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防不胜防
卜小娘痛心地控诉着:“若是老侯爷肯向栽培你一样栽培他,他一定不会比你差,你现在好了,战功累累,伤也好了,还娶了尚书千金。”
“我的靖和有什么?他什么都没有,还要替你们挡灾,你们还有良心吗?”
这说的都是什么话,好像是华靖离故意让华叶峰不要栽培华靖和似的,长幼有序,华家又有几代人都遵守的规矩在,谁都改变不了。
华靖离倒是没有恼怒,这些话其实不仅卜小娘会说,就是族里的一些堂兄弟也都是说过的,看他有了战功,早早地袭了爵,看似前程不可限量,很多人都会生出嫉妒之心。
这些人才不管前因后果,更不会相信把他们自己放在同样的位子和境遇上,他们能不能达成同样的成就。
华靖离多少觉得有些好笑,他不想跟卜小娘胡搅蛮缠下去,这是他父亲的妾室,说多了也于理不合:
“小娘心里有怨,只管对父亲说去,为何靖和会成为府里最小的儿子,你心里也清楚。靖和现在还年轻,他若想去军中历练,等他回来,也还来得及。可是你不能什么都想要,也不能不顾他的意愿。”
“小娘要是心里还不平,就该按照你的想法多想想,靖和现在还在元京府衙,你想让他平平安安地出来还得靠我……这段日子府里不太平,有些人还是少惹是生非的好。”
没道理一边要用人家,一边还骂人家,事后还想让人家心甘情愿地捧你儿子的。
卜小娘却一点不觉得自己在惹是生非,她厉声道:“我为靖和进学谋出路有什么错?他们害靖和是他们不对,你们眼看着他被带走,就得把他全须全尾地带回来!”
“不然我就……我就进宫去,太后她老人家是不在了,可是还有皇后和太妃,我就要让她们看看华家是怎么不把宫里的人当回事儿的。”
“我们这些从宫里出来的旧宫人,哪个的子嗣在夫家不是金尊玉贵的?凭什么我的靖和要被这样对待?你们现在好了,将来封妻荫子,这偌大的钩翊侯府,哪里还有我们母子的立锥之地。太后啊,您老人家快来看看,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
卜小娘索性靠在太平缸上滑坐到地上,撒起泼来,她这么一个一向重视仪态的人,这时候竟然不顾仪容地哭嚎起来。
她这副样子把华靖离和夏明嫣都吓了一跳,二人对视了一下,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
元京府来拿人,又是疑案,华靖和说的那些都只是他自己的供述,并没有实证。
当然元京府衙那边的证据也都是移花接木地诬陷的,可不管怎么说,假的证据也是证据,人家的东西比你的扎实,律法又站在人家那边,你就得先跟着去了。
这种事儿华靖离再有本事也不能阻止,他只能之后设法转圜,要是一上来就不让元京府拿人,那就违法律法了。御史一道折子参上去,刚好给了有心人借口,说不定华家从上到下都得查下去。
要是放在上辈子的这个时候,华靖离或许还能说他们华家不怕查,可是现在却不行。
侯府没有大问题不意味着别的地方没有,查出来了,就是哪个旁支的亲戚甚至是得脸的家奴做了恶,都得算到他们头上。简直防不胜防,华家需要时间进行一场从上到下的自查!
况且刚才卜小娘虽然舍不得华靖和,事情说清楚了之后,两边书吏也都记录在案了,她也没有阻拦那些人带走华靖和,这会儿却又返回头来找后账了。
“谋出路也要量力而行,小娘若是不信可以去打听打听,进了御青书院终选的那些人,哪个不是经年累月往这条路上笨的,又有几个是完全没有功名的?”
“家里不让靖和走位列人臣的这条路,可没说不让他考功名,可是他呢,可曾去科考,可有有功名?别说他有画才,你推他上去的可不知道他有这样的才具。”
华靖离理解一个母亲怎么都看自己儿子好的这份儿心,可也不能好到没边儿啊,华靖和现在还没闯出什么名堂,在卜小娘这儿,仿佛他都成了画坛新秀和未来的文坛惊世之才了。
不说别人,就看看李玦,说李玦是个绣花枕头,说的是他远没有他在外面表现得那么强,是跟能跟他争的人对比的,但其实他之前有秀才功名,之后中举也是不成问题的,只是跟那些已经中了进士的人比,差了许多而已。
而华靖和却是个千真万确的白身,就连他在作画上的那点天赋,也还有待磨练,更是需要名家和世人的认可,这中间的变数多了去了,将来能不能再闯出更大的名头都是未知数。
华靖和的那些画被翻出来之后之所以能在元京名噪一时,除了有夏明月和楚家在背后推波助澜,力图让他登高跌中,再有就是因为反差大。
从前看起来除了教养不错其他一无是处的翩翩公子,原来原来还有这样的本事……人们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反差,才会把他看得更好了,并不是因为他本身就比旁人好太多。
卜小娘把华靖和推到擢选上,这就相当于说一些人德不配位了,现在却想要华靖离把这件事认下来,说是他在朝堂上的事儿波及到了华靖和,想要看华靖离和华家如何补偿,
“说到宫里赏赐下来的旧宫人,小娘只看到了好的,没看到不好的,这些年小娘恐怕也没跟几个这样的人往来了吧?”
“这好的要比,差的自然也要比,你看看跟你年纪差不多的那些个宫人还有几个在世的?还有她们的子嗣是如何金尊玉贵的?不过是富养着将来有份家业罢了。”
“靖和从小大,父亲、母亲可有短了他的吃穿用度?可有对他苛求什么?可有将他置于险地?小娘你一心想要的厚待,真要给了你们,就一定能保证能落到靖和手里吗?”
宫中给文武大臣赐婚自古有之,可是除了那等展露头角时年纪还很小的,大部分到了能走到御前的时候都已经成亲了,因此这些个赐下来的宫人好多都是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