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狗咬狗

岳峰冲赵大爷点点头:“行,您这么一说,我就听懂了!!

借着这头不像普通品种的小母狼,继续改善猎犬后代的血统呗!”

赵大爷见岳峰听懂了,满意的笑了笑。

“对喽!!既然干了猎人这一行,那猎犬的传承就要时刻放在脑子里记着!

上山的猎犬,其实状态好就那么几年,过了巅峰期,很快体能跟反应就开始大幅度下滑。

有经验的老狗,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在实战中折损了!

想要保证一直有好狗用,就得老、中、青都有,时刻保持着足够的血脉储备,否则出了意外情况,现补充肯定是来不及的!”

“那,咱家里那四条老狗,您觉得还能上山干几年活儿

我带着大黄黑狼它们去打猪撵鹿啥的,没发觉有明显的问题!”

岳峰继续问,将话题转移到了家里那四条老狗身上。

赵大爷听完这话却摇了摇头:“让我看,这几条狗子在你手里上山干这么多山牲口,一直没有折损受重伤,已经算是奇迹了!

陈二乖那三条狗,今年应该是五岁了吧

黑狼我不了解,但是看嘴筒子都生出白毛来了,估计也得四五岁了!

也就是现在咱们猎队有大黑鹰跟小白矛两只猎鹰辅助打配合,所以才看起来狗子还能应付。

如果纯粹狗帮上山犬猎的话,老狗的体力跟苍龙它们这些年轻的狗子比,差距已经很明显了!”

经过赵大爷这么一提醒,岳峰此刻有点恍惚。

确实,上次带着八条狗子进深山的时候,苍龙兄弟四个,速度远比那几条老狗快的多。

这已经侧面反映出体力差距来了。

正常土猎犬的寿命没有太长的,没病没灾一般也就能活个六七年就不错了。

重生回来才一年多的时间,狗子跟着岳峰也一年多了。

当时刚领回来的时候,狗子是壮年不假。

但一岁年龄一岁差距,

按照五岁来算的话,这四条老狗已经是英雄暮年了,顶多再有个一两个猎季的发挥空间。

“怎么听完我这么说,有点接受不了”陈大爷看着岳峰忍不住问道。

“那倒不至于,就是感觉有点恍惚!我一直觉得这四条老狗,还都是壮年呢!

养着吧,还能干活儿,就带着上山蹓跶溜达,有两只猎鹰配合,它们也没太大的实战压力!

等实在体能彻底不行了,那就养在养殖场里看门,没事儿跟您出去溜达溜达,啥时候老死啥时候挖个坑埋了,也不辜负缘分一场!”

听到岳峰这么说,赵大爷非常欣慰。

自己找的这个关门弟子没看错,对狗都这么好,对人也差不了。

“你这孩子,就是仁义!!现在还没到那份上呢,想的倒是长远!

猎犬真拴在村里当了看门狗,其实对它们来说生不如死。

如果是在养殖场养着看门的话,能稍微强点,没事儿在山上溜溜腿儿,说不定能多活个一年两年的!”

“嘿嘿,那咱们下一代狗崽子的事儿,大爷可得您多费心了!

苍龙这条狗子可是铁腰,如果能留下好的后代来,经过几代的持续繁育,说不定咱家也有成品系的猎犬!”

“你甭管了!中午有事儿不没事儿我炖点排骨,中午陪着老头子喝点”

“行啊,这养狗的学问您懂得多,还得多教教我!”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岳峰又恢复了正常的活动作息。

山上养殖场隔三差五上山送物资,新房配合金少爷训雕,定时去陈大爷家汇总野味送城里自家饭店。

饭店生意非常火爆,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不过,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

五天之后,岳峰正在新房这边跟金龙给公雕摘帽开明食儿呢,孝文又带着新消息来了。

“哥,你让我盯的事儿有眉目了!”

“嗯啥情况,说说看!”

岳峰放下手里的东西抬起头来。

孝文看了看旁边的金龙跟叶小军,岳峰催促道:“让你说你就说,金少跟叶少也不是外人!”

上次已经跟俩人交底了,现在也没必要再避讳啥,否则会显得太过生分。

孝文见状继续说道:“刚才我朋友给我的消息,乔三儿鹰猎小队那边买回来的那架当年的儿鹰子,今天出门放的时候,飘了!!”

听到这话,岳峰心头微微一动。

“飘的好,算着日子,也该飘了!!”

鹰飘了,就是在下地干活儿放猎的时候,脱离鹰把式的掌控逃走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越是体格子大的鹰,伺候鹰的细节越重要。

这么长时间一直没给喂轴清膛,平常喂鹰时候给的食物分量又把控不好,日常举架啥的肯定也欠缺,飘鹰是早天晚天的事儿。

乔三儿买回来的三架大鹰,一架是当年的黄鹰,两架是人手里换过毛的笼鹰。

笼鹰脾气小,容错率高返性慢些,黄鹰返性要略快一点。

这么算下来,另外两架鹰也快了。

孝文继续问道:“咱接下来咋办要不要打听打听飘鹰的区域,咱想办法逮回来”

岳峰逮鹰的本事孝文是知道的,去年冬天给陈大爷逮飘了的鹰,那叫一个干脆利索。

岳峰把鹰跑丢落脚的位置啥的分析的精准无比,找到之后下网逮鹰也是手到擒来。

可以这么说,这架鹰只要岳峰想逮,简单问一点信息参考,大概率能逮回来。

岳峰却摇了摇头:“咱家里不缺鹰用,逮回来容易生些是非!”

“那……咱就不参与了那可是一架大鹰,好不容易鹰飘了,不逮白不逮啊……”

孝文听完语气里有点小惋惜。

这时候,金龙主动提议道:“要不然,逮回来先在仓房里养着,等我回去的时候带走

在京城那边我也有不少喜欢鹰的朋友,我帮你们卖了,肯定能卖高价!”

岳峰心底略作沉思摇了摇头:“这活儿不能这么干,你这样……”

说话间,岳峰冲孝文摆摆手,孝文立马凑了过来。

“你去把鹰飘了的事儿,想招儿通过你朋友或者其他外人的嘴告诉周援朝!

这孙子前些日子,在林子里觊觎咱家儿鹰子来着,他肯定对这鹰感兴趣!咱们来个狗咬狗一嘴毛!

周援朝跟乔三儿本来也不对付,让他们掐去!”

听到岳峰的点子,孝文立马眼前一亮。

“这主意好!!我这就安排人传信儿去!”

“别慌,还有点细节要嘱咐你!”

“哥你说!”

“传信儿这事儿,一定要把你自己摘出来!甚至连你那个朋友,也要提前摘出来!

周援朝那个人心思重,心眼儿也歹毒,如果反应过来了,有可能有风险!”

“懂了,我这就去办,你们先忙着,我走了啊!”

“不急,稳当点儿!”

“嗯呐!”

……

等孝文走了,岳峰端起水杯灌了一口温水,心情颇为舒畅。

金龙听完岳峰的安排有点不理解好奇问道:“这可是一架大鹰啊,小峰你真不动心

你刚才说的那个叫周援朝的是干嘛的”

岳峰倒也没避讳,回答道:“我们村一个猎户,去年冬天进山打老虎,猎队的狗帮被乔三儿给毒死了,俩人有过节!

乔三儿背后捅咕我,让我逮着机会了,肯定要给他下绊子!

现在周援朝猎队半死不活都归拢不起人来了,也需要猎鹰改变现状,乔三儿的鹰飘了,正好儿给他点机会!”

叶小军听完来龙去脉,意味深长的看了岳峰一眼:“你这脑子,可以啊!平常看着不紧不慢的,关键时候是真好用!”

岳峰咧嘴一笑:“不好用咋办!咱不想去正面得罪人,只能想点歪招儿了!

周援朝前些日子,把我爸在林场散养的那只儿鹰子逮走了,养了好几天才跑出来被我找到!

我这人就这狗脾气,是朋友,咱就真心换真心,我肯定不差事儿!

但是如果没缘由的算计我,对不起,我也不是只会吃屈儿的孬种!”

“哈哈,这叫啥狗脾气,这叫爱恨分明!!就该这么整!!!”

金龙也附和一声,对岳峰的做法颇为欣赏。

……

另一边,得了岳峰指示的孝文,立马找到了自己的那个眼线朋友。

说起来,这个人岁数比孝文要大不少,大号叫孙建民,外号孙老四。

以前张家兄弟跟着自家堂叔进山打杂的时候,这个孙建民也是外围打杂的人员,帮着干点体力活儿啥的,混点猎货改善生活。

之前他就跟孝文关系不错,逢年过节的也有走动,孝文一直喊他四哥。

孙老四找孝文提过想要进岳峰猎队的事儿,岳峰以人手够用不招外人给婉拒了。

后来,孙老四就通过另一个朋友介绍,混到了乔三儿那边。

孙老四学过一点二人转,喝了酒喜欢高歌一曲唱点骚哄儿的小调,一来二去,就在乔三儿那里站稳了脚。

平常乔三儿家里有饭局啥的,不是正式场合,都喜欢喊孙老四活跃气氛。

自从岳峰让张家兄弟打听乔三儿的事儿,孝文就找机会跟孙老四提了这茬,再后来有点啥事儿,孙老四都会跟孝文偷摸的说。

孝文按照岳峰的意思,偷偷跟孙老四联系之后,对方立马就琢磨起来。

孙老四跟周援朝不熟悉,但是他有个同学跟周援朝关系不错能说得上话。

于是,孙老四眼珠子一转,就有了主意。

他拿了孝文给的五十块情报费,了十多块整了一桌不错的席面儿,窜了个局儿,请了同学当中间人,又喊了几个陪客,要跟周援朝认识认识。

在当时这个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小酒局其实非常常见,地方就那么大,俩人就算不熟,通过朋友一勾兑也就认识了。

周援朝从借着熊瞎子搞死了刘老三得到了一杆村部的不能见光的56半之后,入秋以来一直都不太顺利。

亲戚家避过了风头之后回来,通过朋友帮忙搞了几只猎犬回来,好不容易养熟了,带上山第二趟,头狗就被一头泡卵子给挑废了。

后来又因为猎队队员转投张家猎队的事儿动了手,失了不少人心,跟村书记王建国的关系也搞得很紧张,还是家里长辈出面,才算是又把狩猎证给办下来。

现在的周援朝,迫切的想要改变现状,否则兴安村周家猎队的名声可就要垮了。

得到熟人邀请,周援朝意识到这是一个重新拉拢人员的机会,于是欣然前往。

到了饭局上,几杯酒下肚,关系自然而然的融洽起来。

孙建民找到机会,将乔三儿组建了鹰猎大队的事儿提了一嘴,这下周援朝彻底上了心。

今年山上大山牲口少,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精英硬骨头。

放鹰打猎是个好路子啊,打小围猎物多,活的猎物能卖上价,周援朝早就眼红岳峰通过这一行赚钱了。

前些日子意外逮到那只被雕鸮撵跑的奶鹰子,周援朝兴奋了许久。

只不过缺乏训鹰放鹰的技术,不等研究明白呢,就被奶鹰子意外跑了。

现在通过孙老四嘴里得知乔三儿也整了鹰猎大队,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老四,你知道乔牧舟的鹰,是从哪买回来的吗”

周援朝端起酒杯冲着孙建民一比划,滋溜一口下去半截。

孙建民摇摇头:“这个没听他说,放鹰挣钱虽然好,但也轮不上我这户的。

不怕哥几个笑话,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乔三爷能看上我,也就是唱几句黄调儿给大家逗个乐儿,挣钱的买卖可轮不到我!

不过啊,这鹰也不是那么好放,长翅膀的玩意儿,摆弄不明白,一不留神,就能飞了!

昨天,三爷那边一架当年的儿鹰子,在马家屯那边逮野鸡,就飘了,几个人一直追进了后山也没追上,到现在还没找到呢!”

“鹰飘了”周援朝听到这几个字儿心底咯噔一下子。

得来全不费工夫呀,这不是给自己机会呢!

“对,应该是前一天喂多了,鹰吃饱了就不干活,出去放,起了个野鸡追出去,半道上就拐弯上了树!

后来又是喊,又是叫的,越追飞越远,不知道跑哪去了!”

周援朝佯装惋惜的说道:“那可挺可惜的!现在城里收活的野鸡野兔飞龙啥的,价格可不低!”

“没招儿啊,会的不难难的不会!鹰丢了再想找回来可不容易。

我听说,这玩意儿在野外,几天的功夫就反生了,到时候就算找回来,也没法干活儿了,还得从头训。

不过训的时间会短很多,掐了食儿,熬个两三晚上就能熟…”

“奥,呵呵!”

周援朝面色平静,心底已经起了波澜。

一顿饭的功夫,周援朝原本一斤的量,只喝了两杯半斤多就停了。

离开饭局之后,立马就回家忙活起来。

要说这周援朝,也是个脑瓜子聪明的选手。

上次儿鹰子得而复失之后,他就琢磨过,如何逮鹰的招儿。

只不过苦于过了猛禽迁移的季节,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真正找到机会实战。

让他织网布置自落网逮鹰他肯定不会,但是他想到了绳套儿这一招。

跟岳峰用过的绳套类似,天黑之后,带上竹竿跟手电筒进林子,然后用轮胎线栓一个活扣去套鹰。

刚才饭局上,听到了飘鹰的区域,周援朝决定去碰碰运气。

如果能把这架大鹰逮回来,哪怕不指望上山干活儿,在家里把如何训鹰的手艺研究研究也行呀。

基于这种考量,周援朝散局之后,很快就扛着竹竿,带着手电筒,去了马家屯。

马家屯距离兴安村不算近,至少有十几里山路,不过这点路对常年跑山的周援朝来说不算啥。

他的想法很简单,到了周围,先把竹竿藏起来,踩点找鹰活动的范围。

如果能找到,等天黑之后,就用手电筒搭配竹竿套索,把鹰神不知鬼不觉的套回来。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周援朝这人虽然性子毒,但是脑瓜子活,考虑事情比较有想法。

孙老四说丢鹰的人追着鹰进了后山,周援朝却觉得,鹰不一定能在陌生的后山活动,鹰还没彻底返性,不是那么怕人,说不定转一圈,最后就在村子周围过夜呢。

还真让他判断对了。

周援朝沿着打听到的马家屯位置找了一圈,在临近傍晚天黑的时候,还真让他循着铃声给找到了踪迹。

飘了的那架当年儿鹰子,落在了一处背风向阳的山核桃林里过夜。

找到了目标,周援朝耐心等到了天彻底黑透,取了自己带来的竹竿就开始行动。

普通鹰在晚上都是睁眼瞎,几乎没怎么费劲儿,这只逃跑的儿鹰子就被周援朝套了下来。

得手之后,周援朝顾不上大鹰剧烈挣扎了,归拢好翅膀跟挠人的利爪,拿着一块包袱皮一裹,揣到怀里拎着竹竿就往家走。

终于搞到了一只真正的猎鹰,这下好了,哥们也可以通过实操来熟悉猛禽习性。

等研究透了如何摆弄这猎鹰,不久将来哥们儿也可以通过放鹰逮活的猎物挣钱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乔三儿丢了鹰的事儿,慢慢的平息下来,几波人到处溜达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只能认栽。

三只鹰丢了一只,只剩下两只了,剩下的俩鹰把式明显重视了许多,就连每日喂食的分量,都有意识的扣了不少。

这时候,二把刀鹰把式的弊端就体现出来了。

明明晚上多举架几个小时,喂食给点毛轴清膛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些二把刀根本就不懂。

扣了日常鹰食分量,短时间里肯定见效,鹰亲和度上升,不容易飘。

但鹰吃不饱,膘情就会下降,下了地干活儿,放不了几把,就开始偷懒儿了。

越偷懒,干活儿效率越低,追不上猎物。

越是追不上,鹰把式越着急,变本加厉的继续扣食儿、蛮干。

恶性循环起来之后,这鹰出大问题就变成了必然。

这不,那架杂毛的破大鹰,经过几天的折腾,彻底趴了窝。

鹰放劈了,回家软绵绵的没有力气,伺候它的把式担心鹰有毛病,再顶上个满嗉子。

臭膛,甩食,反复两次之后,鹰的膘情从下地两斤一两,直接跌到了一斤九两多。

这时候如果鹰把式找个明白人问问,还有恢复好的余地,但是怕挨骂不敢跟乔三儿说,依然硬着头皮下地。

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这种膘情根本扛不住,架出去不等看到兔子呢,鹰已经炸毛了。

等反应过来把鹰带回家,再想弥补已经回天乏力。

鹰买回来,前后不到十天的功夫,第二只破大鹰,吊死在了二把刀鹰把式家的鹰杠上。

费一千多块买回来的三架大鹰,短短时间就只剩下那只三年龙,这下乔三儿彻底上了火。

还远没回本呢,鹰就死的死丢的丢,如果再这么放任下去,最后一只大鹰早晚也得出问题。

乔三儿给当初买鹰的经纪人村部打了电话,找李校常问原因。

钱都赚完了,李校常怎么可能会跟他说实话呢。

下轴、举架、控膘儿、这可是祖传训鹰术的核心,不是亲近熟悉的人,不可能打个电话就随便告诉你的。

电话里李校常云山雾罩的鬼扯了一通就把这事儿给敷衍了过去。

主观原因一概没提,只说这架破本身就便宜,毛都没换完,体力也差些,生病出问题是小概率事件。

乔牧舟也没法反驳这事儿,当初买的时候就便宜,回家好好的,养几天病了死了,只能自认倒霉。

三架大鹰变成了一架独苗苗,乔牧舟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加。

每天好吃好喝伺候着,晚上也派人正常举架不敢偷懒。

但是缺乏毛轴,让鹰的嗉囊里堆积了不少膛油,慢慢的,最后这架三年龙也开始变滑了。

肚子里有油水,下地干活儿就开始不正干了,明明一把就能逮住的兔子,偏偏追个没完。

好不容易逮住了,人走到跟前儿动静一刺激,鹰又撒了爪子了。

三年龙老鹰每天下地干活儿的收获非但没有提升,反而越来越少了。

一天只能逮个三四只野兔,还得是那种脚边起来踢皮球的个体。

收获猎物少了,挣的钱自然也就少了,回本遥遥无期。

不久前还野心勃勃的乔三儿,这下彻底知道了鹰不是那么好玩儿的。

没有真正的技术,这东西就算高价买到手了,也是个吃肉不干活的废物。

相比乔牧舟这边一头雾水摸不到头脑,悄咪咪套到儿鹰子的周援朝,把鹰带回家之后,沉着心思在家里关门熬鹰。

朋友的酒局也去的少了,没事儿在家里呆着也不出屋了。

得益于这家伙的细心提防,套了只大鹰回家的事儿,除了自家人之外,外面熟人朋友一直都没听到风声。

屋里熬鹰不见外人,大鹰肯定是没法完成应激性适应训练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摆弄,鹰在屋里还算老实,听到招呼也能完成叫远跟跳拳等操作。

但是一旦拿到院子里去见了天,屋里百试百灵的训练就不灵了。

周援朝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颇为烦恼。

现在的他还不知道,岳峰一直让孝文暗地里盯着呢。

乔三儿三架鹰,飘了一只,死了一只。

岳峰感觉,这下时机火候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