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调档案

第252章 调档案

当然,他不会多嘴的先说,等着顾总自己告诉那才叫惊喜。免费看书搜索: 阅读地

差不多在外面站了有近二十分钟,办公室内的顾淮才挂断电话,秘书敲门并进入。

转椅内。

顾淮坐正身体,抽出纸巾抹了一把脸。

尽管又恢复了那一副严肃古板的样子,但脸上的高兴并没有收下去。

他看着秘书递过来的报告,而后抬头说:

“立马去一趟阳光馨院这家孤儿院,将我妹,也就是叶欣雅的档案调出来。”

秘书应是,而后下去办了。

办公室中又剩下顾淮一人,反复多次的看着报告最后的结论。

等完全平复下来情绪后,他将报告扫描并发给了远在国外的父亲一份。

结果板上钉钉,已经能告诉他们事实了,自己已经找回了妹妹。

扫描件发过去后,原本想第一时间打电话的顾淮又顿住了手。

两地有时差,远洋那边还是深夜,他再等等。

看着手边的工作,顾淮加紧处理中,他要早些下班,而后去接妹妹。

尽管她乐观且坚强自信,但顾淮知道她肯定过的并不好,不然也不会将项链拍卖出来。

他上午就问过原因,但对方没说,而如今他们两人相认,妹妹应该会告诉她了。

到底她遭遇了什么变故如此急需用钱?

如果是被欺负的话,那他一定会帮她讨回公道,再也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如此心想着,顾淮眼神冷厉下来。

他唯一的妹妹,失散了二十年的妹妹,他决不允许任何一人伤她。

*

秘书开车去到阳光馨院这家孤儿院,院长是一个中年大腹便便的男人。

得知他的来意后,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并且没有多说的便将他想要的档案给调取出来。

秘书看着手中的文件袋,微微皱起眉头。

感觉这一切未免也过于顺利了,难道是个人来都能随意调取孤儿院的孤儿档案?

“您请坐,关于叶欣雅的事有想问的都可以问我,我一定知无不言。”院长亲自沏了一杯茶,而后双手递过去。

秘书接过来,看着满脸笑容、近乎讨好的对方,心中怪异的感觉更强了。

他又不是顾总本人,不过是一个代替过来的秘书而已,这个院长的态度未免也太……热情过头了。

不过他一开始就报过家门,也给了对方顾总的个人名片,也许是看在顾总的面子上呢?

毕竟进来时看的这家孤儿院不算简陋但也不算高档,可能是想博得好感拉投资吧。

秘书没多再想,而是拆开档案袋看具体资料。

里面只有入园登记时的,至于小学以及初高中,还有大学的个人档案,全部都没在。

档案的纸张泛黄,带着些岁月的年代感,照片还有其他的都没什么问题,唯独……

“怎么年龄这里涂改了?”秘书皱眉问。

“啊,那个,是为了当时入学方便。”院长面不改色的回答。

“那个时候入学年龄卡的特别死,这些孩子又是同一批次的,不想分开。

鉴于他们是孤儿,本来身份就无从考究,当时也还没办集体身份证,就把年龄给改了改。”

这话说完,院长起身,又从文件柜里拿出来另外几份档案。

“看,这些都改过。”

秘书抬眼看去,确实年龄那块都动过。

“可档案这种东西不是有规定不准随意更改,连个错字都不能有吗?”秘书说。

“害,当年那会没有这么高的要求,这都是后来的标准了。”院长道。

“而且后面学籍信息什么的都登记在电脑系统内了,纸质的不过是一个辅佐作用。”

秘书闻言点了下头,当年条件确实不行,这家孤儿院也落后,所以才没那么多规章制度。

“这个孤儿是我们老板的亲人,我想调走她的档案还有户口,您看需要什么程序。”秘书说。

“程序这边我来就行,到时候会对接你要点材料。”院长笑道。

秘书微顿,作为院长,这种事他亲力亲为?而不是作为家属的自己来弄?

“您,对每个孩子都如此关怀上心?”秘书不由得问。

院长闻言滞住片刻,不过面上又转瞬即逝。

“当然啦,这里每个孤儿都是我的孩子,我有责任跟义务负责照拂他们,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找回自己的家人,同亲人团聚。”院长微笑说。

“我对这些流程是比较熟悉的,不过举手之劳而已,能帮助孩子们尽快回到原生家庭我也很开心。”

这话说的简直真挚且发自肺腑,听的秘书心中也没半点疑惑了,起身道谢并且同对方握手,而后才离开。

院长送人出去,看着车子消失。

他转过身,拿出来手机发了一条信息出去。

车内。

秘书一边开车

一边通过耳麦汇报情况:

“一切很顺利,顾总,也不需要什么复杂流程,叶小姐的档案我已经先带回了。”

顾淮听着,尽管满意,但也觉得有点“意外”。

不需要登记就能调取?国内孤儿院如此随意的吗?就算是私立的也该有个流程吧。

秘书回答了他的疑惑,说是签了个字,后续流程再走。

“院长之所以那么配合,估计是因为您的缘故,他对我很礼貌周待,大抵是觉得您会捐善款。”秘书说。

作为收留孩子的善心组织,除了拨款外,靠的就是捐款了。

而孤儿找回亲人后,亲人绝对会对他们感激的,如果孤儿原本家庭很好,那么对孤儿院来说也是一个“潜在大善人”。

自然更加要抓住这种机会。

听完秘书的话后,顾淮说:

“这事你去做,以我个人名义先捐一千万。”

“是。”秘书答。

“这个一千万要设立公账,用于孤儿院的基础设施改造,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改善。”顾淮又说。

“剩下的钱成立基金会,帮助生病的孩子支付药费,以及入学孩子的学费等等。”

总之他就一个意思——

务必这个钱落在实处,每一分都用在孩子身上。

至于院长本人,他自然也是希望孩子们生活更好的。

且二十年过去,如今都是新调任的,要说当年对妹妹照顾有加的人,那还得另外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