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石佑行心中充满了愤怒,眼中更是有雷霆应运而生。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皇
看来是和平日久了,他们无妄山久不出手,以致于让修行界渐渐忘记了被天雷引支配的恐惧。
现在居然哪来的阿猫阿狗,都想挑衅一下他无妄山的威名。
竟敢逼迫他们无妄山的元婴长老为奴,真以为他石佑行是吃素的不成?
当下他脚踩雷霆,腾空而起,目光电射北方:“常怀镇是么?”
“这一次,本掌门就亲自看看,到底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如此挑衅折辱我无妄山!”
下方的事务堂九大长老齐齐拱手赞同:“掌门出手,定教那宵小灰飞烟灭!”
石佑行身如闪电,眨眼来到高空,声如洪钟雷霆:“尔等且暂候,本掌门去去就回!”
说着,便运起功法,要往北方而去。
然而就在这时,原本万里无云的晴空,忽然风云变幻。
一缕金光交织闪烁,大放光华,最后凝聚成一口璀璨夺目的金钟!
一瞬间,在场所有人面色大变。
另一边,明夷洞天。
萧长老在两个筑基期弟子的搀扶下,终于回到了久违的门派。
萧长老此刻简直要喜极而泣,天知道他们这些天是怎么过来的。
为了尽快回洞天禀报消息,以免误了那一线契机,耽搁了门派发扬光大的大业。
他们可谓是风餐露宿,披风赶月,一刻都没敢安歇。
这让他这个自废金丹的老骨头都差点没散了架。
守卫山门的弟子一看他们这惨样,顿时大吃一惊,连忙往上禀报。
一听是他们回来了,尤其是这筑基的两个弟子回洞天,整个明夷洞天高层都被惊动。
毕竟,这两个弟子所执行的任务,乃是关系到他们明夷洞天未来的重中之重。
这一刻,就连明夷洞天的掌门,元婴之上的大能付可疾,都亲自出来,将他们迎上乾坤大殿。
看着几人凄惨的模样,付可疾眉头微皱:“怎么回事?萧引,你的金丹怎么废的?”
萧长老摇头:“回掌门,这个不急,我先说说此行的收获。”
“关于大长老算得的,那一缕机缘。”
“我觉得,我们找到了!”
这话一出,满殿的人都面露惊喜之色。
就连掌门付可疾也面露喜色,忙道:“详细说说。”
萧长老点头,和一旁的两个筑基弟子配合着,将常怀镇的事情,尤其是那位袁堂主的神秘特异之处,仔细娓娓道来。
一番讲述之后,大殿一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良久,付可疾才凝眉道:“你确定,那位袁堂主真的是一个无上大能?”
他怎么感觉这么儿戏呢。
都踢上门去了,却连交手都没有,直接被吓得自废了金丹。
而那位所谓的大能,还那么大度,屡次被冒犯,却还放他们回来了?
“千真万确!”萧长老几乎要赌咒发誓:“我亲眼看到突破元婴的唐辰向袁堂主下跪,感谢对方的点拨让其突破,并称要为奴百年。”
“这等存在,又怎么可能真的是一介凡人?”
一旁的两个筑基弟子也疯狂点头。
那男弟子回忆道:“弟子第一次见到袁堂主的时候,他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震慑得弟子一动不敢动,仿佛下一瞬就要灰飞烟灭一般。”
“那般威压,绝非凡人可有!”
付可疾缓缓点头:“所以,你们怀疑,这位袁堂主,就是大长老卜卦中,所提及的人相?”
萧长老三人点头:“我们觉得,八九不离十。”
“起码在那附近,我们看不到第二个可能的存在。”
付可疾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开口:“去请大长老来。”
他记得大长老提及过,这一线机缘,主相乃是坤相。
怎么最后会指向一个男人?
一旁的二长老回道:“禀掌门,大长老此次消耗寿元过多,已时日不久,前日已经去地熔之心闭死关了。”
付可疾眉头一皱,最后化作一声叹息,看着周围长老们:“诸位,你们怎么看?”
诸位长老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推测,最后基本倾向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们等这一线契机已经太久了,大长老更是耗费了三百年寿元。
他们已经付出太多,如今好不容易看到意思希望,自然想要抓住。
这时,一位长老突然道:“可是,我们这次却已经得罪了这位袁堂主,恐怕他们对我们明夷洞天的印象不会好。”
这话一出,萧长老和两个筑基弟子顿时一脸惭愧地低下头。
都怪他们一开始太狂妄了,得罪了袁堂主。
付可疾当即决断:“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明夷洞天的大业,本掌门愿携厚礼,亲自带人去常怀镇负荆请罪,请求袁堂主的谅解!”
一番话,顿时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既如此,也不能让掌门一人背负所有。”二长老也激动了起来:“我愿与掌门同往!”
其余人也都纷纷请缨,表示和掌门一起。
付可疾挥手摇头:“不必,洞天内还有赖众位操持,此次我只带萧引三人和圣子圣女就好。”
带萧长老三人,是因为他们三人是“罪魁祸首”。
带圣子圣女,更是为表明诚意。
一番既定,付可疾大手一挥,带着几人腾空而起,就要离去。
然而就在这时,天相忽变,金钟映天。
随之,浩瀚的钟声传遍天际,让在场所有人面色剧变。
几乎是同时,方圆百万里的所有门派和修士,都看到天上的金钟,听到浩瀚的钟声。
孤儿院。
袁山看着天上的金钟,听着完全挡不住的钟声,一脸懵逼:“这什么情况?天降异象?”
唐长老一脸凝重地从厨房走了出来,看着天上的金钟,解释道:“不,这是玉麟王朝的国器,金麟钟。”
“国器?”袁山疑惑。
唐长老点头:“这等国器,乃是开国之初,由国运凝聚而成,由历代帝王所掌握。”
“金麟钟平日不显,只有在王朝危难时刻,帝王才会敲钟,用于召集境内修行大派,共同抵御国难。”
说话期间,天上的金麟钟已经响了七下,然后才缓缓消散。
唐长老面色沉重:“钟响七声,已经是大难了。”