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轶闻 作品

分卷阅读62

磨掉一个老人的心智,也能让她长成大人。

跟院长打过招呼,南婳接奶奶回家。

老太太好几个月没见到孙女,一见到南婳开心的像个小孩,连忙从房间里拿出自己的行李,准备跟她一起回家。

南婳轻笑,将保暖的帽子和围巾一一帮奶奶戴上,就像她小时候,奶奶带她时一样,耐心又细致。

老太太乖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问:“囡囡,你今天回家?明天上学怎么办?”

南婳拿起一旁的行李,牵住奶奶的手,温声道:“奶奶,我放寒假了,有很多时间陪您。”

老太太这才松口气,布满皱纹的脸上溢满笑意:“那就好,这段时间我总想你和小屿,也不知道小屿回家没。”

“他要是回来看不见我们,该着急了。”

南婳微微笑着,眼睫敛着黯淡清澈的瞳仁,并未应答,搀扶着奶奶一同坐上出租车回家。

老太太虽然有时候头脑不太清醒,但却不是典型的阿尔兹海默症,因为她一直认得南婳,知道她是自己的孙女,知道她长什么样子,知道她在哪里上学,从不会将她与别人混淆。

只是一提到南屿,老人家有时清醒有时糊涂,一半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七年前,南屿还未丢失的日子。

-

回到家,几个月未住人的房子早已落了薄薄一层灰尘,老旧的家具磨损得有点褪色,洗得发白的窗帘还算干净,到处都是岁月的痕迹。

南婳简单打扫了遍卫生,见时间已经不早,于是照顾奶奶睡下。

老太太却不肯睡,颤颤巍巍地在每个房间穿梭,试图寻找南屿的身影,直到听南婳说,弟弟还在上学,老太太这才作罢,又转身去卧室,熟门熟路从衣柜中的抽屉里拿出一个装有毛线和棒针的袋子。

“可算是找到了,上回去养老院,把这袋子给忘了,我得赶过年前把这毛衣和帽子都织好。”

老太太一边念叨,一边拿出袋子里的东西坐在沙发上,低头捣鼓。

南婳将奶奶需要的老花镜递给她,这才注意到,老人家袋子里装着的,正是先前织到一半的毛衣和帽子。

奶奶的身体早已大不如前,戴上老花眼镜,每一脚针线都显得十分吃力,可嘴上还在念叨着:“帽子是囡囡的,毛衣是小屿的。”

老人手中那件织到一半的蓝色毛衣,尺寸还是六岁小朋友大小的。

南婳看着手忙脚乱的奶奶,还有她脸上的皱纹和满头的白发,忽然间泪如雨下。

她咽了咽发紧刺痛的喉咙,努力将眼眶里的潮湿憋回去,轻轻抱住老人瘦骨嶙峋微微佝偻的身体,像小时候那样,脑袋枕着奶奶的肩膀,哽咽道:“小屿看到您织的新毛衣,肯定会喜欢的。”

第25章

哄奶奶睡下, 南婳又一个人将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以前老太太最喜欢在家里养些花花草草,摆放在阳台的花架上,一年四季美好的像是春天,如今家里不常住人, 这些花草也无人照看, 枯死的枯死,凋零的凋零, 只剩花盆和花盆里干裂的黄土。

南婳看着五颜六色的花盆, 还是舍不得扔, 心想着全都留下,等未来她有能力了,就将奶奶接到身边照顾, 到时再将这些花盆重新栽满老人喜欢的花草, 或许还是能过回和从前一样的日子。

忙忙碌碌两个小时过去, 此时夜已经深了, 对面陈旧的居民楼伫立于静谧安宁的冬夜中, 只零星亮着几户昏黄的灯,才不至于那么冷清。

南婳揉了揉酸痛的肩膀,靠在沙发上闭了闭眼,却丝毫没有睡意, 听到肚子里传来的声响, 于是她起身, 去厨房煮包泡面当宵夜。

锅里的水还未沸腾,南婳将长发用一根木簪轻松挽起, 有一缕垂落在耳廓, 她倚靠在洗手池边,抽空拿过手机看了眼。

这才注意到, 半小时前梁闻序给她发了消息。

晚上十点半,那人却还在公司加班,拍下落地窗外华灯璀璨的夜景给她,两侧拔地而起的办公大楼同样也是灯火通明。

大城市的夜晚似乎就是这样,有纸醉金迷的放纵,也有昼夜不分的繁忙。

原来被人称呼一声“梁总”,并非像表面看起来那般高高在上,光鲜亮丽,这背后,梁闻序似乎和普通打工人没什么不同,有忙不完的工作。

因为南婳没有及时回复,梁闻序估计以为她已经休息,发完照片后隔了段时间,给她发了一句“晚安。”

看着对话框里那句“晚安”,南婳的唇边缓缓绽开一抹笑意,也不知道某人懂不懂,睡前对女孩说“晚安”的意义。

......

第二天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