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轩皇帝诏曰:
自大乾开国已历二百四十载,边衅渐平,蛮夷臣服,大乾动乱,举国伤痛,民不聊生,边军贵重,国力空虚……
今有苏氏郎讳羽,售皇家宝券,集商贾之力,筹边军粮饷……”
洋洋洒洒一百来字,将苏羽的功劳尽数讲了一遍,又将征粮总督办的官职升为征粮都督,官居四品,最后是封长乐男,食扈二百户。免费搜索本文:找小说网
对于一个进入庙堂不到两个月的人来说,这份赏赐已经是恩荣至极。
陈安宣读完圣旨,这才笑眯眯的看着苏羽:“苏公子,不对,现在是苏都督了,接旨吧。”
“谢主隆恩。”
接过圣旨,一家三口爬起来,秦氏连忙对着一旁的管家吩咐道:“老王快来,给天使取一百两银子。”
这是惯例,宫里来的太监宣读圣旨,主家都会给一份喜钱,算是同贺。
陈安却摆了摆手:“夫人不必客气,咱家出宫之前,陛下就曾对咱家说过,这笔喜钱要苏公子亲自出。”
苏远忠和秦氏两脸懵逼。
陈安又道:“至于还给谁,苏公子比咱家清楚,咱家就不必说了。今日时候不早,咱家就不叨扰了。”
说着就摆驾回宫。
秦氏担忧的看着陈安离去的背影:“他爹,你说咱们是不是得罪陈公公了?”
苏远忠想了想,摇头道:“应当不能,陈公公那可是宫中头号人物,连皇后都不能及,岂会跟咱们过不去?”
然后就激动的拿起圣旨看了又看。
秦氏这下也忘了担心,跟着一起观看圣旨上的朱字。
只有苏羽嘴角抽抽。
没想到乾帝竟然跟他想一块儿去了。
他可是s3赛季总指挥,军政一把手,对内能压制各方势力,发动战争,对外能运筹帷幄,取得胜利。
这位乾帝能跟上他的思路,还真是不简单。
两夫妻盯着圣旨看了好一会儿,才注意到儿子站在一边龇牙咧嘴的,不由得担心问道:“儿子,你这是怎么了?”
“没事儿娘,我牙疼。”
……
东宫。
一名青年听着手下的汇报,了解了近些日子京城中轰轰烈烈的苏羽和五军营之争,得知苏羽取胜之后,青年松了口气。
他长身而起,腰间两块龙纹玉佩碰撞,叮咚作响,如清泉和鸣。
正是当时随着张建一同前往唐府,劝说唐震答应军饷监,又一同前往得月楼中观察苏羽行事作风的那名青年。
此时他身上穿着金蟒袍服,身份也就呼之欲出。
竟是当朝太子。
“二弟的手段还真是差了些啊。上次与本宫一同去得月楼,本宫看出了他的心计与手段,二弟却只想到捣乱一次不成就再来一次。”
他嗤笑一声,神情中满是轻蔑。
“殿下,据说这次去给苏羽宣读圣旨的,是陈公公。”
“哦?这么说来,父皇也对这苏羽颇为赏识了,那我就更不能让他加入二弟的阵营中去。”
太子想了想,挥手让人去将东宫少詹事于和杨请来。
于和杨是八年前的状元,通晓五经,精通文章,从太子开府建牙之后就做了少詹事,是铁打的太子党,所以太子跟他说话也没有太多遮掩。
“师父可听说了,近些日子京中闹得沸沸扬扬的苏羽?”
“自是听说过,据说这苏羽曾是京城中混不吝的纨绔,但颇有巧思,替太尉筹措了军饷,如今也得到了太尉赏识。
只是不久前他和五军营起了冲突,以微臣之见,此事背后应当有褚虎的授意,毕竟此前征收军饷和押送军资都是五军营的职责,如今被苏羽夺去,必然会怀恨在心。”
太子摇了摇头:“不,此事背后乃是我二弟在撺掇,他欲打压苏羽,再向他示好,恩威并施收服人心。只可惜这恩没体现出来,威也差了点意思。”
于和杨没敢出声,哪怕他是太子的老师兼心腹,皇家之事他也没资格插嘴。
太子又道:“不过,二弟收服不了苏羽,却不代表我不行。我欲在东宫举办文会,将苏羽也邀请到场。”
于和杨有些不解,
更多的是不能接受:“殿下,苏羽不过一浪荡子,就算有些捞钱的偏才,何至于如此大动干戈?”
他觉得,让苏羽这种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参加文会就已经是一种羞辱了,更何况专门为他举办文会,更是不可思议。
“偏才?”太子突然瞥了一眼于和杨:“师父可知晓近些日子京城中广为流传的那首《行路难》?”
“自是知晓,此诗气魄瑰丽,豪情满怀,想必写诗之人也当是当世英杰。”
于和杨毫不吝啬赞美之情。
他当年考上状元,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谁知被调到了东宫,这一待就是八年,根本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虽说知道自己是太子潜邸的亲信,未来肯定能受到重用,心里也多少有些愤懑。
再读到那首诗之后,他顿时拍案叫绝。
尤其是那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是让他一吐胸中郁气。
是啊,只要自己尽心辅佐太子,日后不说宰相,至少也能取六部之一。
“那师父可知,这首诗最初是出现在苏家的晚宴上,当时一群士子嘲讽苏羽不学无术,苏羽以诗词不过小道尔还击,并写下这首诗扬长而去。”
于和杨脸色一白,有种白月光梦碎的感觉,就好像期待已久的女神,见面之后才发现,她的工作是在天上人间给人按脚。
“不,不可能。这定然是苏羽从旁人处买来,用来充门面的作品。”
他怎么都不能接受,自己一直吹捧的诗,作者竟然是一个声名狼藉的纨绔。
“师父文华冠绝天下,诗词虽非主修却也非凡,可能写出如此绝句?若是旁人偶然所得,又岂肯将之卖于他人?”
太子一句话问得于和杨哑口无言。
这般绝句他不信有人能写出来,就算有也肯定不会奶。
太子又补充道:“当日苏羽还说,诗者言志,胸怀大志者出口成诗。所以这文会就这定下了,师父且去操办,至于苏羽的才学是真是假,到时候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