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清白之争
司棋重新跪下,哭泣的回道:“是我姑舅兄弟。首发免费看书搜:肯阅读 ”
平儿本想啐一口,可又想到自己,有气无力的骂道:“要死,要死。”
司棋听到平儿的语气,才胆子大了些,回头低声道:“你不用藏着,姐姐已看见了,快出来磕头。”
那躲着的小厮听了,只得也从树后爬出来,磕头如捣蒜。
平儿见果真是个男子,忙要回身躲避,司棋一把拉住苦求,哭道:“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超生要紧!”
司琪的哭声与无奈,让平儿想到了自己。
虽然感到不齿,可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哪怕是奶奶所逼,去做羞人事的却不是自己么,有什么资格不齿司琪。
想到这般,平儿却想起了信爷。
想到信爷的为人,平儿忍不住羡慕起晴雯,倒不是别的,而是羡慕晴雯的境遇,多少女儿的福气。
平儿心变冷,淡淡道:“你放心,我横竖不告诉一个人就是了。”
一语未了,只听角门上有婆子说道:“金姑娘已出去了,角门上锁罢。”
平儿正被司棋拉住,不得脱身,听见如此说,便接声道:“我在这里有事,且略住手,我出来了。”
司棋听了,只得松手让平儿去了。
平儿离开了大观园,一路上心事重重。
想着王信,又想着刚才司琪的事,内心五味杂陈,乃至回到了王熙凤处,王熙凤下午见平儿出去,此时才回来,看到平儿脸上的红润,王熙凤反而说不出来。
“平儿,你回来了。”
王熙凤竟然主动起身。
平儿下意识打招呼:“奶奶。”
王熙凤上前拉着平儿,认真打量平儿的神色,想到王信的人,故作镇定的笑道:“你给了信爷,以信爷的人品,倒也不亏了你。”
平儿这才醒悟过来,知道奶奶误会了。
连忙解释了一通。
王熙凤却不信,平儿这样的人,送到了嘴边,听平儿说又是孤男寡女,那信爷连衣服都没穿齐。
再一想。
不定就是二人完事后,那信爷衣服没来得及穿全,晴雯丫头进来碰见,这才找的说辞,不禁有些恼怒,“平儿,我素日把你当姐妹看待,你何必诓我,难道攀上了高枝,就不认我这个旧主了。”
王熙凤边说,边从怀里掏出手巾。
如果是别人也罢了,偏偏是平儿,如果平儿都背叛自己,王熙凤心里只觉伤透了。
平儿解释不清,只能发誓诅咒。
王熙凤半信半疑,不过听到平儿转诉王信的话,王熙凤心里才安逸了些。
至于平儿说她和王信没事,王熙凤仍然不太信。
换做自己是男子,送到嘴的肉,必然会吃下,除非信爷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如果是如此,那倒是可惜了。
要么是平儿骗自己,要么是信爷那方面不行。
王熙凤暗自猜测。
自己也是实在无法。
那赵姨娘不上闲的性子,她弟弟赵国基什么本事也没有,在府里混了个下人的差事,赵姨娘不也当大靠山似的。
倒不是为别的,如哪天死了,有娘家人过问,主家才不敢随便找一处埋了,更或者随意害了性命,娘家人去报官,官府才能受理。
如果没有娘家人,她们这些媳妇死在了里头,外头都无人知道,知道了也无人来管。
所以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一死,府里连丫鬟都不把赵姨娘放在眼里,这还是有儿子的,没儿子的更惨,连说个话都得看会不会惊到旁人。
贾府这等门楣,要是自己娘家人给自己撑不住腰,府里的下人都敢踩自己一脚。
想到这,王熙凤暗想,要不要去外头找些补品,悄无声息的给信爷补补,又保住了他的面子,又帮他了一件大忙。
想到就干。
王熙凤素来胆大,当初还敢以爷们的名义和节度使通信,让平安州的节度使帮忙自己做件事,何况是如今的小事。
平儿解释了好几遍,王熙凤始终不太信,平儿心生郁闷。
明明自己没做,偏奶奶认为自己做了,把人给委屈死。
闷闷不乐的吃完饭。
与王熙凤洗了澡上床,两人在一个炕上睡觉,各想着自己的心思。
王熙凤想的是安排谁。
平儿想到了司琪。
不知道自己走后,司琪和她的姑舅兄弟怎么样了,两人是继续躲起来行那羞人的事,又或者不敢留逃了出去,然后又想到凸碧山庄。
那会子发生的事,久久在平儿脑海里盘旋。
失眠了大半夜。
王子腾从九边回京城,经过山西。
一般有三条路。
一条是南边,从山西平阳府进入河南北部,再到彰德府,从此处往北进入广平府,算是进入了顺天府的范围。
又或者从太原往东,出了固关进入顺天真定府。
再是由雁门关经过大同军镇,直接通过紫荆关进入京师。
盖因为山西与顺天交界处是山区,路途不便,翻山越岭实在是困难,因此大多是通过这三条路。
还有一条沿着九边。
王子腾选的是是经由雁门关经过大同军镇,直接通过紫荆关进入京师。 镇守大同的节度使是永兴节度使冯栓。
要说这冯栓和四大家的瓜葛就深了。
原先就与贾敬不对付,后来贾敬因为义忠亲王的牵连,放弃一切军权,主动出家避难,那冯栓痛打落水狗,追着贾府很长时间。
贾府当时恐慌,如何顾得上冯栓,冯栓把贾府在大同边镇的人全部免得免,杀的杀。
再有京营的属下被清洗,内忧外患之下,贾府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属下清洗一空,倒也是干净了,反而逃过了一劫,不像同为八公的石家彻底覆灭。
王子腾想要对付冯栓,甚至打算取而代之,也是有这方面的影响。
冯栓知道四大家同气连枝,别看如今内斗,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么可能分得清,所以态度坚定,只要是四大家的人一概不留。
王子腾才要出手对付冯栓。
这些年靠着忠顺亲王,倒也是压了冯栓一头。
如今王子腾失势,要经过大同返回京师,大同节堂里,腆着大肚子的冯栓一脸的冷笑。
果不其然。
王子腾的车驾到了雁门关,这里离大同军最近,一路倒是相安无事,直到出了平型关,在泰戏山一带,时不时有不穿军服的似马贼的踪影出没。
“统制大人,属下担心出现意外,不如返回太原,绕路而行吧。”
一名亲卫提议道。
他们才多少人,万一真是马贼,又或者对手豁出去,他们这一行人还不够塞牙缝的。
王子腾摇了摇头。
退回去太原,等于他怕了冯胖子。
他们这等人家,有时候面子比里子都要重要,越是衰败的时候,越是要撑住面子,因为撑住了面子,还有恢复里子的机会。
可要是面子没了,人们都知道王家完了。
墙倒众人推。
绝不会有人雪中送炭。
王家将会彻底没落,所以王子腾冷笑道:“我倒要看看,冯胖子敢不敢让人杀了我。”说完,王子腾下令,继续出发。
过了泰戏山,到了灵丘,前面是银叉岭。
很长一段距离的荒郊野岭,中间只有一个驿站,没有人烟,谁都知道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嗖。”
“嗖。”
“嗖。”
山上突然放箭。
“有敌人!”
亲卫大喊一声,十几名家丁脸色发白,躲在轿子后面,有人鼓起勇气扶出王子腾,王子腾知道如果冯栓要杀自己,自己是决计逃不出他的地盘。
反而不藏,就那么站着。
过了好一会。
远处没了动静,众人也才恢复了勇气,上山去搜,却没看到敌人的踪迹。
“统制真是豪杰。”
人人佩服。
王子腾沉着脸,坐回轿子重新上路,路途一言不发。
冯栓杀了自己,自己完了,冯栓也不想好日子过。
冯栓没杀自己,自己虽然活着,可前程渺茫,冯栓能如此沉住气,更说明此人不好对付,王家在他的目光下,很难有重新复起的机会。
无论怎么样,王子腾也看不到机会。
王家竟然走到了绝路么。
王子腾捏起拳头。
远处悄悄跟随的探子,始终没有等待命令,最后看着王子腾一行人到了广昌。
广昌城是大城。
往东不远处是长城,进入了长城就是紫荆关,临近京师,谁敢在京师动手,必然犯了大忌,等于彻底失去了动手的机会。
此时。
大同城。
大胖子冯栓看着手里兵部的公文,兵部的官吏已经送去歇息,公文的内容已经知道,可冯栓依然看得仔细,仿佛要通过简单的文字,看出其背后的味道。
“不应该啊。”
冯栓喃喃自语,“送走了一个姓王的,又来一个姓王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太上皇对自己不满!”
想到近些年的事,冯栓有些紧张起来。
“来人。”
“主人。”
门外进来两名武士,身材魁梧,手长脚长,单膝跪下。
“去大板升和单于城。”
冯栓决定要多做些准备。
无论如何,自己坐镇大同多年,上下固若金汤,没人可以轻易拿走自己的家业。
放走王子腾,不是因为不敢杀他,而是王子腾不过是条丧家之犬,杀了他对自己并无好处,自己眼里,王子腾已经无足轻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