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韬佯装一路“追击”周仓等人,追至大汉境外,踏入哀牢地界晃悠了约莫半个月,才志得意满返回益州,在武阳城外扎下营寨。
一众世家代表听闻消息,赶忙前往韩韬军营致谢,其实他们心底最关切的,是周仓是否己被剿灭,不然只要那周仓还在,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血洗益州。
韩韬将众人迎入营帐,贾龙率先开口,满是感激:
“韩将军不辞辛劳,救我等于水火之中,实乃大恩。”
赵宣说:“自古贤人,无人能及韩将军啊。”
赵瑶附和道:“韩将军一心解救益州百姓,这‘仁义无双’之名,当之无愧。”
韩韬笑着拱手还礼:“各位太客气了,拯救百姓本就是我本心所向,做事只求无愧于心。”
众人纷纷钦佩点头。
贾龙趁热打铁,问道:“韩将军,不知此次可剿灭了周仓?”
韩韬面露遗憾之色:“实在可惜,周仓狡黠得很,派出死士拼死阻拦我,他自己则带着主力趁乱逃走。我一路追到哀牢地界,也没能追上。”
众人一听,顿时紧张起来,面面相觑。韩韬赶忙安抚:
“各位不必忧虑,周仓若敢再来犯,我定会再次出兵,绝不让他逍遥法外。”
众人这才稍感安心。
贾龙紧接着说:“韩将军,我方才与众人商量,想请将军派兵驻扎在益州,如此一来,我等方可高枕无忧。”
韩韬立刻摆手拒绝:“这怎么能行,我此番出兵是为救你们,若赖着不走,天下人会如何议论我韩子韬?”
韩韬心中暗笑,盘算着还得让周仓时不时来搅和一番,才能持续从世家这儿获利。
贾龙苦劝:“韩将军,我知晓您重义,不愿落人口实。可周仓实在残忍,此次杀了众多世家子弟与百姓,我们实在害怕。”
韩韬仍装作不为所动:“各位放心,我承诺,只要周仓敢回来,我随时起兵支援。再者,我与朝廷多次交恶,若留在此处,朝廷知晓,也会给你们惹麻烦。”
一众世家听这话,明白韩韬确实无意霸占益州,更没打算压榨勒索,心底暗赞他是明主。
李权见状打圆场:“韩将军征战多日很劳累,此事不妨明日再商。”
众人点头,纷纷告辞回城,继续商议对策。
回城后,贾龙说:“韩子韬确实仁义,没趁机压榨咱们,刚看他递来的军费明细,也很合理。”
众人纷纷称是。李权忧心忡忡:
“咱们各家部曲损耗殆尽,短时间难以恢复,若周仓折返,必定大祸临头,得想法子留下韩子韬。”
赵瑶抛出主意:“让韩子韬留下的关键在于应对朝廷,还有安置韩子韬的军队。此次益州北部五郡不少世家遭难,除了登记在册的土地,他们还有不少私藏土地。
登记的让幸存族人继承,私藏土地就给韩子韬屯田,既解决他养军难题,又不用咱们出军费,咱们没损失,还能得庇护。”
众人一番权衡,觉得此计甚妙,纷纷点头同意。
第二天,贾龙等人再访韩韬,将商量好的办法道出。韩韬虽然内心狂喜,嘴上却还推辞:
“这怎么使得,旁人定会说我趁火打劫。”
贾龙劝道:“韩将军别再推辞,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唯有如此,益州才能安稳,免受黄巾之乱。”
韩韬仍装为难:“要是朝廷怪罪下来,如何是好?”
贾龙坚决的说:“按登记土地、壮丁纳税,朝廷不会起疑,刺史那头我们搞定。真要怪罪,我们就拥立将军为主!”
韩韬佯装激动:“各位如此信任,我韩子韬定守护好益州,不辜负大家!”
贾龙等人见他应允,大喜过望,拱手称谢。
当日,韩韬在军营宴请各家,次日便派兵进驻汉中郡、蜀郡、广汉郡、巴郡和蜀郡属国这益州北部五郡,顺理成章接管了世家私藏土地。
韩韬兴奋难抑,悄无声息就占据了益州五郡。益州刺史郤俭得知情况,鉴于之前被马相,周仓折腾怕了,又见税收不少,朝廷不会察觉,索性睁只眼闭只眼,佯装不知。
韩韬一番巧妙运作,把拯救益州之事宣扬得沸沸扬扬,声名愈发远播。
在九江郡的郊外,蒋钦与周泰正悠然漫步,谈论着当下局势。蒋钦一脸钦佩地说:
“幼平,你听说了没?韩子韬前些日子为救益州的百姓和世家,不辞辛劳,发兵首入益州,一路把周仓、裴元绍追到了大汉境外,成功救下那些世家。
关键是,人家事了拂衣去,没侵占益州百姓和世家的一针一线,这般仗义作为,实在难得。”
周泰重重点头,眼中满是向往:
“是啊,如今韩子韬的威名可谓名动天下。公奕,不瞒你说,我早有投奔他的想法了,跟着这样的主公,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蒋钦拍了拍周泰的肩膀,兴奋回应:
“我也正有此意!虽说朝廷将韩子韬视作反贼,可你瞧瞧朝廷那些贪官污吏,顶着正经官职,却尽干些缺德事。
反观韩子韬,桩桩件件都是大丈夫所为。”
周泰当即拍板:“那咱们一起!去投奔韩子韬。”
二人相视一笑,就此定下约定。
与此同时,在凉州地界,一位二十多岁、身材魁梧高大的年轻人正步履蹒跚。他一路长途跋涉,盘缠己经耗尽,饥肠辘辘地在街上晃荡。
走了许久,他瞧见一块醒目的牌匾,上面写着“子韬商会”。他早有耳闻,这子韬商会向来乐于帮扶有困难的人,便抬脚走了进去。
年轻人朝管事的恭敬行礼,略带窘迫地问道:“请问,能给我点东西吃吗?”
管事的随意打量一眼,见他狼狈却不失礼数,爽快应道:“当然可以。”
说罢,安排年轻人入座,吩咐下人端来饭菜。
年轻人风卷残云般吃完,再次起身恭敬道谢,转身便要离开。
管事的却留意到这年轻人身强力壮,浑身透着练家子的精气神,忙出言挽留:“壮士请留步!”
年轻人闻声回头,管事的顺手将一包钱塞进他手里,笑着说:“这些钱你拿着。”
年轻人受宠若惊,急忙推拒:“这怎么好意思,能给口饭吃我己经感激不尽了。”
管事的执意递上:“无妨,我瞧你也是一位好汉,只是暂时遇上难处,往后定会时来运转。”
年轻人感动不己,抱拳坦诚相告:“不瞒您说,在下名叫太史慈,从辽东赶来,一心投奔韩子韬将军。”
管事的一听,喜上眉梢:“壮士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能为我家主公效力,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太史慈眼中燃起希望之火:“希望如此。”
他郑重拜谢管事,而后怀揣着希望,朝着冀县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