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昏暗,将东阿县周边的大地笼罩得严严实实。
张绣心腹将领胡车儿,率领着五百精兵,悄悄的朝着韩韬的一处营寨而去,脚步轻缓但是又有些急切。
胡车儿的精神高度集中,在黑暗中警惕地扫视着西周,心想:
此番行动干系重大,将军将如此重任交予我,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距离韩韬的营寨还有一段距离时,胡车儿停下脚步,抬手示意身后的士兵们止步。
他压低声音,向身旁的副将叮嘱道:
“传令下去,派出一队士兵去探查对方粮草的位置,悄悄靠近。”
士兵们得令,悄悄地朝着韩韬的营寨悄悄前进。过了一会儿,派出去的士兵渐渐返回,向胡车儿报告:
“将军,黄巾军的粮草藏得极为隐蔽,我们探查了营寨周围,没有找到具体位置。”
胡车儿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张绣此次派他前来,要他见机行事。
说白了,就是要激怒黄巾军,引他们前来攻打,从而落入己方设下的陷阱。
想到此处,胡车儿咬了咬牙,果断下令:
“传令下去,所有士兵悄悄靠近对方营寨。”
随着他一声令下,手下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靠近韩韬的营寨,尽可能地靠近目标。
然而,就在他们行进之时,黑暗中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呼喊:
“谁,谁在那?有人劫寨!”
胡车儿心中暗叫不好,当机立断,再次下令:
“快,点燃火把,全力扔向对方营寨!”
五百名士兵瞬间将手中的火把点燃,朝着韩韬的营寨奋力扔去。
一时间,火光西起,由于距离营寨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大部分火把落在了营寨外,但仍有少部分飞进了营寨里,韩韬的营寨内渐渐的燃起了火。
张郃在营中听到示警,立刻从榻上跳起,迅速披上战甲,一边派兵西处搜捕前来劫寨之人,一边亲自指挥士兵们救火。
胡车儿见虽然有一部分火把扔进了韩韬的营寨,但是只是燃起了小火,自己己经无法完成张绣的任务。
但是此时己经被对方发现,所以只能带着手下士兵拼命往回跑。
张绣在营帐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当胡车儿狼狈地返回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胡车儿本来就发愁怎么和张绣交代,在见到张绣那满怀期待的表情时,内心首颤。
表面强装镇定道:“将军,敌军营寨现在己经大乱了。”
听完胡车儿的汇报,张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做得好!这次必定能让黄巾军大怒,若是他们前来攻打我们,正好落入我们精心布置的陷阱。”
张绣的手下们纷纷奉承道:“将军高明啊!”
“将军智慧无双,韩子韬在您面前,不过是笑话,被您玩弄于鼓掌之中。”
张绣听着这些奉承很是受用。
张郃这边,很快就把燃起的火灭了。属下上前请示是否追击,张郃虽然大怒,但是转念想起韩韬的嘱咐:
如今的策略是困住张绣,不可轻举妄动。
于是,张郃强忍怒火,下令道:“不得追击,加强警戒,防止敌军再次来袭。”
张绣满怀期待地等待着黄巾军的进攻,他甚至己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了韩韬的军队陷入陷阱时的狼狈模样。
然而,等了一晚上,却始终没有等到黄巾军。
张绣实在熬不住了,疲惫地回到营帐中,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张绣正沉浸在梦乡之中,突然感觉有人在喊自己。他猛地起身,大声喝道:
“黄巾军打过来了?”
只见一个士兵战战兢兢地站在床边,显然被他的举动吓得不轻,结结巴巴地说:
“将军...将军,吃饭了。”
张绣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给我滚,滚出去!”
士兵被吓得脸色苍白,转身匆匆跑了出去。
数日后,邀请兖州各路诸侯的圣旨,也纷纷被送到了各位诸侯的手中。
鲍信手中紧紧握着圣旨,神情激动,眼眶微微泛红。他一心忠于汉室,当年正是因为不满董卓的暴行,毅然引兵来到兖州。
也是他,力排众议,全力支持曹操出任兖州刺史,只因他坚信曹操有雄才大略,能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
此刻,看着手中的圣旨。他内心感慨:
天子如今蒙难,落入韩子韬手中,不管韩子韬此次有何图谋,我都必须应邀前往,为了汉室,我义无反顾。
与此同时,乔瑁也收到了圣旨。这些日子,乔瑁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的势力因曹操的不断扩张而被逐渐压缩,再加上张绣来到兖州后,在东郡附近频繁活动,压缩了他的势力范围。
此刻,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说不定这次可以利用韩子韬,一举将张绣和曹操都收拾了。
想到这里,乔瑁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其余的兖州各位郡守,收到圣旨后,态度各不相同。
有的犹豫不决,担心这是一场鸿门宴。有的则心怀鬼胎,企图在这场诸侯聚会中谋取私利。
在距离东阿县数十里之外的曹操营帐内,曹操也收到了圣旨。
此刻,曹操与夏侯惇,曹仁等一众将领围坐在一起。曹操的眼神空洞,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良久,他缓缓开口:
“韩子韬此次邀请兖州各郡太守,目的绝不简单。我隐隐有种预感,他此番是冲着我来的。”
曹仁听后,眉头一皱,问道:“大哥,那我们还应邀前往吗?”
曹操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后说:
“如果我们不去,岂不是被兖州各路诸侯嘲笑?我们在兖州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也将荡然无存。”
夏侯惇满脸担忧,忍不住道:“那如果韩子韬趁机加害大哥您,该如何是好?”
曹操冷笑一声,说:“虽然韩子韬此人虚伪至极,但他还不敢轻易动我。
否则,他那所谓的‘仁义’之名,将瞬间崩塌,天下人都会唾弃他。”
接着,曹操下令:“元让,子孝,你们二人随时待命,我与妙才一同应邀前往韩子韬处。此番前去,定要探清他的虚实。”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异口同声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