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为了迎接送亲的队伍,城外的军营内部早早地集合了数万军队,到现在都还没有离开。
这里是怀王领土上最方便于补给的地方,军队在眼皮子底下终归是一件好事。
这些都是李庆业过往心血的结晶,每一个都是远超于内地腐败军队的精锐。
精良的装备和充裕的物资供让他们能够保持极高的战斗力,在战场之上以一当十都不成问题。
在他和皇甫月简单告别之后,立刻骑马向着军营赶去。
幸好军队都已经早早被他集合,这样就省去了漫长的准备时间。
虽然急于早日将那些草原蛮子全部驱赶出去,但李庆业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战场新人,他实在太了解战场之上后勤的重要性了。
当年诸葛亮北伐,就曾多次倒在了后勤压力之上。
只要有足够的后勤,光靠一个拖字就可以解决战场上绝大多数敌人了。
而李庆业则恰恰相反,在领地工业化的生产力之下,辽东铁骑的后备物资极其充裕。
况且他们本土作战,进行防御反击,没有长途运输的困难。
按照往常的预计,只要守住辽东几个重要的大城市,对方就没办法借道辽东,直直向着京城发起攻击。
以自己侄子的能力,再过一段时间,朝廷反击的大军就应该要准备好了。
但李庆业可没有缩头挨打的习惯。
想当初他孤身出关,尚可以一路直捣黄龙,解决辽东蛮族的袭击和骚扰。
现在怀王领土已经发展成功,手下兵精将强,哪还有憋着的道理。
发展前他要忍,发展后他还要忍,那自己不是白发展了!
极其不爽的李庆业回到军营,他的一个副手立刻快步赶来。
“殿下,您终于回来了。”
军营内不允许骑马,李庆业翻身下马,将手搭在了自己腰间的宝剑之上。
“部队全部都已经准备到位了?”
“是的,殿下,我们随时准备进军。”
两个人在交流的过程之中简短地交流着,然后进入了中军帐篷。
李庆业刚刚走进去,就发现诸位将领全部都已经到齐了。
“殿下千岁。”
他们弯腰行礼,毫无对一个年轻人的轻蔑之情。
李庆业点点头,这些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出来的嫡系,绝对忠于他的命令。
整个军队的构筑,都完全按照朝廷和历史近代历史上的优秀组合来建立。
这个程度的军队和规格,在一般人看来,无疑已经算得上司马昭之心。
但李庆业完全不在乎,身在关外这种蛮荒之地,天高地远,朝廷去哪管他,又凭什么来管他?
枪杆子里出政权,即使目前没有必要搞一个独立的政权,多养一些看家护院也是好事。
现在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殿下,根据我们斥候的情报,无图哈汗的部队已经向着锦州进发,想要闯过我们,直接穿插进入京城。”
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壮汉走了上来,将一张看起来极为精细的地图摊开。
在卫星定位还没有成熟的年代,一张高精确度的地图在战场上可以称得上无价之宝。
而李庆业这么多年盘踞辽东,自然不会在这一点上轻易疏忽。
就这么一张地图,可以比得上十座坚固的城池。
王和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然后用粗大的手指指向地图。
“殿下,看这里,这就是无图哈汗将要进攻的重点——锦州!”
众将将目光汇聚过去,只见一条细微的防线歪歪扭扭地隔开了辽东通往京城的大路。
“按照之前的布置,现在锦州城内大概还有三千多守军。”
王和讲到这里,神色严肃起来。
守备兵力的稀少是因为李庆业考虑民生,没有大肆征兵。
同时因为海外舰队带回来的作物还没有开始种植,所以辽东的人口也并不算多。
“我们需要尽快派出援军,否则一旦让那么蛮子打穿了锦州,那么恐怕就可以自由进出辽东,甚至南下直达京城。”
王和一向用兵谨慎,极少随意冒进,再加上丰富的实战经验,使得他成为李庆业手下的一员大将。
没有绝对优势,他是绝对不会冒然进攻的。
但整个怀王领地内最精锐的数万军队都已经聚集在了这里,预备一切不时之需。
李庆业倒是没有展露任何凝重和慌张,虽然兵少,但是他自己手下的部队精锐程度可不是大燕那些边军可以比拟的。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犹如云泥。
锦州是一座坚城,而且储备了极其丰富的食物等资源。
而自己可不会搞豆腐渣工程,锦州的防护是他亲自督办和检查过后的铜墙铁壁。
那里有着各式新型火炮和枪,还有自己最为信赖的部下——袁重门看守,想来定然是万无一失。
而且古代兵书有云,五则攻之,十则围之。
那些蛮子不过两万多人,想要一口气解决他的精锐私军,简直是痴心妄想。
“诸位不必过于担心,难道你们对于我手下的军队,还不够自信吗?”
李庆业一拍桌子,然后扫视所有将领。
他们都兴奋地叫了起来。
“怀王说得对,哪需要怕这些事情!”
“不过只是一群蛮子罢了,殿下,请让我先带兵突袭过去,给那些蛮子当头一击!”
他们吵吵嚷嚷地想要获得先攻一步的机会。
要知道,对于武将来说,建功领赏就是最高追求。
错过了这一茬,下一次又不知道到什么什么才能获得立功的机会了。
眼见自己已经调动起手下的士气,李庆业立刻乘热打铁,发出了一笔天价悬赏。
“好,下去传令三军,我们直接偷袭蛮子的后方,凡斩首一级者,升两阶,赏银百两!”
这话刚出,就连门口的传令兵都不禁喘气起来。
这样一看,只要能在战场上抢到一个首级,可以说是光宗耀祖,挣大发了!
李庆业手下的其余将领也不禁愣住了,哪怕是他们见惯了各种所谓的豪赏,也没有见过这种的。
“是,殿下,我代手下人谢过殿下,殿下千岁!”
乘现在,王和立刻跪下,向着李庆业叩首称赞。
其余人也反应过来,都下跪过去,然后一边大声称赞着李庆业的豪爽,一边怒视王和这浓眉大眼的家伙竟然这么会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