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银河 作品

第82章 袁绍,公孙瓒结盟

此时,一位妇女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在领了粥之后,坐在一旁吃了起来。

妇女看着这些给难民发粥的士兵,只见他们身穿黄色盔甲,头盔上都裹着一块黄色的布,便知道他们是黄巾军。

虽然妇女没有文化,但也清楚此处是韩韬的地盘。但她还是问旁边的士兵:

“军爷,你们是谁的属下啊?”

士兵轻声回道:“我们是韩子韬天王的部下,我们是黄巾军。”

妇女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又问:“董卓在邺城只招募壮丁,根本不管我们老幼妇孺,嫌弃我们没用,你们为什么要给我们饭吃?”

士兵耐心地回道:“天王对待众生都是平等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值得尊敬的,都有活下去的权利。”

妇女听后愣住了,心想:“都说韩子韬仁义无双,保护穷人,传言果然不假。”

接着,她对士兵说:“军爷,你头上的黄巾标志能送给我吗?”

士兵先是一愣,随即把头上的黄布摘下来,递给了妇女。

妇女拿着黄布,对孩子说:“孩子,你听好了,冀州的官员救不了你,朝廷救不了你,如果没有天王我们早就被饿死了。

从今以后,黄巾就是你的信仰,天王就是你的信仰,记住了吗?”

孩子懂事地点点头。妇女把黄布戴在孩子头上,拉着孩子离开了。

韩韬赈济灾民的消息迅速传开,传遍了天下,得到了全天下人的赞扬。

在兖州的一处茶馆里,说书先生抿了一口茶,道:

“接下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董卓选壮丁,韩韬救妇孺。”

接着,他把董卓不管老幼妇孺死活,只招募壮丁扩充军队,同时抢劫邺城富户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讲了出来。

台下的观众义愤填膺,纷纷指责:

“董卓真不要脸!”

“这个该天杀的董卓!”

等说书先生讲到韩韬拿出粮食赈济老幼妇孺的时候,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观众们窃窃私语:“都说金城韩子韬扶危济困,果然名不虚传啊。”

“韩子韬是真仁义啊。”

韩韬的仁义之名,在这一传十,十传百的传颂中,更加响亮了 。

当韩馥得知陶谦率兵前来支援的消息后,心中满是感激与振奋,亲自前往迎接。

陶谦远远看到韩馥,也急忙翻身下马,两人的手握在一起,仿佛握住了对抗董卓的希望。韩馥真诚地说:

“自古贤人未有及恭祖者。”

陶谦客气地回应:“除掉董卓,还天下一个太平,我陶恭祖义不容辞。”

随后,韩馥拉着陶谦的手,一同往营帐内走去。

而公孙瓒在行军途中,接到了袁绍的信,信中邀请他先与袁绍汇合。

公孙瓒心中疑惑,问:“袁绍此举何意?”

关靖思索片刻后道:“想必袁绍还是对冀州不死心,想要拉拢主公。”

公孙瓒不屑地摇摇头,叹道:“此刻,董卓未除,袁绍还想着内斗。”

关靖继续分析道:“韩馥能力有限,之前率领我们三路诸侯联军,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都未能打败董卓,反而让董卓挖壕沟把邺城淹了,竟然浑然不知。

此次如果还是韩馥领导我们,我实在是没有信心。”

公孙瓒听后恍然大悟,问:“难道袁绍是想要联军的指挥权?”

关靖点头道:“我猜测是如此。不如主公应下袁绍,先去与袁绍碰面,看看他到底何意。”

公孙瓒觉得有理,便改变行军路线,前往与袁绍会合。

韩馥这边,安顿好陶谦之后,李历来报:“大人,闵纯回来了。”

韩馥一听,急切地问道:“在哪里?”

李历回道:“正在您的营帐门口等候您的召见。”

韩馥快步赶回自己的营帐,在营帐门口见到了风尘仆仆的闵纯。

闵纯从凉州赶回后,听闻董卓水淹邺城,担心被董军抓住,于是一路躲藏。

最近听闻韩馥突围到了巨鹿,在巨鹿整军备战,便马不停蹄地赶来。

韩馥一把抓住闵纯的手,激动地说:“伯典,辛苦了。”

闵纯连忙道:“大人辛苦了。”

接着,韩馥带着闵纯和李历进了营帐。士兵给三人上了茶,韩馥屏退了左右。

营帐内,只剩下韩馥的绝对心腹李历和闵纯。韩馥迫不及待地问闵纯:

“伯典,韩子韬对于我们归顺他的事情什么态度?”

闵纯回道:“韩子韬说了,只要大人诚心归顺,他让大人您永为冀州刺史。”

韩馥一听,内心的担忧顿时烟消云散。

闵纯接着说:“不过,韩子韬要求您把两个儿子送过去。”

韩馥听后没有丝毫犹豫,说道:“没问题,韩子韬仁义无双,我的儿子送过去我放心,而且我也是诚心归顺。”

韩馥又说:“伯典,这次辛苦你了,事情办的不错。”

闵纯感激地说:“多谢大人夸奖。”

袁绍和公孙瓒此刻正相对而坐。公孙瓒道:“本初,你让我来与你会面,可有要事?”

袁绍坦诚道:“兄弟,不瞒你说确实有要事相商。董卓如今占据邺城,虎视北方。韩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次韩馥召集各郡县和诸侯共同对抗董卓,我想推举伯珪你为盟主,统领联军对抗董卓。继续让韩馥领导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公孙瓒一听便明白了袁绍的意思,心中一时不知该如何答复。他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借此机会迅速思考。

过了一会,公孙瓒道:“本初,韩馥确实不适合当盟主了,他没有这个能力,否则也不会让董卓挖了几个月壕沟,他都没发现,还折损了我们几方如此多的兵马。

但是这个盟主还是要你来当。你来当才能服众。”

袁绍心中一喜,但还是假意推辞道:“还是伯珪你来当,我定当听你号令。”

公孙瓒认真地说:“本初,咱们俩明人不说暗话。这次的盟主之位还是本初你来。

只是韩馥己经不适合在领导冀州了。我准备在打败董卓之后,助你夺取冀州。”

袁绍一听,大喜过望,说道:“伯珪,如此的话,我把中山郡和常山郡给你。”

公孙瓒也大喜道:“之后你我结盟攻打并州和青州。你我联手定能一统北方,到时候与韩子韬一决雌雄。”

袁绍一拍大腿,兴奋地说:“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二人商议己定,便率军前去与韩馥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