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33 作品

第154章

太子,“……”

司大人讪讪笑着,看向太子。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太子现在左右为难也是头疼,正巧这时,他余光瞥见一抹深红到发紫的裙摆,立马开口:

“姑姑可算来了,我这从皇宫回了趟太子府,又从太子府赶来京兆尹府,都比姑姑快。”

太子笑着说,“定是给姑姑抬轿的几人偷懒耍滑,耽误了姑姑的时间,还是说姑姑在贡墙那边逗留的时间太久了啊?”

“见过长公主殿下。”

除太子外,连带着龚学士一起,都起身给武秀行礼。

武秀穿的还是早朝时那身长公主朝服——

深红色的绸面料子,宽口的袖筒,交襟的领子,腰腹下的裙摆上是用金线绣出来的翱翔凤凰,金黄凤尾随着衣摆点在鞋面上。

她这套长公主的朝服并非冗杂繁琐的大裙摆,干脆利落的如同官袍。

武秀连个眼神都没给太子,只问司大人,“大堂庭院里的杂物清空了吗?”

司大人立马回道:“早已清空。”

武秀,“大门打开,让举子进来,你我准备升堂问案。”

这才看了眼太子,说完连坐都没坐,直接抬脚往外走。

京兆尹府的三位大人因为衙门被征用,本该清闲的人,这会儿却陀螺般忙起来,既要安排举人进来,又要防止人多推搡路滑摔倒。

因此一见长公主裙摆凤尾动了,连忙百鸟朝凤似的跟着动起来。

准备开衙审案了,龚学士双手背在身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快步跟上。

花厅里一时间只剩两人。

礼部尚书看向太子,虽没说什么但人已经站了起来,太子沉着脸不情不愿起身,甩袖迈步往前走。

“大家别挤大家别挤。”

官兵用肉身开路,让举子们先进大堂。

外头还下着雨,撑伞太遮挡视线,斗笠的话一时又凑不齐,考生们全都扯着衣袖遮在头顶,淋透了衣服都要往里看。

为了让大家都能瞧见里头具体情况,前排的就蹲下,中间的弯着腰,后面的站起来。

其余百姓围在门口跟外头,打伞的打伞,戴斗笠的戴斗笠,要是觉得瞧不见了,只能自带板凳踩着凳子往里看,甚至有些人爬上了衙门的墙头。

司大人站在檐下看的眼皮直跳,然后假装雨太大看不清,墙头上有没有人什么的,统统都看不清。

李礼左手铜锣右手灯笼,左右挪动用身板往前咕涌出几分空间,招呼后头的于念跟张叔张婶赶紧跟上。

张婶搂着护着于念往前走,免得身板单薄的她被挤到别处,“这都什么事情啊,怎么那么大的一个榜还能出问题。我家少爷读书多年容易吗……”

张叔低声,“今日人多你小声些,可别说错了话咱们有理变无理。”

“有理就是有理,无理就是无理,哪能有理变无理,”张婶嘟囔着,“怎么灶王爷收了东西不办事,我要烧香跟玉帝告他!”

“……”

李礼忍不住扭头插话,“婶儿,这哪里是神仙的事情,这分明是凡人打架,神仙也没办法插手。”

张婶无助,“那你说怎么办?”

李礼朝前示意,“我说有什么用,凡人的事情,自然得人来解决。这不,准备要升堂了吗。”

“要升堂了,怎么还不见我家少爷跟解元?”张婶踮脚左右看,着急的不行,就怕还没开始审案,朝廷的人先把解元跟少爷扣下来了。

李礼往后看,“来了。”

于念全程不敢多说话,只跟着认识的张叔张婶往前走,连李礼的话都不多听多信。

这会儿人多,她才跟着李礼的目光望过去,果然看见了褚休跟裴景。

于念眼睛一下子活过来,咬紧了唇挣扎着往前挤,拼命挤到官兵身后,眼睛直直望向褚休。

秀秀。

秀秀衣服湿透,好在她出门谨慎,这会儿就算外衣贴在身上也没事。

小景倒是脸色苍白,于念心疼的不行,因为小景昨天才来的月事,她还给小景煮了碗红糖姜茶,谁知今日就淋了雨。

褚休自然也看见于念了。

她似乎要往这边走。

于念瞧见了,立马心有灵犀的朝前伸手。

褚休看于念的胳膊费劲往前伸,勉强将手指从官兵肩后探了过来。

这是于念第一次主动伸手要抓住些什么。

褚休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指尖用力攥了一下,“别怕,没事儿的。”

短短六个字,说完就松开,脚步不变,随着其余两人大步往前走。

褚休时间太急了,前头已经升堂,她跟小景和付兄是带头闹事的举人,自然要被传唤到堂上。

多余的话根本来不及说。

于念心尖都颤了颤,目光晃动,眼里水雾弥漫,慢慢模糊了褚休挺拔的背影也模糊了她的视线。

于念被人流推搡着往后退了几步重新回到张婶身边。

她低头,将被褚休潮湿滚热的双手握过的指尖用另只手拢住,抵在胸口处,一垂眼,泪珠子就掉了下来。

“此榜不公,请求重审!”

大堂庭院里,举人们再次喊起来。

于念呼吸轻颤,抹干了眼泪朝前看,眼睛认真专注盯着前方,嘴里无意识跟着其余声音呢喃着,“不、不公。”

张婶听见了,眼睛睁圆,诧异的看向于念,“娘子。”

她能说两个字了。

惊堂木拍响,“啪”的声,打断堂上堂下所有声音,似乎连雨声都静了下来。

司大人坐主位,朝堂上下来的四位分别两两坐在堂下两边,左冯翊右扶风两位大人代替师爷,坐在书案后面,分别手持毛笔,埋头记录堂上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