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虾仁 作品

第45章 一个强大完整的国家,是华夏人最大的底气

明朝位面。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皇

朱元璋听的热血上涌,猛然拍案而起:“好!”

朱元璋细细品味着这句话,当真是穿越千年时空,如同洪钟大吕般,响彻在他的心间,久久萦绕,震耳发聩!

一旁,朱标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朱元璋此时道:“标儿,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此若不是这天幕,以及后世出土的秦简,为始皇帝正名,他还不知道要被后世误解多少年。”

“若非他在东巡途中病逝,若是再多活几十年,那秦朝将又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什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将会成为笑话而已。”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朱棣,此时开口了:“世人都说秦国七代国君的努力,全都败在了胡亥手上,我倒是认为,能够七任君主不出昏庸之辈,已是极为难得了,如果秦始皇不死,扶苏必然会成为秦王,秦朝也不会二世而亡。”

朱元璋念及此,颇为凝重的点点头:“世人都说焚书坑儒,实际上始皇帝坑的主要都是方士,算命炼丹的加上道教,都没有骂起来,儒生们倒是骂的起劲,这也正是读书人的可怕之处,能恣意操纵历史。”

朱标如梦方醒:“祖龙毕竟是第一个大一统的帝王,仅凭其文化、经济、社会的大一统,再加上后世都效仿其治国架构,这就已经名垂千古了,谁还不犯点错呢。”

朱元璋和朱棣纷纷点头。

【秦二世而亡后,历史只能交给后人书写。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统一思想,但是并没有烧毁农书和医书。】

【秦始皇崇尚的是法家,强调的是富国强兵以法治国,这与儒家核心思想相悖。】

【因此那些儒生便拼命的抹黑秦始皇,什么孟姜女哭长城乱七八糟的故事,都编出来了,实际上孟姜女那时候,嬴政还没出生呢,由此可见文化人的腹黑能力实在是爆表。】

【秦始皇是个有争议的人,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他们看见更多的是秦王朝的苛政。】

【或许,他们离历史太近,两千年多年后,我们再去回看秦始皇,或许会看的更清晰一些。】

【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近现代社会,对应的是不同生产力现状,人所追求的自我意义,和能够实现的自我价值,终究是有极限的。】

【尽管秦始皇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但也逃脱不了时代局限性的束缚,没有实现所有的理想与抱负,何尝不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孤独呢?】

【但无论历史如何书写,一统华夏是秦始皇千古古人的牛逼之处,秦王朝对于凝聚华夏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

【始皇帝用自己的一生,化作一双滔天巨手,穿越时空,历经千年,将我们华夏民族深深聚拢在一起,直至现世。】

【车同轨、书同文,让我们有了统一的经济和文化,就像统一货币、普及普通话,秦直道,秦驰道,让高速公路的诞生,领先于罗马200年。】

【军事和经济的崛起取,决于交通的发达,无论是罗马帝国的凯撒,还是相统一欧洲的拿破仑波拿巴,都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和国家的强大。】

【伴随着现代全球化的加深和国家的开放,世界充斥着经济的博弈和军事的角力,其他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的矛盾也在对比之下,让我们意识到,统一的来之不易。】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写的是国破家亡的苦楚。】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写的是抵御外敌、精忠报国的热血。】

【国家统一是华夏历史发展的主流,华夏文明得以保护、传承,华夏民族得以发展、延续,欧洲人几经努力,也从未达到长时间的统一。】

【而华夏却能将一个文明延续至今,一个承载着多民族的大国,能够走向世界,统一始终是前提。】

【一个强大完整的国家,是每个华夏人最大的底气!】

【所以,我们面对灾难,可以无所畏惧,面对挑战,可以携手共进,这源于秦始皇统一华夏的伟大,也是共同认同的华夏文化!】

一个视频至此结束,弹幕却疯狂刷个不停。

“秦始皇,缺世界地图!”

“这就是我大政哥,牛逼(破音!)”

“升华了,猛男落泪!”

“嬴政:朕之功过,当世之人无一人可评,百代之后,自有定夺!”

“一个超越2000年的眼光,至今依旧在凝视这片故土。”

“自称汉族,不如自称秦族,自称秦族亦是华夏人。”

唐朝位面。

李世民感慨:“世人都只知道求长生,却不知道,他必然是有太多丰功伟业想要完成,有太多的规划还未实现,这才是他求道长生的初衷。祖龙毕竟是第一个皇帝,需要摸索的太多了。”

房玄龄此时终于先长孙无忌,铿锵道:“不得不佩服始皇帝的远见卓识,看上去他与当时的时代,是那么格格不入,但是对后世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一位孤独前行的帝王,也是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长孙无忌此刻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最后憋了半天,也只能憋出一句:“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

而此时李世民却忽然打断了他:“好了辅机,莫要再说下去了。祖龙,终究是,万古流芳啊。”

长孙无忌马上收敛,俯首施礼:“遵旨。”

秦朝位面。

嬴政眼中晶莹泪水,终究是没有忍住,他转过身去,不想让群臣看到自己这一面。

“后世人,都是这样看待朕的吗?”

“死而足矣!”

“足矣!”

嬴政眼中闪过坚定的神色,既然如此,他就要坚定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走。

“一些事,一些梦,哪怕自己不能完成,后世千千万万的华夏人,必然能够接过朕的薪火,照耀千古!”

所有位面,都在为了后世对始皇帝的评价而震惊,这其中,最惭愧的要属司马迁了,他是震惊之余,还有无尽的羞愧。

那只正在写史记的手,悬在空中,颤颤巍巍,再也不敢随意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