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买房是大事,就算你自己能掏出这些钱,也要给家长过明路才是。”
裴景书一脸乖巧,“是的呢,我等下回家还要请爸妈保管欠条,后面过户手续也需要他们出面帮忙。”
叶外婆还是不放心,“要不你回家跟家长商量一下,先把买房的事确定下来再说?”
“不用。”裴景书斩钉截铁,“我们全家都支持我买房的决定。”
叶家两老看这理直气壮的架势,还以为她今天的行动取得了父母的同意,便也不再劝说,很是开明的道,“家人都知道就好,后面的事你们自己商量,有需要再来找我们。”
至于叶峤西借钱,两老不甚在意,既然把钱给了他,如何支配自然由他自己决定,他也不是没有分寸、大手大脚的人。
何况裴景书这孩子他们也是相信的,年纪轻轻能掏出三万买房,那借的钱必然也还的上。
裴景书于是顺风顺水的带着新存折和借条回家了。
没几天就过年,小饭馆和卤味店都放假了,就连裴安和的工地也停工,工人全部回家过年,他这个大忙人也要抓紧时间休息、调整状态。因为过完年除了忙装修,他还要招聘、培训员工,跟大厨试菜定价,以及开业前的宣传造势。工地完工不是结束,而是真正忙碌的开始,裴安和对分/身乏术的未来早有预料,甚至隐隐有着期待,但也不妨碍他在这之前养精蓄锐。
总之,家人们都在忙着放假休息,裴景书回去的时候,全家人都整整齐齐的,就连许向华也回完娘家了,从小饭馆歇业开始,她一连几天带着老公孩子往娘家跑,恨不得一日三餐都赖在娘家,惹得许父许母从一开始的热情欢迎到烦不胜烦,许向华现在可算是收心了,安安分分待在婆家,陪苗红旗大包小包购置年货,在厨房炸着各种松肉丸子。
生活条件的改善,在过年的餐桌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提前准备的鸡鸭鱼肉多到吃不完,苗红旗带着老大两口子,绞尽脑汁在厨房预处理食材,裴大头则带着孙子们在家里家外大扫除。
满载而归的裴景书,给热火朝天的裴家人按下了暂停键,大家都放下手头的活计,就连在卧室休息的裴安和都循着动静出来了,争先恐后研究着她带回来的存折和借条。
对于裴小囡买房的决心,家人们的确不意外,但他们也没想到她这样大手笔,只剩半年高考呢,她居然一声不吭就把房子搞定了,钱都凑齐了,一点没让他们操心。
苗红旗捧着存折的手微微颤抖,这年头高中生们如此壕无人性,几千上万跟别人掏出几毛钱一样随便,让她这活了半辈子的老婆子怀疑自己的眼睛。
许向华更是懵逼,“老二在市中心买那么一块大地皮,都要不了四万块,小妹你这买的是房子还是金砖?”
她都担心这丫头该不会被人骗了。
等裴景书描述了完她看的地段和院子,原本担心的裴大头才一拍大腿,激动的直点头,“那儿的房子,以前都是大户人家才能住的,老裴家三代贫民百姓,还是我闺女出息,这就住上大宅院了!”
裴景书心想可不是么,早个一两年,她这钱都够去首都买四合院的了,就算是现在,她拿个四五万去五环买个院子也是妥妥的,现在却斥巨资在小城市买这么个院子,当然是因为它值得。
叶峤西一开始就说了,房主要处理的都处理完了,现今房子里的家具摆设都不打算动了,那一水儿的实木家具、屏风摆件,用的都上等料子,偏偏找不到识货的,要出售只能卖废品,说不定被人收回去当木头烧了,房主哪怕再也不打算回国,也不愿意这样暴殄天物,更不差这卖废品的几块钱,于是保留现有家具,买主正好拎包入住。
由于家具齐全且高档,房子相应叫价也更高了。
第75章 翻车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裴景书一口价没还, 哪怕本金不够,东拼西凑也要把这房子拿下,可不单单是看上了里面的好东西, 她更看好宅子的地段,风景优美, 湖光山色。
如果她没记错,这一带还会被旅游开发,风景区拆迁的概率很高,运气好能赶上旅游局统一规划,一旦商业古街选定在这条街, 前院正好改造成商铺, 旺铺店租它不香吗?
退一步讲,就算不拆迁不规划,在交通发达的市区内,家门口坐拥一大片自然风光, 本身就是无价之宝, 坐落于闹市一角,有种不被打扰的幽静,仿佛出世避世只在一念之间,这样的老宅, 放在日后绝对是有价无市。
总之这一波她只要入手就是血赚。
东拼西借算什么,就是让她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要说老裴家最保守的人, 非裴大头莫属,而现在他第一个支持闺女买大房子, 其他人也不会反对, 主要还是对这世上有钱人的感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