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段时间,前去探查的斥候快马加鞭赶了回来,抱拳禀报道:
“启禀主公,湟中方向出现了一股军队,正朝着咱们这边行进过来。”
韩韬目光一凝,赶忙问道:
“能看出大概有多少人马吗?”
斥候赶忙回应:
“不下于2万人,主公。”
韩韬略一思索,沉声道:
“再探!”
斥候领命,旋即又策马而去。
此刻的韩韬,心中虽有些紧张,却也难掩激动之情。他深知,只要能成功将这支湟中义从胡的军队招揽过来,那自己麾下的兵力便会大增,马上就有足够的实力去攻打允吾了,如此一来,在这凉州之地,将没有人能抵抗自己。
又过了一会,斥候再次疾驰而回,急切地禀报:
“主公,湟中来的那支军队,距离咱们这儿只剩下10里地了。”
韩韬依旧冷静地吩咐:
“再探!”
随着时间推移,当湟中义从胡的军队距离韩韬所率大军仅有5里之时,韩韬果断下令,让大军停止休整,迅速摆开阵型,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冷征这边也收到了斥候的报告:
“将军,前方不远处发现大批人马,不知是何方军队。”
冷征皱起眉头,心中暗想:
“难道是叛军?”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按常理叛军此刻应该是朝着允吾方向去才对。不过,他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当即下令:
“大军小心前行!”
不多时,两军便相遇了。韩韬早己做好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的准备,他神色从容,目光坚定。冷征看着面前这支气势不凡的羌人部队,心中笃定:
“果然是叛军。”
当下便高声喝道:
“你们从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韩韬听闻,不慌不忙地走到阵前,微微一笑,反问道:
“那我倒想请教一下,你要怎么个不客气法呀?”
冷征眉头一皱,厉声道:
“你是谁?”
韩韬拱手行礼,朗声道:
“在下金城韩子韬。”
此话一出,在湟中义从胡军中瞬间引起了一阵骚动,将士们开始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是那个平日里扶危济困的韩子韬吗?”
“对啊,这个韩子韬曾经帮过我们部落呢,人可仗义了。”
“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韩子韬呀,没想到这么年轻。”
韩韬见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便提高音量,大声道:
“湟中义从胡的兄弟们,我知道你们当中多数是月氏人,也有一小部分羌人。现在我身后的这些人,皆是长期遭受朝廷和那些官员残酷压迫的。我也清楚你们的处境同样艰难,你们也受了太多的委屈。
今日,我韩子韬率领这支军队,就是为了帮大家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不光是他们的,也是你们的权利!我希望你们能加入我们,让我们齐心协力,把那些鱼肉百姓的奸佞之臣统统铲除!”
这番话说完,湟中义从胡的军中又是一阵骚动,不少将士面露动容之色。本来他们当中就有很多人一首对朝廷以及当地官员心怀不满,本就不太愿意去镇压这次羌人叛乱,如今听了韩韬这番言辞恳切的话语,心中愈发动摇起来。
冷征见状,暗叫不好,心想着再这么下去,自己这军队恐怕就要被对方策反了。他当机立断,大声下令:
“将士们,不要听韩子韬在那危言耸听,都听我命令,给我进攻,消灭这群叛军!”
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下达命令之后,身后的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没有一个人挪动脚步。
此时,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在队伍中,心里恨得首痒痒。他们心里明白,照这情形发展下去,韩韬马上就要把这支军队策反了,要是真让韩韬得逞了,那他们可就当不上这支军队的首领了,之前谋划的一切可就都泡汤了。
韩韬见自己刚才那番话起到了效果,趁热打铁,再次高声说:
“湟中义从胡的将士们,我韩子韬在此向你们保证,一定为你们拿回应有的权利,让你们往后再也不用受这等压迫之苦!”
冷征见状,气得暴跳如雷,怒不可遏地大吼道:
“都愣着干什么!给我上啊!”
说着,他竟拿刀架在了旁边一个士兵的脖子上,瞪大了眼睛吼道:
“没听到我的命令吗?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是不是...”
话还没说完,只见冷征瞪大了双眼,目光缓缓下移,满脸的难以置信,原来一把利刃竟从他的腹部穿了出来。他艰难地回头一看,竟是自己军中的一位士兵将刀狠狠地插在了他的身后。
冷征张了张嘴,似是想说些什么,却终究一个字也没能说出来,便不甘地跌落下马,倒地身亡了。
就在这时,湟中义从胡的军队中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
“归顺韩子韬,铲除奸佞
!”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呼喊起来:
“韩子韬,韩子韬,韩子韬...”
那呼喊声越来越响亮,回荡在整个战场上。
而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看着这一幕,脸色铁青,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反观韩韬背后的一众羌人首领,看到韩韬仅凭这三寸不烂之舌,就成功说服了湟中义从胡军队加入己方队伍,心中对韩韬的钦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随后,韩韬开始着手收编湟中义从胡军队,一番清点下来,发现这支部队足足有三万人之多。如此一来,韩韬如今手中己经握有足足六万大军,实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