欢毫无能力的蠢货。
苏敬鸿就在王宫外面,他立刻乘坐汽车,前往赵王宫议事。
他来到大殿之中,看到文武官员陆续赶到,他们脸上都有种凝重的神色。
苏敬鸿看到这里很疑惑,赵国是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
他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这种情况很不对。
苏敬鸿心中有些焦急,但他却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
他发现自己的那些兄弟们,很多人脸上都出现惊讶和意外之色,他们同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与这些兄弟们,处于一个水平之中,事情就没有发展到最糟糕的情况。
赵王苏熊看到赵国的重臣都已经到来。
他脸上愤怒之色一闪而过,吩咐道“江大都督,你介绍一下,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赵国大都督江满鱼站出来解释道“南方新洲发生了零散的叛乱,大都督府正在调兵镇压。
据前线传回的消息,叛乱的原因是因为粮价暴涨,当地人吃不起饭。”
大都督江满鱼解释完原因,他暗示松了一口气。
南方新洲叛乱的原因不是由于军方导致,文官方面的问题。
大都督江满鱼刚刚说到南方新洲叛乱,殿中的很多人都非常惊讶。
南方新洲才被赵国打下不久,赵军可以说是势如破竹,进攻之时根本没有遇到多少抵抗。
他们在之前都没有抵抗,现在赵国已经处于绝对优势,却选择叛乱,众人根本想不明白原因。
他们随后听到叛乱的具体原因,却非常的意外。
南方新洲可是拥有大量的土地,那里应该不缺少粮食。
当地人却因为缺粮发生叛乱,近段时间有没有发生天灾,这种情况出现,那肯定是人祸。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内阁首相程德佑,内阁首相的身份非常珍贵,但如果遇到问题,那也需要内阁首相出面解决。
程德佑首相立刻站出来,他捧着几份电报,递给旁边的小太监,让小太监传递给赵王苏熊。
他感慨现在有电报这种便捷的通信工具,这才能让他短时间内,搞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程德佑首相看到电报已经送到赵王苏熊手中。
他这才解释道“南方新洲出现这种情况,确实当地官员对于经济危机的情况预估不足,怠政懒政出现的问题。
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臣请王上责罚。
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调粮去南方新洲平息叛乱。
我国是粮食出口国家,这段时间因为经济危机,导致航运不振,粮食运输也受到影响。
粮仓之中有大量的粮食,解决因为缺粮导致的叛乱,一点难度都没有。
但臣要提醒王上,南方新洲出现叛乱,只是赵国出现问题的前兆。
赵国再不解决经济危机,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与工人失业。
他们吃不饱饭,即将饿死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准备等死,必定要奋起一搏。”
赵王苏熊跟随皇帝苏河造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已经吃不饱饭,骨瘦如柴的他们即将饿死。
当时只有两个选择,等死或是奋力一搏。
他们选择奋力一搏,直接让大明王朝和占有土地的士绅去死。
赵王苏熊正是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他才能清醒的认知,百姓真的吃不饱饭,他们所爆发出来的能量,究竟有多么强大?
赵王苏熊诧异的问道“我们赵国的粮食那么多,南方新洲怎么会缺粮。
现在的赵国,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经济危机真的有这么严重?”
首相程德佑听到赵王苏熊这样说,他一点都不意外。
不只是赵王苏熊,赵国的很多大臣,他们对于经济危机的危害,一点都不了解。
首相程德佑只能耐心解释道“王上,臣从多方渠道收集到的消息,已经基本能还原当时的情况。
南方新洲为了赚更多的钱,他们的土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从赵国或是襄国购买。
南方新洲之前只是由一个个城邦组成,这些小的城邦实力非常弱小,他们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达成粮食自主化。
当地已经养成种植经济作物的习惯,即便我们赵国吞并这些地区。
因为当地种植经济作物,已经形成产业链。
这些经济作物还能促进我们赵国很多工业产业的发展,内阁当时就没有纠正南方新洲的农业产业结构。
现在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相关产业链大规模破产。
破产的农民和工人没有钱购买粮食,当地的粮食商人囤积居奇,粮价暴涨。
种种原因导致当地人出现叛乱。
当地官府要负主要的责任,南方新州的知府和巡抚,有一位能解决相应的问题,局势都不至于发展到这种境地。
随着经济危机的扩散,赵国很多地方都会出现问题。
我们赵国除非学习帝国的救济粮制度,给予底层人民一定保障,要不然哪个地方的经济出现恶化,大量人员失业。
哪个地方就有出现判断的可能。”
首相程德佑把自己想说的问题,全部都说出来。
他希望赵王苏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王苏熊长叹一声,道“本王之前对于经济危机的认知还是太浅显,没能了解到经济危机可能给国家造成的强大危害。
帝国的救济粮,这种政策咱们赵国是应该学一学。
救济粮花不了多少钱,这份钱由王室直接出了。”
首相程德佑立刻带领文官,高颂王上圣明。
帝国的救济粮政策,这项政策想要实行非常简单。
甚至不用帝国专门派官吏进行详细调查,并发放救济粮。
赵国的官府能力不足,完全可以直接把救济粮,发放到基层的乡镇,由村官进行救济粮的发放。
这样朝廷不需要额外的支出,只需要支出救济粮的成本与运输成本。
赵国之前的分歧,那就是这个成本由谁来出。
官员们的意见是由王室来出钱,王室的意见是由国库来出钱。
赵王苏熊见识到南方新州的叛乱,明显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救济粮花不了多少钱,一旦出现叛乱。
派兵平叛与战后重建花费的钱,那要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救济粮的钱。
赵国不像帝国那样,只需要出台政策,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主要原因就是赵国比较穷,特别是经济危机之后,赵国的国库已经空虚。
帝国的大部分政策,那都是用钱来换时间。
赵国缺钱却不缺时间,很多政策都无法施行。
赵王苏熊看向众位大臣说道“事情有轻重缓急,赵国应该做的事情是遏制叛乱的发生。
南方新洲的叛乱没有发展壮大,只要解决当地粮食短缺的问题,事情很容易解决。
但我们别忘了根源,关键是经济危机。
对于赵国现在的经济危机情况,众卿有什么见解?”
秦国公苏敬鸿因为现在这个时刻,就应该是他自己站出来表现的机会。
从刚才的情况就能看出来,父王还在把他当做一个孩子,没有让他进入到赵国的核心决策层。
南方新洲的叛乱,他没有第一时间知晓。
如果父王真的看重他,那就会让小太监提醒他相关的事情,而不是一脸懵逼的来到大殿,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苏敬鸿决定展露自己的一点锋芒,让父王知道,他已经长大,不再是一个小孩,对于事情也有自己的见解。
他站出来说道“王上,儿臣认为经济危机这件事,对赵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件事情有不利的一方面,必然就有有利的一方面。
经济危机不是我们赵国专有,它是工业化时代一种必然的现象,对于所有国家都一视同仁。
无论是庞大的帝国,还是偏安一隅的祁国,无一例外都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儿臣认为世界各国无论承认与否,经济危机都已经对各国的局势进行洗牌。
能顺利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他就能从经济危机的泥潭走出来,快速发展自身。
无法从经济危机走出的国家,深陷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之中,国家开始停滞不前。
经济危机之前,各国之间的实力有一定的差距,但因为工业体系严重依赖于帝国。
军队的实力又与工业体系密切相关,各国之间根本拉不开差距。
经济危机之后,能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那就是地区强国。
无论是这个国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摆脱严重依赖帝国的简单工业体系,或是民众的自信心,都已经与之前的情况完全不同。
反而没能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他们就是毫无争议的弱国。
这些弱国没有掌握自己国家命运的能力,他们就是强国餐桌上的一盘菜。
他们的地位就类似于之前的城邦国。
强国是否吃这盘菜,那完全看强国的心情。
这次的经济危机,将是各国最重要的一次命运抉择,它的效果完全不逊色于选择立国之地。
儿臣认为赵国应该早做准备,绝不能错过这个难得的机遇。”
赵王苏熊听完长子苏敬鸿的话,他畅快地笑了起来。
他是一个粗人,但对于哪些话是夸夸其谈,哪些话真的有用,他还能分辨出来。
长子苏敬鸿有这个见识,赵王苏熊立刻感到后继有人,他不用担心自己打下的庞大家业所托非人。
赵王苏熊开心的说道“秦国公所言,让本王醍醐灌顶。
由秦国公牵头内阁配合,研究帝国的政策,尽快根据赵国的情况,搞出度过危机的政策。”
秦国公苏敬鸿听完父王的吩咐,他激动的握紧拳头,这次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