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回到医馆里,春水跟着师姐去里间穿戴素袍,师姐就是方才通传的医童,是师父孙清方的独女,名唤白芷。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孙白芷不同于他爹的严肃,她更柔婉恬然,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意,只有如沐春风般温柔可人。

帮春水穿戴素袍时,还会给她温柔解释:“师妹是不是被我爹吓到了?别放心上,他也就表面上看起来冷肃,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他只是不擅长表达,内心脆弱得很。”

春水把头发绕起来,固定好素布冠帽,回头笑道:“没有,一开始担心自己拜师不成,没想到师父还挺好说话的。”

孙白芷扶着她的肩转向自己,满意地欣赏起来:“不错。”

“你识字吗?会看医书吗,入我们这行得先把草药认全,然后才学望闻问切。”

春水点头,又摇头:“识字,看医书我不确定能不能看懂。”

孙白芷点点头,拉着她出了里间,往另一间屋子走去。

推开门,古朴陈旧的气息被新涌入的药材香打乱,屋内的冷寂霎时淡却几分。这里是间书屋,层层木架整齐地堆放着各类医书,繁多却不杂乱,一眼便能找到想要的书。

孙白芷来到一个书架前,踮脚从最上层取下一本药典,交给春水:“这本收录了大部分药材记事,你全都背下来,可以去药材房里边认边记。”

春水抱着厚重的医书,认真点头:“谢谢师姐,我会认真学的。”

孙白芷温和地笑起来,伸手捏捏她的脸,将她带去药材房后就去前院帮忙了。

春水捧着医书,一张张翻阅,走到对应的药材前边仔细端详,深深刻印在脑海里,反复背诵。

紫苏,茎部直立且多分枝,呈紫色、绿紫色,形状为钝四棱形……用药部分为叶部,效用为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1

麻黄,木质茎长,小枝细圆柱形,叶为膜质鞘状……入药部分为茎、根,可解表发汗、平喘利尿,证治发热咳嗽……2

细辛,根茎通常呈灰棕色,有环形节和短分支,两枚叶状似心形……全草入药,可散寒化痰、开窍止痛,证治寒饮肺腑、外感风寒。3

药材屋内光线暗沉,偏巧拼了几扇窗,屋外投来几道明艳日光,越过层层药架,隔断于边边角角,但也足够让这间房透亮明晰。

春水时而蹲下身拿起药材翻看,时而轻盈踱步,默默背诵。

沉浸在药典内容里的她,不知光影转换几轮,也不知昏黄暮光悄无声息地在墙上勾勒出她的轮廓。

在她背到三分之一内容时,两道敲门声把她惊醒。

“扣扣——”

“扣扣——”

门外是孙白芷轻柔的嗓音:“师妹,日暮啦,你爹来接你回家了。”

“哎,我来了。”春水诧异地瞥了眼窗外的景色,没察觉到时间流逝得这么快。

她到里间脱下素袍,去前院和师父打了声招呼后离开医馆,抱着药典爬上牛车目不转睛地读下去。

余晖之下,两人一车一头牛,悠闲地走在泥巴路间,澄黄的光映上纸面的折痕,仿佛能透过斑驳笔迹览悟出昔年岁月。

“哎呀春水回来了,刚好赶上开饭。快来快来!”张祥莲眼尖地看清门外的人,一把从院子里的摇椅上下来,欢喜地拉着春水进门。

牛就栓在后院猪圈旁边,没有多余的地方给它造棚,如今不是冬日,没有寒风冻骨,牛又不是啥金贵畜生,照顾好吃拉就成。

春水把书放回屋里,净手用饭。现在家里有了营收,在吃食方面没那么节省了,今儿的晚饭便是两荤三素。

一盘青瓜炒肉,一盆萝卜炖排骨,一碟生菜和腌萝卜。油盐酱样样足,入口鲜香,对生活都多几分盼头了。

眠家人一边吃一边聊,多是问春水在医馆里辛不辛苦,让她认真学之类的话。

春水一一回应,还不忘大口扒饭,吃得满嘴喷香。

院里种下的小柿子苗被文桂芬养得很结实,高挑的苗杆青绿鲜艳,长势喜人,再过几个月就会硕果累累,满院柿香。

光想那场景,春水就忍不住流口水,

她太想吃柿子了。

吃完饭洗完澡,躺在床上翻了会书才睡下,脑子里一整天都装着药材内容,梦里不可避免地重复她努力背书的内容。

她在梦里不停地背,不停地忘,一气之下给她气醒了。

屋外天光未开,零星听见几声鸡鸣,尾音悠长飘远,在寂静的村庄里格外突兀。

春水拢拢被子继续躺下,浅赖一会儿床,等眠云开过来叫她起床才慢悠悠爬起来。

文桂芬早早地煮好肉粥,给她放凉水里散热,等她磨蹭洗漱好之后马上就能吃了。

用了早饭,抱着书懒洋洋地躺在牛车上,一会看看书,一会望望广阔微亮的晴空,清闲自在地晃到医馆。

和师父师姐问好,去里间换上素袍,窝到药材房里背剩下的内容。

不骄不躁,勤快刻苦。

这是孙清方来药材房取药时,瞥见角落里安静看书的春水,对她新添的好印象。

第31章 上山采药

抱着药典苦背四天, 终于背完大半内容,剩下一部分就是不常用或见到的药材。师父说学医不能埋头苦背,还要多看多练, 所以春水第五天来医馆时,就被安排到药材房里负责抓药。

身边有师姐看着,春水没露怯, 提着小铜秤候在层层叠叠的药柜边, 等前院传来抓药方的声音。

“橘皮、竹茹各三钱, 大枣八个、生姜四钱、甘草一钱、人参一钱半。”孙清方的声音传过来了, 不算大但很清晰且有条理, 春水几乎是一听完就上手抓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