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春水用竹筒装冰沫,两勺黄糖浆打底,一层冰沫一层西瓜,把冰铺到溢出沿口垒成个山坡状,再铺层西瓜浇勺牛乳。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西瓜糖水冰完成。

递到文桂芬面前,甜甜开口:“娘,你尝尝好吃不!”

文桂芬莞尔,接过竹筒舀了勺放嘴里尝,只一刻,双眸微诧惊喜踊跃。

入口寒气顺着口腔直冲天灵盖,冰沫把牙冻得酸软失感,又有股/奶/甜味从舌尖蔓延开,混含清甜解渴的西瓜汁水,呼出的水汽凝成薄雾,带走三四分燥热。

“好吃!解暑消气,但有些冻牙。”文桂芬点评道,往嘴里又塞一口。

眠秋燕闻言,好奇地转过头:“真的?娘,给我也尝尝,热死我了。”

“张口。”文桂芬舀一勺带了西瓜的喂给她。

秋燕一口含下,牙被冻得直哆嗦,不停往外哈气。

“嘶……好次,就是,好冻!”她捂住嘴,指缝泄出丝缕寒气,“水水……这个卖多少?”

“竹筒10文一份,竹碗15一份,回去打一批竹碗才行。”

秋燕点点头:“那今天先卖竹筒的。”

含着的冰沫很快融为甜水,意犹未尽咽下后,她朝街上人群开嗓:

“瞧一瞧看一看呐,便宜好吃的西瓜冰,清凉消暑,只需10文一份!”

街上热得冒火的路人们脚步一顿,狐疑地左右打量小摊。

犹豫片刻,围上来两三个人。

“什么冰,可好吃?”

“真有冰卖这么便宜?是乳酥山那样的吗?”

“哎热死了,先给我来杯尝尝味!”

眠秋燕看了眼妹妹,后者立即拿竹筒装冰,便回头面带微笑和他们解释:“是糖水底做的冰,不是酥山,但我能给您保证,味道却不必酥山差!”

接过冰筒,那人在其余两人灼灼目光下挖开一勺,在他附近都能感受到清爽寒气,吃进嘴里那还得了?

“嗯!当真不错!”那人满意点头,爽快付钱捧着冰筒离去。

其余两人见状,受酷热折磨的心再也按耐不住,异口同声道:

“给我也来一杯!”

付了钱,两人心满意足地抱着冰筒离开。

一来就开了三单,文桂芬直觉一会肯定要爆单,主动拿刀蹲在眠知非旁边一起刮冰沫。

春水也给十几个冰桶浇上糖浆,准备装冰。

随着眠秋燕的吆喝,停下脚步前来购买的人越来越多,短短半个时辰就卖掉二十五杯冰。

春水瞄了眼所剩无几的冰,估摸还能卖个七八杯,便让二姐再喊两下不喊了,留着卖给回头客。

一炷香之后,最后两杯冰筒全被回头客带走了。

一位妇人火急火燎赶过来,眼睁睁看那两杯离自己远去,连声懊悔叹气,早知就不在路上磨蹭了,这可咋和儿子交代!

她语带渴求:“你们明日几时开摊,我能预订明日的冰筒吗,加个两文钱也使得!”

“明日辰时末开摊,不用加钱,我记得你婶子。”秋燕笑着说。

“真的啊,那太好了,谢谢啊姑娘,我明儿一早就来。”妇人喜得眉开眼笑。

待妇人离去,春水破开剩下的西瓜,只留一个带去花妆阁。

“已经没冰了,咋还破瓜?”文桂芬蹙眉问道,心说这孩子在哪养成喜欢浪费的坏毛病。

春水漫不经心应她:“带都带来了,不如利用完它的价值,利用捆绑营销早点卖完早逛街。”

文桂芬一开始没明白她是啥意思,在片片脆红的西瓜摆上摊面后,她后知后觉懂了。

闺女是要让西瓜和鲜奶羹、薯片一起卖出去。

“哥哥姐姐、叔叔婶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鲜奶羹、薯片大放惠,买一份送一份西瓜啦,既能解嘴馋又能润喉解渴,先到先得送完为止!”

一听先到先得,惯爱计较斤两的婶姨们涌了过来,伸长脖子扫视摊上的甜食值不值得买。

大部分看到价格转头就走,少部分买了薯片带走西瓜,更少一部分买了鲜奶羹尝味。

因着她们提供的人

气,小摊接二连三来了几波客人,陆续带走甜食小吃,入夏后就没满过的小钱匣如今堆得高高的。

西瓜没了,鲜奶羹和薯片也所剩无几,几人干脆提前收摊,在街上逛逛。

把西瓜送到花妆阁,春水和三姐二婶打了个招呼,便拉着二姐在东街尾寻铺面,阿娘和四哥跟在身后。

挑了许久,最后选了一间门面小但带后厨的铺子,铺子门口两三米处可以摆小桌给客人堂食。

铺面只有几平米的空间,墙两侧按了木架,可以放竹筒用具之类的。前家卖包子的,离开前打扫得干干净净,整体给人的初印象很不错。

最主要它的租金是整条街最少的,只要一两银,铺主包下所有手续,秋燕只需带着户籍文书跟去县里办凭证和契书就行。

眠秋燕爽快付下二钱定金,等端午过后同铺主上县里**。

逛街一路,她便兴奋一路,有间自己的铺子大概是所有生意人的梦想吧,而她今天实现了这个梦想,怎能不激动呢。

春水瞧二姐高兴,心情也舒畅,有自个儿的事做就不会老想那死王大牛了。

文桂芬带三个孩子进米铺里买了十斤糯米,又去菜市买粽叶、红豆和五花肉。端午是个大节,粽子不单包给自家吃,也要送点给来往亲近的人家,续联情谊。

第37章 过端午

买完粽子料, 逛到鱼摊买了三条黄鱼和五条黄鳝,黄瓜自家种有,不需要买。

鱼摊老板瞧着她们买得多, 好心送了个竹娄用来装黄鳝,毕竟要留到第二天吃的,现在就砍死了明天吃不着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