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名帅不帅 作品

第143章 北美的年轻人们哟,请再大点力!

第143章 北美的年轻人们哟,请再大点力!

“路江,路江啊,哎呀,不容易啊路江.”

当晚,正熟睡的路江接到了周建辉的越洋电话。

电话里周建辉的语气越来越情绪化。

比几周前《you》登陆公告牌还“疯”。

至于原因,从手机上跳动的紫色宝箱就能看出来了:

【周建辉豁出去了,想要用职业生涯换取资源,力求看到《youarebeautiful》能取得更高成就】

好家伙,居然都赌上职业生涯了?

路江细细聆听,等听周建辉絮絮叨叨说完后,路江这才知道,这还真挺不容易的。

那毕竟是格莱美。

作为全世界歌曲类的顶级奖项,可不是跟亚洲那些野鸡奖一样随随便便就能上的。

其中涉及到一套完整成熟的商业化游说体系,类似奥斯卡。

所以一般歌曲想要冲击格莱美,除非质量和影响力确实不错,不然就得花去海量资源。

周建辉当然是没有这些资源的,只能靠华纳总部。

华纳总部对《you》的态度虽然比几周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这毕竟是中国人写的歌,他们依旧不太相信,或者说不太乐意投入相关资源。

周建辉哪能放弃,作为大中华区总裁,同时极有可能是下一任亚洲区总裁的他,于是豁出去了。

谈判中甚至一度喊出不给扶持就带着路江投奔别的唱片公司的豪言壮语——周建辉自己是这么说的。

最终,华纳总部决定给资源。

接下来《you》将会开启格莱美游说。

“不过路江你也别抱太大希望,这事很复杂的,不是有资源就能上的。”

周建辉最后解释一句。

“我知道,重在参与嘛,不管结果如何,现在能进入前40我已经很满意了,老周,辛苦了!”

“哎呀这种话,等我回来时候酒桌上再说。”

周建辉的语气很是愉悦。

一通稍微夸大了点的卖惨,能顺利收获路江的感谢,这就值了!

说着,他继续道:“现在咱们再说点正事。”

“你说。”

“你得准备来老美了。”

“格莱美时候再去吧。”

“别啊,这几天最是关键,你本人过来效果会好很多的。”

都有金色保险了,我还怕这个?

路江继续摇头:“签证都没办呢。”

“签证不就是一两周的事哦,你是内地人.那这样,你赶紧去办一个,我这边先给你顶着。”

“嗯,交给你了.”

挂断电话,路江倒头就睡。

老美去不去都一个样。

他是一点都不担心。

当然签证还是要办的。

签证流程至少一个月。

到时候可不能错过格莱美。

这年头老美在国人心里就是天堂,里面的屎都是香的。

所以格莱美好啊,格莱美得去,哪怕只是提名,那也是国人历史性时刻。

至于现在,当然是先睡觉要紧!

路江继续睡,周建辉那边则是继续高强度讨论。

接下来路江没法来北美,那就得在歌曲的故事背景、创作意图以及营销方案上下点功夫。

所有公关格莱美的歌曲在提名环节都是这样玩的。

毕竟格莱美的体量和含金量摆在这里。

格莱美一百多个奖项,每个奖项五六个提名名额。

只要获得“格莱美提名作品”,便算是名利双收。

最后能拿奖最好,若是不能,这辈子也值了。

也是因此,在提名环节各类竞争尤其激烈。

这期间不搞点标新立异的噱头,有时候真不太够看。

尤其是现在对周建辉来说,时间可能也不太够。

看着还有半个多月。

但因为现在是纸质寄送投票。

所以真正可以营销的时间只有一周多!

关键是华纳总部给的资源并不多,只能“炮火覆盖”一次!

所以既然资源有限,时间也有限,那么就得在“噱头”上下功夫,争取一炮中标!

那么,该用什么样的噱头呢?

团队讨论了一番。

发现今年最受关注的噱头是和911有关。

很多呼吁社会情绪的歌曲受到的关注最多。

所以团队里有人就认为是否要往这一块贴一贴。

这样的话,《you》的营销就得突出“遗憾”。

因为911带来的,爱人逝去,无法再表白的爱情遗憾。

但周建辉拒绝了。

因为一来路江不是美国人,这么搞不太合适。

二来这么搞也有些牵强。

想来想去,讨论来讨论去,时间也过了一天,依旧没好的主题。

周建辉不得已只能给路江再次去电,想听听路大天才有什么点子。

路江能有啥点子。

但他也不能直接说“你就是啥也不干也能被提名”吧。

他于是干脆表示:“你干脆用‘初闻不知曲中意’这个主题来展开好了,或者你借鉴一下《大话西游》在内地被结构的影评,这你看过的吧.”

周建辉听后眼前一亮。

对啊!

《you》乍一听是首甜蜜情歌。

但实际上内核却完全相反。

再加上路江是中国人。

那不如干脆直接把两者结合!

突出一个来自东方神秘古国诗人的情歌,来打一打差异化。

中国人现在在北美存在感不强。

换平时这么搞肯定不太行。

但既然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不如兵行险招。

没准运气好出现不错的效果呢?

就算没有,最起码路江在北美也能留下名号。回头再采集一些歌迷的采访,结合公告牌成绩往内地一发,路江这波照样能赢麻!

“就这么办!”

周建辉很快做了决定。

于是第二天开始。

北美各电台介绍《you》的时候,纷纷用上了前缀:

“这首歌,没点阅历的人听不懂。”

“如果你是笑着听完这首歌,说明你没听懂,如果你是哭着听完这首歌,说明你听懂了第一层,如果你听完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恭喜你,你真的听懂了。”

“这首歌最近很火,但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来自东方古国的音乐诗人写的歌,仔细听,你将会看到伤痕累累的,过去的你”

“.”

这次因为有“炮火覆盖”一般的资源投入。

电台、mtv等覆盖面远超几周前。

效果自然也不是几周前抠抠搜搜的资源投入,以及电台自发播出的效果能比的。

只是一开始,许多听众们听到这些前缀介绍时的第一反应却不太好。

什么叫一般人听不懂?

故弄玄虚!

莫名其妙!

一个中国人写的英文歌?!

wth?

中国人写地好英文歌?

这种歌鬼才听嘞!

但随着歌曲播放。

很快正面效果就出来了。

实际效果还真和前缀一样。

没啥阅历的,只觉得这是首甜美抓耳的情歌。

但有点阅历的,很快开始思考所谓深沉含义到底是个啥。

然后听着听着就哭了。

尤其是最后那句:

“i will never be with you”

记忆深处的伤疤被狠狠揭开!

痛,太痛了!

于是很快,歌曲本身的魔力进一步开始展现。

众多乐评人下场评论。

“若你曾被它打动,或许正因为那份甜蜜与苦涩的交织——就像爱情本身。”

“是一首披着糖衣的毒药,而我这一生,吃过三次!”

“听第一遍,我不敢相信这是中

国人写的歌,听第十遍,我相信这是一首诗,一首用古老中文翻译出的英文诗”

“这是一首披着浪漫外衣的悲伤诗,它用美丽的旋律讲述了一个关于瞬间凝视、永恒失去的故事,正如歌手路所说: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很美,也很残酷”

“.”

这些乐评人,有的是充值了的。

但更多的是自发的。

因为华纳总部没给多少钱。

而在这里头,让周建辉感觉意外的是,大家似乎对“中国人”的整体印象不算差,并没有他相信中的那样,一旦放出是中国人的身份就会遭遇天量嘲讽。

细细一探究,他发现,原来原因多种多样。

有程龙电影《尖峰时刻》这些年在北美火了的原因。

有李连杰在好莱坞出名的原因。

更多的还是北京申奥成功,全世界的目光都比以前更加关注起东方神秘古国来。

在这些事件的影响下。

中国人在北美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

路江这位被包装出来的东方音乐诗人也直接吃到了红利。

于是随着《you》的走红,误打误撞间,路江还真就成了东方的音乐诗人,甚至在有些地方,路江的头衔直接成了“诗人”而不是歌手、演员、导演。

这尼玛.

不知道路江知道后会不会抓狂。

周建辉看到后都开始憋笑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这次的营销算是很成功的。

没几天,除了现实中,北美网络上也对《you》展开了更热烈的讨论。

甚至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很多人甚至开始分享“情伤”故事,配以《you》的背景音乐,厉害点的则是开始翻唱,搞得北美网络很是“网抑云”.

除此之外,电视方面也在北美有了动静。

一些电视台开始咨询版权,并开始用在了节目中做背景乐。

不少年轻人更是开始模仿mv里的跳海壮举,觉得配上音乐跳海很酷!

真是有够疯的!

周建辉看不懂美国年轻人到底咋想的。

但看到两周后《you》直接冲到了公告牌单曲第二名的时候。

周建辉只想说:北美的年轻人们哟,请再大点力!

路江又一次在大半夜被周建辉的电话叫醒。

这次周建辉的情绪更加激动。

激动中,还有不少迷糊。

显然,《you》的发展势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早先还在第39名,结果两周后,直接到了第二!

这不仅让他激动不已,就连整个华纳总部都惊动了。

那毕竟是公告牌第二!

所带来的销量是成倍数增长。

单是公告牌最新排名出来的这一天,《you》据说就卖了近两万张。

而公告牌第二所带来的也远不止是销量加成。

更多的是曝光度和讨论度!

也就是说,要是两周前周建辉想让《you》冲击公告牌,华纳总部的态度还是不太上心。

但现在,周建辉都不用说,歌曲已然成了当下整个华纳最关照的对象之一。

可以说,有华纳的全力支持,《you》提名格莱美的概率真就有些板上钉钉的意思了。

对于事态发展如此玄幻,如此神奇,周建辉自然是晕乎乎的,到现在都不太敢相信自己居然就这么亲自操盘了一波“奇迹”!

对此路江笑而不语。

他知道,这其实是金手指的效果。

原版走了一年的路,现在一两个月内完成,可不得快到让人反应不过来么。

但此事不足为外人道,那么也就只能让周建辉乐呵乐呵了。

不过也该是他得的。

谁让他这么上心呢,赌上职业生涯了都,是个好伙计!

“今年格莱美提名公布日期是1月4号,路江,你加紧办签证啊,提名后才是硬仗!”

周建辉最后在电话里又嘱咐了一句。

路江答应下来后,周建辉便挂断电话,

继续奋战。

老美的周建辉很上头。

内地这边,这会儿范彬彬也相当上头。

到了11月,事件热度回温,但整体依旧并没有预想中的热烈。

甚至到了12月初,事态都开始渐渐平息。

范彬彬于是又一次大呼“不公平”!

晚会当天她也是嘉宾,所以她在后台亲眼看到了这色香味俱全的一幕。

这突如其来又炸裂的一幕。

彻底让范彬彬胸中的那口恶气给出了干净!

太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