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在的视角来看,秦始皇堪称爽文小说男主。搜索本文首发: 神女赋 】
【他有着高贵的出生,以及不幸的童年,家庭破碎、经历离奇,然后一步步逆袭。】
【故事要从商人吕不韦的一次投机取巧说起,吕不韦年轻时游走于列国之间经商,偶然结识了赵国作为政治人质的子异。】
【出于商人的直觉,吕不韦敏锐的察觉到了子异的价值,也就是纯正的王室血统,认为他“奇货可居”,适合配种。】
【于是吕不韦决定做子异的天使投资人,把自己能歌善舞的小妾赵姬,送给了子异,换了个未来官位的期权,博子异二代发展可期。】
【也是因为这样,嬴政的生父就成了一个谜。】
【在赢政九个月大的时候,秦赵两国开战,子异也是个人渣,抛妻弃子趁乱跑回了秦国。】
【于是赵国便对嬴政赵姬母子,开始长达6年的追杀,所以嬴政的童年,是在追杀当中度过的,当然他肯定也想不到,被追杀的童年阴影,会伴随他一生。】
【多年以后,会因为一个名叫荆轲的刺客,绕柱而走而名留青史。】
这个时候,弹幕也开始活跃了起来。
弹幕咱世上最早的走位便是秦王绕柱。
弹幕:要不说咱们祖龙能绕柱呢,敢情是打小练出来的!
弹幕:王负剑!王负剑!这可是咱政哥的名场面。
看到这里的嬴政,脸色当即黑脸下来,绕柱可是他这一生的污点啊,没想到这小辫子竟被后世揪着不放。
“你们就是这么对待祖龙的吗?”
【9岁那年历经千辛万苦,嬴政终于回到了秦国。】
【4年后,庄襄王去世,嬴政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秦王,这年他13岁。】
【然后嬴政遇到了人生的第二次危机:继父的叛乱。】
【嬴政继位时,赵姬也才三十岁出头,身为太后,孤身一人难免寂寞,自然想到了老情人吕不韦,如今吕不韦已是相父,也手握秦国不少的股份。】
【当初的天使投资,价值一路飙升,吕不韦很清醒,现在的赵姬,已经不是当初只会跳舞要打赏的女主播了,若出了幺蛾子,他的前途也会尽毁。】
【于是,吕不韦便给太后找了个身怀“特长”的男宠嫪毐。】
【嫪毐进宫后,不仅和太后生了两个小孩,而且傍富婆傍出幻象来了,逢人就说自己是嬴政的继父。】
【之后,又假借太后名义造反,但嫪毐实力有限,毕竟经营范围大不相同,嬴政不费吹灰之力便平定叛乱,将嫪毐车裂,五马分尸。】
【那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也被嬴政亲手摔死,接着软禁赵姬、流放吕不韦,一气呵成,顺手还把秦国股权分散的问题解决了,一举扫平了自己执政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而此时的嬴政,只不过才21岁,现代人21岁,还处于清澈愚蠢的大学时期,而嬴政已经开始在政治斗争的漩涡当中,拨乱反正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咱们祖龙9个月便出道,在颠沛流离当中磨炼了一身本领。】
秦国位面,嬴政望着如同过眼烟云般的往事,心中那份怒火,再度被勾起。
“哼,那嫪毐和我母亲在深宫纠缠不清,诞下子嗣,我本来不愿意管这些破事,谁知道这嫪毐竟然贪欲旺盛,霸占了一国之太后还不够,还想要觊觎王位?”
“朕自幼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也练就了一身本领,他还太嫩了点。”
明朝,永乐位面。
朱棣不由得感慨:“嬴政自幼便经历过非人的遭遇,故而他的心早已是坚不可摧,有了后面的残暴行为,也实属正常啊。”
朱高炽在旁,疑惑道:“为何没有杀吕不韦,难道吕不韦真的是他亲爹吗?”
朱棣眼神闪烁:“恐怕,连祖龙自己都不清楚吧,因此才让那吕不韦逃得一命。”
【所以,嬴政是个个人能力很强的人,这一点也比较符合秦国赢氏的血脉。而秦国历代国君,都有一个统一天下的梦。】
【嬴政也有,并且他还是一个执行力超级强悍的人,不到十年便横扫六合,灭了六国,效率极高。】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军事实力大幅度提升,六国的统一,必然基于先王为秦国打下的强大根基,但是这也与嬴政强悍的个人管理才能,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个牛逼的统治者,最牛逼的能力便是,能够网罗牛逼的人,而且还能让这些牛人,给自己卖命打工。】
【历史上不少皇帝为了除后患,都会在建国之后,屠戮功臣,比如刘邦和朱元璋,而统一六国之后,嬴政没有杀过一个功臣。】
汉朝。
刘邦看到天幕又在diss自己,当下不以为意。
在此刻的位面时空当中,他已经完成了“杀功臣”这一自认为伟大的壮举。
“呵呵,夺取天下后,我曾经封赏了不少异姓诸侯王,但是这些诸侯王是怎么回馈朕的呢?”
“哼!不服从朕的统治也便罢了,在自己的地界作威作福,甚至还起了反叛之心,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这些人,如何留得?就因为他们是开国功臣,就能任由其
放纵?”
“笑话!”
刘邦勃然大怒,将旁边的戚夫人吓了一跳,她赶忙上前安抚:“后世如何评述,谁也管不了,陛下,您消消气,我给您按摩按摩。”
明朝,太祖位面。
朱元璋老脸一红,说到底,杀功臣这件事,怎么说都只能是帝王的不对。
“可是,谁有知道,咱的不易呢?这都是为了下一任皇帝顺利继位,不得已而为之啊,毕竟要铲除一切不安稳的因素,只能宁可错杀,不肯放过了。”
开国功臣功勋卓越,杀功臣,与功臣自恃功高,恃宠而骄,本身便是千古悖论。
“驭人之术,不过是驭心罢了,若是心不在,留人何用?不如杀之,只能如此而已。”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