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战斗家 作品

第159章 诚心的节度

第159章 诚心的节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首发免费看书搜:常看书

一户牧民于石墩旁搭建帐篷,用牛羊粪便做成燃料,引火使用后,帐篷里升出一道孤烟,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自从过了单于城,这样的景象已经很少见。

越是接近长城,秩序越稳固,反之不然。

牧民生活很苦,没有自由和生产资料的奴隶过得更苦,无论男女脸上枯红一道道的印子清晰可见。

这样大的地方,只养活了这一户牧民,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被人夺走他的草场。到时候,他的帐篷和牛羊,甚至他的妻女就变成了别人的财产。

这片土地明明没有丛林,却连空气每呼吸一口,充满丛林法则的味道。

离开单于城第三日。

“呜呜呜~”

一处山坡后面,号角声响起。

“嘚嘚嘚。”

“嘚嘚嘚。”

漫山遍野的马蹄声。

杂乱之中,冲在最前面的是河西营的探马们,他们拼命的赶回来,向大军示警,可身后被无数的骑兵紧紧的追着,每个人脸上一片惊意。

“哟呵。”

身后的追兵时不时发出怪叫声。

“敌袭!”

很快,全军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在各自的队长和哨官们的督促下,每名士兵都开始动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两千人的队伍整齐划一。

前面的车队围了起来,中间的车队围了起来,后面的车队围了起来,形成了三个大圈。

王信在中间大旗下,让旗兵用旗帜发号施令,整个队伍有条不紊,既快速又稳定,仿佛操练了无数回,而大同来的官员和随行人员们惊慌不已。

“难道大板升要造反!”匆忙躲在车架下的陶升惊呼。

不远处的翟文面色难看,心里不禁怀疑,大板升为何要造反,大同方面有没有逼迫,难道因为这次的巡视?大板升隐藏了见不得光的秘密。

士兵们顾不上他们,他们不懂形势,只觉得到处乱糟糟的,心里恐慌无助,一时间也不知道王将军在何处。

片刻之间,刚才还在行军的队伍变成了三个车阵。

鸟铳手爬上战车,拿起火铳瞄准前方,等待命令,车兵们争抢时间,把物资搬运下来,同时把挡板安装上去,还有一部分配合鸟铳兵巩固防御。

不少士兵也因为意外的袭击,脸上添了一丝慌张,可手里的动作却毫不停歇,犹如本能似的。

各把总、各哨官、各队长在行军的时候,严禁离开自己的队伍,在详细的条例,并严格执行的过程下,追来的数百骑兵声势浩大,却意外的绕开了车营。

骑兵们犹如大雁似的分为了两部,把三个车营围了起来,几名探马躲入了车阵,终于可以歇口气了。追兵不敢靠近,远远的怪叫和威胁,还有骑兵靠近车阵挑衅。

骑兵们披头散发,大多穿着皮衣,可以确定是胡人。

这么多规模的骑兵,无疑来自大板升地区。

旗兵在高处低头问道:“将军,汤平问要不要开炮?”

王信摇了摇头。

虽然很仓促,可这伙骑兵想要冲击自己的车营纯粹是做梦,现在开炮,反而容易吓走对方,倒要看看这伙骑兵要做什么。

胡骑渐渐的消停了些许,因为光他们嘴里叫嚣,对面却异常安静,搞得好像他们在鬼哭狼嚎似的。

这种感觉很不好,有些人心里不安。

这支闯入的周军与以前看到过的周军不同,很多老兵心里如此想道。

原本一触即发的态势,又变得平静了,双方在远处互相看着对方,胡人骑兵也不再发出怪异的叫声,也没有了骑兵上前挑衅。

形势越发激烈,双方都在蓄力。

一名骑兵首领上前,对着大周车营的队伍喊话。

王信听不懂,让人去找陶升,陶升在旁边的车阵,躲在车架下,被士兵架了出来,送到了王信身边,陶升狼狈不堪,看到王信一脸镇定,神色如常,受到影响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说道:“那人要见将军你。”

“你代我去问。”听到王信的话,通译愣了愣。 最后犹犹豫豫爬上战车,防备别人射箭,大声的喊话。

对面那人见是通译,反而主动说起中原话,一样的不熟练,“你们,不许去,大板升,止步。”

王信推开通译,大声问道:“你是谁?”

“我是毕昇,莫台吉的大勇士。”那人竟然如实告知。

翟文听到后脸色大变,连瞒都不瞒,已经嚣张到如此地步,就差明说要造反。

王信暗自点点头,再问道:“你们要造反吗?”

等着对方确定的态度。

同时让旗兵做好准备,听到对方的回应,就是自己下令攻击的时候。

那毕昇却摇了摇头:“台吉说,你们,不许,大板升,敢入大板升,土地,必有人,袭击,你们,你们现在回去。”

“我要是非去不可呢?”

王信再问道。

这句话对面的人没听懂,反问了一遍,王信只能解释,心里无奈。

那毕昇大声说道:“台吉说的话,连天上的老鹰都要听。”

王信摇了摇头。

毕昇仿佛就是来传话的,分别看了三个车阵,确认对面的将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后,带着队伍就走了,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

阵阵尘烟,来去如风。

王信看得眼热,自己要是有几百骑兵就好了。

可惜中原养马成本太高,培养一名骑兵的费用,可以养活三到五名步兵,如果是雁门关守兵的那种,养一个骑兵等于二十名步兵。

这就是草原大漠的环境优势,有好有坏。

“王将军,看样子我们要赶紧回去,告诉大同做好准备。”翟文恢复了镇定,保持自己的气度,赶来找到王信。

王信摇了摇头。

“将军何意?”翟文大惊。

王信说道:“先派人回去告诉冯节度使。”

谁知道冯庸什么态度,自己不给他把柄,拉住翟文这个观察使,有了人证可以向朝廷证明,自己就不怕冯庸出幺蛾子。

翟文无奈,猜到了王信的心思,虽然恨不得现在就返回,可知道王信不会听自己的,只能留在原地。

安营扎寨,配合车阵,王信不怕有人冲营。

派出翟文的随行人员,一人双马,也不过两三日的时间,自己等得起。

这几日倒也相安无事。

第四天的上午,大同终于来人了,还是熟人,冯庸身边的主簿赵焘。

同时。

马范脸色凝重,告诉自家将军一个不好的消息,来了很多陌生的马贼,仿佛都在往此处聚拢,绝对是冲着他们来的。

刚刚赶来的主簿赵焘猜测道:“将军,估计是大板升那边没了耐心,要伪装马贼攻打我们。”

“冯节度怎么说?”王信问道。

赵焘一脸为难,“可否私下说话?”

王信点了点头,倒要看看冯胖子出什么幺蛾子。

赵焘确定周边无人,才如实告知:“冯节度可以让将军回去,不过将军要接受冯节度的调遣,受制于冯节度。”

王信纳闷起立,好笑道:“难道不是吗?冯节度下令,我遵令而行,雁门关本受大同节度使所制。”

“这是朝廷的制,不是冯节度的制。”

“有何不同。”王信淡淡问道。

“将军可能听到一些言语,其实将军大可不必在意,冯节度心宽体胖,从来不是小气的人。”赵焘认真道:“将军下面的武官调去大同做事,冯节度也会派将领来将军麾下做事,如此互相增加信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并没有要打压将军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