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大头挺有兴趣,裴大头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还奇怪的问,“你最近忙着饭店,又要关心女装店,怎么还有时间打听这个?”
裴安和莞尔一笑,“正是因为我成天在外面跑,不停的跟人打交道,渐渐也结识了一些做生意的朋友,他们当中有生意做的大,有的去过好几个大城市、眼光比我们开阔,多跟他们聊聊天,对外面的世界也就了解多了。”
另外,他又跟好友柳清恢复了通信,他所在的沪城也是大都市呢,裴安和明白开拓视野的重要性,联系过程中,也有意识的跟他打听北上、甚至是国际上的事情。他对这个超级市场的了解,后面那部分都是通过柳清。
柳清本来也不知道,但他们大学图书馆有还算丰富的资料,他去帮忙查了下,后来打电话告诉他的。
裴安和盘根究底,也不是对这行感兴趣,世人都羡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殊不知能迈出这一步的,也不是普通人。退一万步讲,就算普通人有这个运气,误打误撞吃到第一个红利,身上没点东西,光有钱是不可能守住这份成果的。
还是那句话,没必要冒风险,他打听这个除了好奇,也是想通过这件事研究上面的政策。
可惜父母完全只当八卦在听,他便把目光落在妹妹身上,班主任上身一般的突然点名,“景书,你觉得这个超级市场没有意思吗?”
“有意思啊,可是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裴景书随口道,“我们离首都何止十万八千里,第一家店都还没在首都开业,轮到我们这个小城市搞起来,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
苗红旗好笑道,“你想的倒美,都知道我们这是小城市了,还想着能有超级市场呢。”
“有肯定是会有的。”裴安和眼底闪过一丝赞赏,他就知道裴小囡不会让自己失望,眼光总是这么超前,虽然她自己好像没意识到。
他得到想听的答案,心情很好的给爸妈分析起来,“就像小囡说的,有第一家超级市场,就有第二家第三家,这里面有利可图,就会从大城市发展到小城市,只要有老百姓的地方,就要生活、就要衣食住行。而最重要的是,上面把这扇门开放给了私人,以前我们买生活用品只能去供销社,以后私人也能做,就像国营饭店一样,未来还有多少人去供销社?”
苗红旗:……
敢情这是个回旋镖,说来说去还是要怂恿他发小下海呗。
老母亲不想承认自己局限了,于是也看看裴小囡,转移话题问:“你晚上吃的什么?”
裴景书眼睛亮了,此刻还稳坐钓鱼台的裴安和,则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第54章 跑步进入新时代。
接下来长达十分钟, 裴安和听着妹妹洋洋洒洒给他们描述叶峤西的手艺,好像人家跟她有几毛钱关系似的,裴小囡一个坐着等吃饭的客人, 炫耀这个起来就没完没了。
他这个亲哥苦练半年,学成了母亲七八分的手艺, 这么励志的表现,也没见她与有荣焉成这么个模样。
裴安和听得一脸麻木,他表示理解不了一点。
裴景书当然不认为自己过分,她分明是用上了语文老师教过的写作手法——烘托。
不把学神的行为无限拔,又怎么能体现自己这份待遇的独一无二呢?
她保证, 在他们家、甚至是整个学校, 都找不到第二个跟她拥有同等经历,这还不够她大吹特吹的么。
再说,她也不是单方面炫耀,老妈也很捧场, 听说她还从叶峤西那抄来了这两道菜的菜谱, 立刻便凑过来,一边看菜谱,一边兴致勃勃讨论,“这道白灼菜心的酱油, 看起来很不错,可以一次性多熬点, 后面用来淋别的蔬菜。”
裴景书小鸡啄米点头,对老妈的反应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呀, 这个酱油是关键,烫蔬菜、蒸鱼, 甚至沾水煮的海鲜,味道都很鲜美的。”
裴安和看她要把叶峤西吹得天上有地上无了,再也忍不住,逮到机会酸溜溜说,“我看你是没吃过这种新鲜的做法,一下子被唬住,多吃几次就知道其实也一般了。”
二哥这是讽刺她没见过多少世面,裴景书不服气的准备反驳,就见老妈抬头看了他一眼望,“你也好意思说,人家是干部家庭,请得起保姆阿姨照顾起居,难得小叶竟还学了做饭,手艺连你妹妹这条舌头尝了都说好。再看看你自己,也就是现在为了赚钱,才下苦学起厨艺,不然你还连鸡蛋都不会煎呢。”
裴安和:……
被亲妈怼得哑口无言的裴安和,也是第一次发现她的“报复心”竟如此强烈,难怪裴小囡也那么睚眦必报,有其母必有其女。
他不知道的是,老母亲不仅报复心强,她还重新定义了天造地设——叶峤西这个孩子,家境好样貌佳,未来前程似锦,能辅导他们闺女学习,如今又做得一手裴小囡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