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密谋

“刺杀失败了吗?”

“是,那怀王的运气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好。本文免费搜索:小说魂 ”

“呵呵,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

大燕南方,江南水乡。

在一处别致的园林之内,几个人坐在木头躺椅上,随口聊着天。

从这些华美而古旧的家具可以看出来,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古董。

一个白胡子老头没有坐着,反而伸出手,去逗他金丝笼中的八哥。

这惹得八哥不停叫了起来。

“别吵,老五,碍着大家想事情了。”

坐在果树底下的秃头挥了挥手,示意白胡子老者让八哥安静。

“您别急,生意的事情呢,急不来。”

白胡子老者慢悠悠地说着,随后拍了拍手,立刻就有貌美的侍女走了进来,利落地将鸟笼带回去。

这可是老爷的心肝宝贝,真是人比鸟都重要。

万一出了一点好歹,她可是性命不保。

“不急?我怎么能不急,往草原卖铁器的又不是你们家,你们当然不急。”

秃头没好气地回应着,不过还是撑着拐杖走了过来。

“这世道啊,真是越来越难了,皇上天天忙着搞什么劝课农桑,还有护卫边疆,还有开放草原互市的打算,我这生意啊,怕是都要黄了。”

讲到这里,秃头那可真是咬牙切齿。

前面那些都不算大事,但搞草原互市可以说是要了他们的命了。

原本这几家大商会靠的就是这种走私的路子,那官方贸易一放开,必然会大大影响他们的生意。

这还不是问题最大的,凭借过去积攒下的丰富家底,怎么说他们也不可能在这方面亏本,不外乎就是地下走私转正规交易,但怀王李庆业竟然搞了一个什么工业化工厂,生产的东西又快又好,直接从本质上碾压了他们的商品。

这就让几家大商会都陷入了困境,无非只是程度深浅罢了。

比如刚刚的老五,他家主打的是卖茶叶,这个工厂没办法抢他太多生意,自然对此不是很在乎,随意能够摆出一副悠闲的样子。

可秃头老者可不一样,他是主打铁器销售的,以前怀王还没有出来搞市场竞争的时候,这里几个人当中,就属他赚得最多最狠。

只要草原人钱给到位,就是边军的武备,他都可以搞到手,然后卖掉。

老五瞥了一眼园子里的诸位常客,一下子就明白了,看来大家伙都已经快对李庆业的工业品销售忍不住了。

没错,这个园子里的人,都是红花会幕后的金主,也是大燕对于草原背地走私的主要商人。

可以说,在往年,就是他们主导了大燕对于草原的物资输送。

一般那些草原蛮子在瞅准机会来边疆抢上一票之后,东西和物资可以直接用,但那些金银珠宝可不行。

再加上草原上物资匮乏,抢到的金银都没有当货币的价值,因为大多数落后的部落还在以物换物。

大燕官方不给做生意,想买东西都没地买,只能这样憋在手里。

而自然,就有人盯上了这笔财富。

最初只是一些小商贩在搞走私,利润一大起来,参与的规模就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

到后面,大半个南方商贩或多或少基本都参与到了这场对于草原的走私链条当中,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罢了。

至于幕后之人,自然就是他们了。

“这一次刺杀,会有效果吗?”

老五若无其事地问着。

为了遏制李庆业过分的工业压制,他们也是想了各种办法。

先是来软的,表示有钱一起挣,但却被李庆业无情拒绝。

在他看来,搞草原贸易只是为了铁路计划而进行的顺带工作罢了。

这种事情还需要找一大群莫名其妙地家伙插手辽东,简直太可笑了。

见对李庆业软的不行,商会就只能上一点手段,发动朝廷关系,鼓吹起怀王的威胁,希望可以削藩。

除此之外,关于怀王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违规逾矩的奏折也是经常往京城里送。

但一般情况下,都是石沉大海,根本没有任何反馈。

几个月前,皇上更是痛骂了一切挑拨他和怀王关系的大臣,直接废除了官职。

这让天下间基本没有哪个不长眼的选择再去挑战一下天威。

但这可愁苦了诸位金主。

普通情况下的怀王简直软硬不吃,那就只能上极端手段了。

所以接下来,也就爆发了这一场刺杀。

按照他们原本的估计,哪怕不能解决怀王,应该也可以让他暂时收手,将注意力集中在安全问题和领地内部问题上,别再掺和草原的事情了。

至于这样如果成功了,导致怀王领地大乱,草原蛮子再度南下进攻了该怎么办,他们根本没有考虑。

反正打不到南方来,最多到京城晃悠一圈。

至于被掠夺的百姓,那就只能苦一苦他们了,骂名皇上担着吧。

“该死,我早就说了,应该向那些洋人买些火器,否则何至于到这种地步。”

“放心,怀王吃到这一下,怕是很长时间不敢和我们作对了。”

……

他们开始就刺杀一事展开了激烈地交流,有的担心怀王追查过来,而有的则毫不在意,对自己接下来的计划觉得天衣无缝。

不过到最后,他们都看向了这次聚会最中间的位置,也是这个园子的主人。

一个看起来极其面善的中年人坐在那里,看起来刚刚正在打瞌睡。

他似乎对于这些争吵毫无兴趣,影响整个大燕局势的聚会在他眼中似乎极其吵杂。

“嗯?你们讲完了吗。”

等到周围安静下来,他才慢慢站起来,端起茶漱了漱口。

“顾老爷,您看关于那些粮食的囤积……”

老五靠了过去,这位顾老爷干得才是大生意,和他相比,自己这些人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在这一场大旱灾下,粮食必然大量减产。

而顾老爷,正是整个南方最大的粮行!

有传言说,就是官府的粮食都没顾老爷的多。

“粮食,不急,我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