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
她顿住脚步,抬眼又去看他。
高檀的头发引来了不少人的注目,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他的年纪,这样半长不短的头发,委实荒唐。
她记得,在来邺城之前,高檀的头发被高宴的剑削去了大半。
高氏两兄弟间的比武,本该点到为止,可是高恭的长子,刘夫人的儿子,高宴,却用长剑削去了高檀的头发,有意折损他。
他在高家的日子从来都不好过。
兴许正是如此,即便这一次顾闯并没有让高恭送高檀来,他竟也跟来了邺城。
怒意骤然而起,为何要来,凭什么高檀又来了邺城。
恰在此刻,高檀忽而转过脸来,目光直直地撞上了她的目光。
他的目光极其陌生,仿佛只是不经意地一瞄,不曾停留。
顾淼一愣,脚下旋即一转,便转到了身侧的营帐背后。
隔着营帐,她不禁屏住了呼吸,细听不远处,帐前的动静,脚步声停了,顾闯的声音先起:“二位贤侄,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一路可还顺利?”
这话说得文绉绉的,四个字,四个字得往外蹦,肯定是顾闯跟着齐良现学现卖。
然后,她听到了一个干巴巴年轻的男音:“拜见顾将军。”应该是高橫的声音。
“拜见顾将军。”
顾淼心头一跳,高檀的声音依旧是她记忆中的声音,清冽如泉,朗朗动听。
她皱紧了眉头,听顾闯笑道:“贤侄不必拘礼,想来你便是高橫?而你是高檀,我曾在湖阳见过你。”
“正是,将军好记性。”
“呵呵。”顾闯笑了一声,问,“贤侄是送你兄弟来邺城么?高家兄弟果真情谊深厚。”
顾淼一听,便明白了过来,顾闯是在试探高檀,显然高家一来来了两个,分明也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巴不得一个都不来才好。
“将军谬赞。”高檀答得徐徐,语调肯定,“在下是与横弟同往,还望将军收留。”
顾闯的声音静默了片刻。
正当顾淼想要探头瞧瞧他的表情时,顾闯却是笑了两声:“自湖阳来,路途遥遥,我早唤人备下接风的酒宴,望与二位贤侄痛饮一番。”
他既不说好,也不推拒,只是将高檀囫囵搪塞了去。
等到人声远了,顾淼才从营帐后转了出来,发足狂奔,一口气跑到了靶场。
小路还在靶场等她,见到她的脸色,小路惊讶地唤道:“远哥哥?”
她接过他递来的长弓,拉弓对着树下立的圆形草靶射去,一连三箭,三发三中。
她虽然已经很久未拉弓射箭了,可是她这具年轻的身体却极其熟练,挽弓射箭,箭无虚发。
对,她有的是法子。
便是高檀来了,他也留不下来!。
顾淼慢慢冷静了下来,便是高檀侥幸,暂时留在了邺城,她也可以……她也可以一箭射伤他,让他滚回湖阳去。
*
夜幕低垂,月亮缓缓升了起来,洁白的月光穿过半挽的帐帘在地上投出交错的光斑。
高檀从前就听说过,邺城的月亮比湖阳的月亮要亮堂许多,他原本不信,分明是同一个月亮,何来分别。可是今夜的月亮,亮晃晃地悬挂在无云的天上,遥遥一望,仿佛真比湖阳的月色皎洁。
顾闯并不知他也会随高橫而来,他只为湖阳来客准备了一间营帐。
接风宴过后,高橫多饮了几杯,早已昏睡过去。
他却睡不着,他半掀了帐帘,任由夜风吹了进来,吹起了他的乱发,吹散了酒意,他抬头望见了明月。
他不能留在湖阳。倘若一直留在湖阳,高恭,高宴,任何人,永远都不会正眼瞧他。
他只有来了邺城,才能建功,方能有出头之日。
是以,他跟随高橫而来,便是强留,也要留在邺城。
两年前,他在湖阳见过顾闯,顾闯是个粗人,可是顶天立地,是个将才,短短两年,他已占据了湪河以南。
只要过了湪河,攻下凉危城,顾闯便在北地固若金汤,便是高恭也得忌惮三分。
他要留在邺城。
高檀想罢,放下帘帐,躺回了帐中的木板床。他翻过身,自枕畔的行囊中摸出了几封书信。
书信来自邺城中人,是过去两年间,他陆陆续续收到的几封书信。
他摸出的这一封信,是他寄来的第一封信。
他料想寄信人,年岁应该不大,盖因他的字迹宛如狗爬,信的内容,也实在……实在大胆。
他在信中说,自己随顾家军进了湖阳城,无意中窥见公子,‘一见公子惊为天人,玉树焚风,三水特此拜上’。
高檀低笑了一声,好一个‘玉树焚风’,好一个‘三水’,只是不知这署名是真是假。
若他真能在邺城大营中,寻得三水,兴许可为己用。
*
鸡鸣三声,顾淼翻身而起。
她昨夜睡得不好,做了一整夜怪梦,睡得不踏实。
一想到高檀竟然又来了邺城,她根本不可能睡得踏实。
顾淼梳洗罢,捏着长弓先去了靶场。她打算今日操
练完,便去探探顾闯的口风,看他到底什么时候才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